第124章第0124章
“笃笃笃。”
听到敲门声,师飞兰的视线并未从电脑屏幕前离开,鼠标继续滑动着页面,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嘴上道,“请进。”“老师,娄老师让我把这个带给你。”
吴若敏二十五岁,是今年的博士新生,博导正是师飞兰,双方的关系是在吴若敏本科时建立的,认识这么多年,感情既像母女又像姐妹,相处起来比较随意。听她提起丈夫,师飞兰皱了皱眉,“他又送什么了?”吴若敏把小提篮放到她手边,摇头笑道,“娄老师再三强调,只能您看。我怎么能擅自打开呢?”
白皙纤细的手勉强从鼠标上抽离,指尖随意将小提篮上的手帕掀开,一个圆滚滚的有些粗糙的金属球显露出来,师飞兰表情没有一点惊喜,反手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这会是什么机关?”
“咯嗒"一声,金属球的上方浮出两个尖尖的小角,一阵机械音响了起来,“立兰」兰兰」”
“是个小机器人啊?"吴若敏微微弯腰,仔细打量,“娄老师做出来了?”伴随着不断重复的“兰兰,金属球疯狂地在提篮中滑动撞击,师飞兰被吵得头疼,伸手按住它,大拇指和中指用力地把两个小角按回去,金属球立刻恢复安静,蹲在原地。
师飞兰推开提篮,重新把手放到鼠标上,“看过了,收起来吧。”吴若敏把手帕给它盖上,噙着笑,将小提篮送到后面的柜子上,和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礼物放在一起,还拍了拍,小声道,“欢迎加入′老师的礼物大世界!”
“若敏。”
“哎,来了。"吴若敏转身回到师飞兰身边,循着她的指尖看向电脑屏幕,“嗯?′春萌行动'?是什么?”
师飞兰端起一旁的茶杯,示意她看完,“我前几天报名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布结果。”
“哈?“吴若敏一惊,“老师,您不是除了学术类之外的活动都不参加的吗?师飞兰喝了口茶水,轻轻地“嗤”了一声,“那些能叫活动?叫舞会、酒局还差不多……这个可不是,不用应酬。”
网页上的主题虽然写着“春萌行动′详情”,但只写了活动地点、时间、对象,连活动内容都没写。
“原来是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差不多?还是要应酬的吧?”吴若敏滑着鼠标,并没有看到更多的东西,连这个公益网都非常简约,首页上只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已完成的“我·奖学金”,一个是正在进行的“春萌行动”忙着考博和帮忙处理老师的一些事务,吴若敏近半年都没有在网上浏览除了知识以外的内容,这个公益网倒是引起了她的兴趣,一时忘了师飞兰的话,拿着鼠标点着想了解的东西。
师飞兰捧着茶杯,饶有兴致地看着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化。公益网的排版非常简单,两分钟就能看完,但吴若敏愣是磨蹭了二十几分钟才放下鼠标,双眼发亮地看着师飞兰,“老师,我觉得这个网站不像它展示得这么简单。”
“是吧?“师飞兰把茶杯放上桌,“我也有这个感觉。”“是的!"吴若敏重重点头,“底部展示的那些关联网站中,国家机构占了一大半。网站介绍里公开的资料中,审批程序极为规范,各种文件落款、公章等等说明了这个网站的背景非常深厚……作为第一家民间公益网站,注定备受瞩目,做大做强不成问题,未来肯定会腾飞的…有这么大的底气在,它居然没有用独立的网页,而是选择在购物商城里开设子网页……我并不觉得,它只会用那些'爱心′商品来筹款…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招数′没有出手!”师飞兰颔首,“我想你是对的。很多人以为,它是在借着购物网站的流量,让活动的曝光率更高……可其实,是它的有意为之吧?首页留的XX号我加了,可惜只是个普通客服号,不然我真想见见它的创始人。”“老师,你报名了′春萌行动?”
