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十三、珠宝街开业(1 / 1)

隔天,勐卯高中门前只有严如玉一个摊位,学生得知买果子能问问题,下课后立即跑过来抢着买,生怕买晚了就没这个福利。

等到中午放学时,严如玉的椒盐李子和椒盐芒果已经卖掉小半。

严如润出来,看见东西少了这么多,惊讶地扬了扬眉。

严如玉笑着指指旁边的练习本:"严老师,你的学生又多了一些。"

严如润拿起来翻了翻,忍不住扬扬嘴角。

生意很不错的样子!

再过一天,那人也没来。

又过一天,那人还是没来。

之后,那人都没再来。

严如玉的销量翻了好几翻,她和严如润两人忙不过来,甚至需要去接严如冰和严如清来帮忙,且因为要问问题的学生太多,还不得不把严如润回答问题的时间延长到9月开学前。

严如润不同意,想在高考前都回答完问题,好空出暑假时间去去打工赚钱。

他把顾虑跟严如玉说了之后,严如玉说:“不如这样?如果积累够二十个问题就可以在放假时补课一个星期,积累够三十个问题,就能补课十天,这样既不眈误你的复习时间,又不眈误我们卖东西。”

这是双赢的方法!

严如润由衷地佩服:“阿姐,你真会做生意!”

严如玉笑而不语。

这种小把戏,都是后世玩腻了的促销方法。

李子过季后,芭乐上市了,严如玉改用芭乐做椒盐芭乐,一样受欢迎。“阿姐,什么都可以做椒盐吗?”

严如清也是第一次吃椒盐芭乐,好奇地问。“荔枝行不行?西瓜行不行?”

严如玉笑:“不是什么都可以做椒盐的。”

日子在忙碌中飞快流逝,等到芒果过季时,珠宝街终于开市了!

珠宝街作为勐卯镇第一个官方承认的珠宝集市,镇政府非常重视,特地请来业主和媒体,举行开业仪式。

天空晴朗,早上又刚下过一场大雨,不冷不热,珠宝街市场里聚集了不少人,红色横幅与人们脸上的期待和兴奋相辉映,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和一阵惊慷慨激品的鼓声后,镇长发言,先表达了镇政府对这个市场的重视,再鼓励业主们诚信经营。接下来珠宝街的负责人也介绍了珠宝街的经营规定是诚信经营,并且会在街上设置

检测机构,以方便买家随时去检测。

此时翡翠市场鱼龙混杂,买家上当受骗的事件展见不鲜,很多买家不敢出手购买,就是担心自己不懂行会被骗。商家也担心坏心的同行会搞臭这个市场,从而影响到他们。珠宝街的这个规定,登时让底

下的商家热烈议论起来。

“这样好,以后就不怕有老鼠坏了我们这锅粥了!”“检测贵不贵啊?贵的话怕客人不愿意去检。”“那我们以后做检测也方便多了。”

……

陶春花听到这个消息也高兴,她对翡翠本来就不是很熟悉,现在市场设置检测机构,她要是拿不准的东西,就能拿去检测确认,真是太方便了。刘向东在北京琉璃厂有店铺,琉璃厂那个地方现在也是鱼龙混杂,听说珠宝街规定商家诚信经营,露出意外的神情。

勐卯镇这个政策,看起来有点魄力。

“领导像是要认真搞这个市场。”刘向东对严如玉说。

严如玉点头。

未来勐卯镇还会建设几个珠宝市场,更是因为这几个珠宝市场成为国内有名的翡翠集散地,从而吸引了众多的珠宝商人,发展成一个县级市。

刘向东搓搓手:“那得好好谋划谋划。”

他本来只想要一个摊位试试水,跟着严如玉多要了一个铺面,但重心还是想北京的店铺上,现在听到珠宝街领导定下的这个规定,敏感地觉得这可能是个机会,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你打算做毛料还是成品?”刘向东忽然问。

严如玉说:“我打算做成品,自己买料子找人雕出来买。”刘向东点点头:“这是你的强项。”

《风雪夜归人》和《长征》是没流入市场,要是流入市场,相信必定能引起轰动。刘向东沉吟一下,忽然问:“妹子,你觉得我应该做什么?”严如玉微怔:"刘哥,你是老前辈,做什么赚钱心里应当有底。"

要是刘向东没见过《风雪夜归人》和《长征》,他会觉得自己在这一行混了这么多年,肯定会比刚入行的新手懂,见过之后,他觉得做人还是谦虚一点好。刘向东笑笑:“我想听听你们年轻人的意见。”

严如玉辨别他的神情,见他不似在开玩笑,思考一下,建议道:

"不然你做原石?我和吴哥陶嫂他们或许还能从你这里拿点货。"

这样三人的生意又是可以合作的,关系更牢固。

吴晓峰和陶春花闻言,齐齐点头:“我们肯定先考虑刘老板的货。”

刘向东思索片刻,感觉比他之前要做摆件的想法好。

他在云南这边做原石,在北京那边做成品,北京的店铺也可以把云南的店铺当货源,两个店铺的货形成流通。

刘向东当下拍板:“好,就这么定了!”