“是,不过还没消息。”
“地点是全国,时间还没定,帮助对象是女童。活动内容也没说如果不是详情里的几份盖章的红头文件,我都怀疑是骗人的。”“限45岁以下的女性,我还在范围内。要有儿童心理学证书,曾从事医药卫生相关职业…还必须要有幼儿或者小学的教师资格证……主持过二十人以上培训活动或者讲座的经验……”
师飞兰说着,看向学生,“等下你去我柜子里翻一下,帮我把资格证找出来。”
“还要健康管理师证、营养师证……老师,你的资格证原来有这么多吗?好多我都没听过………
“啊,我好像都有,年轻的时候闲着考了不少呢,你一起找出来。”大
“悄悄,你又认识?"胡颖燕这回的惊讶只持续了一秒,很快变成淡然,“说吧。”
“我哥的师母,就是这个名字。"姜悄悄点点她的屏幕,“姓名、年龄、籍贯,都对上,应该是她。”
“你说是那就是了。"胡颖燕滑动鼠标往下拉,“定的报名条件中,除了儿童心理学外,其他的证书只要有五种就行,但是她好像全部勾选了”姜悄悄也注意到了,唯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不愧……是师母。”“那么,就通过她的报名申请?”
“当然。”
能够成功提交报名表的都是符合条件的,姜悄悄找胡颖燕帮忙,是为了根据特定要求,将这些人“分类”,然后她再一一联系上,对她们循序渐进地谈话,最终筛选出合适的人选,最终定下的人数只能少于或者等于五人。“春萌行动”总计划目前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未必能够完美解决。
第一期的“春萌行动",算是一次尝试,因此人数暂时不宜太多,三人即可。姜悄悄对“公益网”的初期规划,着重在“稳”。公益公益,顾名思义,是非营利性的事业,要努力把每一个项目做好,而不是同时开展数个项目,到时顾了这头落了那头反而得不偿失。况且,靠自己一个一个地拉起项目,那忙到天荒地老,贡献出来的爱心能有多少?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姜悄悄真正想做的“公益”,并非这些。
这些,只不过是“开胃小菜”,“大菜”还需要时间……“哈一一”
只是分个类,花费的是精神而不是力量,胡颖燕伸了个懒腰,闭着眼睛往后倒,硬邦邦的椅背格得她吡牙咧嘴,“终于好了!”姜悄悄敲击键盘的声音一直没停,“辛苦,包你一顿午饭。”双手互揉关节,胡颖燕看着她屏幕上的字跑得飞快,愣了一下,“不是说一起审核报名表嘛?你居然在和人聊天……我说怎么感觉不止十五份呢,原来是三十份。”
“什么聊天,我是在和人共商大计呢。”
“大计?你不是说,公益网暂时不接受私人的大额捐款吗?”“暂时不接受,又不是永远不接受。现在就咱们两人,做点小活,不需要什么钱……但以后规模大了,肯定得招员工,有员工,就需要发工资,工资哪里来呢?″
“咦?员工不是志愿者吗?怎么还要发工资?”“志愿者分志愿者,我想做的公益和那些公益不一样,需要有全职员工,肯定要有工资呀。”
“噢,那和你共商大计的是谁?”
“说起来你肯定不敢相信……”
“我都相信国内第一家网上商城′够宝网′是你哥开的了,还有什么不敢相信的?"胡颖燕端起水杯,准备润润喉,“你现在说什么我都信。”“就是即时通讯'独独'的老板。”
“噗一一"胡颖燕呛得咳了好几声。
姜悄悄摊手,“我工作用的′独独′号收到了一条系统信息,给了我它老板的XX。我还以为是假的………
后来想想,现在还没到盗号猖獗的时候,应该没人能够把“独独"的系统号给盗了吧?
所以,她抱着试试的想法,加了那个非常特别的XX号,对方秒同意,而且还直接给她发来一个“合作"请求……
“你说他要把你的公益网放进即时通讯里?"胡颖燕确实没想到对方居然什么要求都没提,就愿意帮忙推广,“然后呢?”“我拒绝了。"姜悄悄的手回到键盘上,继续敲击,“现在公益网还不到需要更大曝光度的时期……而且,我以后是想让公益网独立的。“够宝网"我哥拥有百分百的话语权,以后我想走就能走,其他公司的难说……独独'背后是邵氏集团,这个庞然大物,我可不想招惹。”
闻言,胡颖燕松了口气,“还好你是悄悄,不然我还真怕你答应他。”“放心啦,我的初心一直不会变的。“姜悄悄大力敲了下回车键,“好啦,聊天结束!”
“你一开始就拒绝的话,应该不会聊这么久吧?你还说了什么?”“我还真是一开始就拒绝的,不过嘛……我跟他透露了一点点公益网的总规划,对方是个聪明人,立刻就说期待今后和我的合作。”“啊?这样对你的计划会不会有影响?”
“安心,不会的。“姜悄悄笑得贼兮兮,“我还成功把他′忽悠'了,他很快就会为我的'未来计划′提前部署,嘿嘿,以后合作一定会很顺利的!”“呃,一个大老板,这么好忽悠吗?”
“哎呀,忽悠'只是一个形容,我画的饼一一不对,我写的计划,可是连我姨奶奶都挑不出刺的,能搞出"独独′的大老板怎么可能连这点眼光都没有?”提到方慎疏,胡颖燕难得露出孩子气的向往之色,“我以后也想向方姨奶奶那样……
“咦,颖燕你要当律师?我好像没听你说过。”“不是律师,是……
姜悄悄包的一顿午饭可不是说笑的,胡颖燕用完饱饱的一餐,就赶着回家,说是下午要帮奶奶切萝卜,准备腌制今年的秋菜。姜悄悄没留她,只塞给她一包膏药贴,“胡奶奶说这个牌子好用,我小姨去镜湖的时候又带了一大堆,让我一定要分你一些。”“行,我收下。等秋菜腌好了,我给你拿两瓶过来。”姜悄悄看了看四周,凑到她耳朵边,轻声道,“你记得加一点点辣,然后瓶子上帮我做个标记。”
“姜老师不让你吃辣。"胡颖燕很有原则,“你以前病得那么严重…“嘘,小声点!"姜悄悄扯了扯她,然后做了个秀肌肉的动作,“你都说以前了。我现在身体怎么样,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班长~一点点辣而已啦,提个鲜~″
胡颖燕面露犹豫,“但是……
姜悄悄见状,开始加筹码,“我表姐跟我小姨去镜湖的时候,买到了一套还没引入内地的《自然与科学》丛书,全套三十六册于”班长大人的表情开始松动,“那.…”
“表姐说里面的内容是她从来没看过的,说她看完了就给我寄过来。"姜悄悄语速飞快,“颖燕,我可以让你先看。”“两瓶都不能加辣。”
见姜悄悄还想继续说话,胡颖燕压低声音,“不然,姜老师迟早会发现的。所以,我会叫奶奶另外给你腌一瓶小一点的,加些辣,你记得藏好。”姜悄悄握住她的手晃了晃,“听你的,我最敬爱的班长大人。”胡颖燕挣脱她的手,推着二八大杠起步上车,“少来。那我走了,周一见。”
“周一见。"姜悄悄用力挥手送别她,转过身差点撞进姜善静的怀里,有些心虚道,“小姑,你什么时候出现的,也不出声。”“刚出现。颖燕走了?”
姜悄悄暗松口气,“走了,说要回去帮胡奶奶腌菜。”一边回答,一边窥视小姑的脸色。
姜善静脸上并无异样,“哦,是到了腌菜的好季节。对了,大梅她们当初腌制的那些,怎么样了?”
“她们安定后寄来的第一封信,大梅姐就说了这事,我看小姑你忙忘了,就自己计算着时间去看了。"姜悄悄耸耸肩,“都坏了。”“啊?都坏了?全部?“姜善静讶然,“大梅不是第一次腌制啊,怎么会坏?”姜悄悄“唉”了一声,“我当时就打电话跟大梅姐说了,她也震惊呢,后来“后来什么?”
“五梅说她看到三姐总会偷偷掀开来看,而且是每一个罐子,每一个。姜善静顿时哭笑不得,“进气了,无怪乎全坏了。”“大梅姐倒没说什么,二梅把三梅骂了个狗血淋头。”“二梅啊……”
离开了梭子岛,在徐平健和徐美香两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几个梅的性子不再小心翼翼。
其中尤以二梅的变化最大,俨然比徐大梅更像一个长姐,三梅被训得最狠。徐平健本来还挺心疼,但妻子徐美香也是站在二梅那一边的,所以他的家庭地位逐日下降,除了出去赚钱的时候还能装装大老板的派头,回家后只能沦为四五梅的玩伴。
他有什么办法?小学都没读完的他,能给三个大的指点什么?用徐美香的话来说,他不添乱就算好的了。哪有人用那么重的口音给孩子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胡乱一读,完美避开正确读音,带偏带得很彻底。
现在,四五梅的故事书都不敢让他读了,最多就是让他陪着玩点玩具也就罢了。
大梅已经升至初一,并且主动要求住校,只在周末回家,徐美香每次都给她塞一钱包的钱,就怕她营养跟不上。
有二梅的劝说在前,徐大梅从未拒绝她的好意,但也只拿了够用的钱,埋头苦学之下,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吃食,据说长高了不少,体重也跟着上涨。在二梅的强烈要求下,三梅苦哈哈地和她上了同一个班,除了睡觉上厕所,其他时间全部都在二梅的“严厉监管"之下。这种高压政策是有效的,三梅的成绩并不逊色于二梅。而还没到学龄的四五梅,只需要吃喝玩乐,体重涨得最快,徐美香每天都把双胞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出去享受别人的夸赞,运动量够了,心情又好,身体竞变得越健康,喜得徐平健给几个小姐妹各打了一对银镯子,还说等年底就换成金的!