四人聊天的当口,台上的领导们也讲完话了,开业仪式结束,人们散开,各自回到各自的摊位店铺,开始营业。

严如玉和刘向东先去摊位,陶春花紧张地站在摊位旁,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里。

这可是她第一天摆摊

严如玉和刘向东见状,都忍不住笑起来。

“陶姐,放轻松点。”严如玉说,“买家也是普通人,不要紧张,放松了生意才会来。”陶春花双手握在身前:“我、我从来没摆过摊,害怕做不好。”想到今天要出摊,她昨晚翻了大半夜,直到天快亮了才勉强眯了会眼。

说话间,有人在他们的摊位前停下,扫了扫摊子上的手镯,指着一只晴底飘花的手镯问:“这个圈口多大?”陶春花立即看向吴晓峰,她不知道这个手镯圈口多大吗,只知道这个手镯最少要卖多少钱。吴晓峰到底帮老板招待过客户,有点经验,马上笑着问:“你想要多大圈口的?”

来人说:“55、56都可以。”

吴晓峰拿过一把尺,量了量来人指的那只手镯:"54。"“小了点。”来人轻飘飘地丢下话,转去别的摊位。来人走后,陶春花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真是太紧张了。没过一会,又来一人,这人想试试一只浅绿色的手镯。

是个小媳妇,吴晓峰不好帮她戴,陶春花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招待她。小媳妇戴上手镯,左右打量,问道:“多少钱?”“一、一千。”陶春花磕磕绊绊道。

“太贵了,便宜点。”小媳妇盯着那只手镯砍价。

陶春花立即无措地转头看向吴晓峰,她刚才太紧张,把最低卖价报出来了,可是买家还要砍价。

吴晓峰客气地笑道:“这已经是低价了。”

“刚才在那边见过一只比这只绿的,人家才要七百。”小媳妇抬头望着吴晓峰,娇声道,“我也是觉着这只戴着更合适才想要这只的,大哥,便宜点吧?”吴晓峰憨憨地笑道:"可是我们进货都要九百了。"小媳妇娇声央求:“便宜点吧,我只带了七百块来。”

穿着浅杏色套装相、烫卷发、戴发箍,打扮得如同港台明星的漂亮小媳妇冲自己撒娇,吴晓峰心头 酥,张喘就想答应,旁边突然响起一道轻柔悦耳的声音:“这只手镯和美女身上的直相真搭,也显得

皮肤更白皙,真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被人喊美女,还被夸奖谁不开心?

小媳妇闻言脸上立即露出笑容,转头看到是个穿着白衬衫的漂亮妹子在夸自己,更开心:“是吗?我也觉得跟我很搭。”

说到这,她猛然想起自己是在砍价,拉下嘴角:“就是有点贵了,我没带这么多钱。”

严如玉低头望望她还戴在手腕上的于镯,笑道:“美丽无价,这么搭这么合适的于镯不容易遇到呢,你看这于镯,一点裂一点棉都没有,种也好,越戴会越水润,将来还可以传给儿媳妇,一干块钱买个

传家宝,这个价格真的一点都不贵。"

小媳妇被严如玉说得心动,犹豫下道:"那我们一人退一步,八百?"

严如玉笑道:“那总不能让我们亏本呀,一个手镯才赚10%,还要扣去运费人工费摊位费,其实到我们手里的没多少了,一千块真没多叫。”

小媳妇摸摸手腕上的手镯,想了想: "那能不能送我什么东西?"

严如玉看看吴晓峰他们的摊位,除了手镯也没别的,笑道:“我们送你免费检测一次,以后传家的时候,跟着证书一起传,肯定特别有面子!”

小媳妇想想也是,答应了:“那现在就去做证书。”

“族族。”吴晓峰和陶春花喜得连连答应。

答应下来后,他们又茫然地看着严如玉,他们不知道去哪里做证书。“吴老板,我和你去做检测,也去见见世面。”刘向东在后边道。

吴晓峰明白刘老板是在帮他,忙交代陶春花:“你在这里看着摊子,我去去就回来。”严如玉和小媳妇聊了会服装搭配和香港那边流行什么,刘向东带着吴晓峰回来了。吴晓峰把手镯和证书一起放在柜台上。小媳妇检查一下,确认还是原来那只手镯,从坤包里掏出钱付了款。

临走前,她看着严如玉身上的白衬衫:“你这衬衫这么穿也好看,回去我也试试看。”

严如玉身上穿着的就是件普通的白衬衫,只是将下摆打了个结,显出纤细的腰身。

严如玉笑道:“我每天都这里摆摊,欢迎常来玩。”送走小媳妇,吴晓峰和陶春花连连向严如玉道谢。

严如玉摆摆手:“我们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吴晓峰和陶春花又向刘向东道谢。

刘向东也摆手:“不用客气。”

吴晓峰和陶春花咧开嘴,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他们居然开张了!

第一天出摊就开张了!

“这位老板,这位老板娘,你们是本市场第一个开张的老板,能不接受我们的采访,介绍一下你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