尽管梅梅们并没有改口称呼,但没有什么比一家七口都和和睦睦还要重要。知道梅梅们过得好,姜善静和姜悄悄彻底安下了心,由衷地希望他们永远幸福、快乐。
次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还赖在被窝里的姜悄悄是被外面的一阵喧哗声吵醒的。
等她穿好衣服,打着哈欠出去的时候,大埕上只剩下一地的鞭炮碎屑,姜善静都不见了人影。
正茫然着,跛英牵着猪子出现在大埕西边口,含糊不清的话从短头发的小娃娃口中传出,“接!”
猪子有些发育不良,快两周岁了,说话还在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阶段,“姐”这个字总读成了"接”。
几乎是扑着冲过来的姿态,吓得姜悄悄赶紧弯腰伸手,“小心。”无需她出手,一高一地的步伐一点也不影响跛英护住女儿的心,在猪子快扑到姜悄悄脚下时,一把将女儿捞起,“哎!”猪子似乎觉得这是个游戏,搂着妈妈的脖子傻乐,“嘻嘻嘻,玩!”跛英慈爱地看着她,“乖猪子,玩!”
有风吹来,姜悄悄伸手夹住吹到自己眼前的鞭炮碎屑,问跛英,“英婶,这个……谁家办喜事了?还有,我小姑呢?”跛英笑得仿佛是自家办的喜事,“参军呀!善静跟着去了!”姜悄悄恍然大悟,“哦,差点忘了,下半年的征兵上个月结束,这个月新兵们该去训练了。欢送仪式原来在今天吗?”这次岛上有个新兵是姜善静教过的学生,过年那会儿还来家里拜过年,当时大一在读,没想到刚升上大二就应征入伍。刚才应该是送行入伍经过这里,姜善静放了鞭炮添喜,然后被新兵家属邀请加入,现在应该朝着镇上去,欢送仪式一般都是在第一中学进行,那边场地比较大一些,方便设置成会场,方便领导们到场指导讲话。往年的“欢送应征青年光荣入伍仪式"都会持续大半天,等新兵离岛后,家属们还会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吃顿午饭,姜悄悄猜想小姑肯定拒绝不了这件事,便开始琢磨中午吃点什么好。
跛英颠了颠女儿,逗得她咯咯笑,然后向姜悄悄认真转达姜善静的话,“善静让我问你要不要来我家吃午饭。”
姜悄悄立刻摇头,“不用了,谢谢英婶。”跛英不是个机灵人,听她说不用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多邀请几次,直接点头,“那我就不煮你的了。”
姜悄悄反而喜欢她这种单纯的率直,戳了戳猪子的脸,笑道,“多煮的给猪子吃吧,长高高。”
吉祥话谁都爱听,跛英满脸欢喜,“猪子,姐姐说你会长高高哦!”猪子高兴地拍着手,大声道,“高!”
笑闹了会儿后,跛英带着猪子离开,家里还有好多活要干呢!就这么一会儿,有的鞭炮碎屑都被风吹到了厅堂中,敞着门的厨房、柴房都没有幸免。
“喵~″
橘猫踩着优雅的步伐走了过来,歪着头对姜悄悄喵了两声,“喵~”姜悄悄抓起一旁的扫把,作势要扫它,“我要扫地了,橘子小心!”轻巧躲开的橘子不满地“嗷”了一声,气哼哼地扭头就走,没走几步,回头又"嗷嗷″两声才仰着脑袋离开。
姜悄悄看着它几下跃上柴房屋顶,托着下巴沉思,“猫也要贴秋膘吗?总感觉橘子又肥了不少。”
可惜,已经不见踪影的橘子,没法让她用手测量一下,还是先扫地吧!等大埕变得纤尘不染后,姜悄悄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前去厨房觅食,饭罩子下的马糕她直接无视,掉头就去掀放在煤饼炉子上的那口锅,打开一看,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