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她为何挥刀》
“为什么最近…公司那么多人呢?”
沈芝玉将等待挑选的剧本卷成筒状,撑在下巴处询问,她是因为休息时三五不时过来找演技老师,而其他艺人,在公司碰面的概率就低很多。而最近公司会议室常常有生面孔出现,所以很奇怪。“公司最近有什么新的制作业务吗?”
“其实也没什么…就,韩哮周你也知道,好像看中了一个本子,她那种人又不缺资源,也不会少投资,项目一下就立了。”经纪人口风还挺紧,不过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所以沈芝玉问什么,基本也就都回答了。
“立是立了,但是不怎么顺利,看中的本子是孔枝永老师的弟子写的,cj买了,在素材库里落灰挺久了,被韩哮周看中,用的导演也是cj自己家的。”“本来人家还挺开心终于能立项,导演虽然有点新,但也拿过几个奖,还算满意。可是一看,韩哮周演女主角,又不乐意,她卖的时候又保留了选角和改编权。”
“反正就是投资是靠韩哮周背景拉来的,资方就是让她演,但是编剧又非不让她演,导演嘛…"经纪人砸吧砸吧嘴,“算中立吧?反正闹的有点难看,孔枝永老师也介入了。”
“什么本子?”
沈芝玉忽然对自己摆在面前的邀约索然无味,既然都闹到这种程度韩哮周还不愿意放弃,大概率是真的好。
毕竞她又不缺资源,毕竟弟弟在部队霸凌致人自杀,不道歉,还一直删帖,就连受害者父亲的网络控诉也被删除,全家一起上场压新闻。即使有身为受害者校友发声,高丽大同学们一起集体写信也只是蟀游撼树而已。
明明自己弟弟逼人自杀,还倒打一把说人家有精神疾病。那么韩哮周在干什么呢?
发大通稿宣传自己善良,在高速公路上救了一只麋鹿,还有把韩哮周弟弟的搜索词条。换成妹妹或者哥哥之类的无效词条。操纵舆论,转移注意力,删帖封口…多么熟悉的操作,那些人都是这样的。生命的重量和她璀璨影途相比,根本微不足道。普通人就算拼命学习,自以为迈过那道门槛,依然是轻如鸿毛。可即使这样,韩哮周还能拿到青龙影后,同期提名的可是有金敏禧、严阵化…
哦…对了当初严知媛的提名作品可是《素媛》,简直是新仇加旧恨了。可即使如此,她复出依然能拿到最顶级的资源,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公平。哦我…还有人会为她叫冤,说她是被弟弟拖累…那么,她的态度像是觉得自己家里做错什么了吗?
没有啊,甚至还能在复出拿奖之后,说什么正义温暖。“希望这个讨厌和刻薄的世界,能够变成让善良的人,过得幸福的世界。说出这种话,她的出现不就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吗?甚至她弟弟一点事情也没有,还升职了。
都是这样存在的前辈了,那么…
沈芝玉眼睛半眯着变得狭长,眼角眉梢荡着笑意,含情脉脉的,被称为柔情似水到如同挑逗的眼神之下,却是观察揣度与自持。尝试一下也没什么吧…不是在做坏事,也不是抢别人东西。剧本里的印刷字体,出现了一行黑体字。
“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美国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的名言,出现在此刻,恰逢其时,无论是对韩哮周还是沈芝玉。
抢她的东西,我可不会觉得愧疚,相反,无论成功与否,我才是正义的那一方。
沈芝玉指尖敲击着桌面,已经在思考,要如何利用这份不合为自己谋利。“有兴趣?“经纪人这么问,又有点踌躇不决,“和韩哮周碰碰?”他们那种人在公司有特殊经纪人,和他们普通打工人不同,只要服务好艺人就行了。
“oppa,韩哮周ssi可是前辈呢…我怎么敢做多余的事情。”是不敢,但不是不会。
沈芝玉笑的无辜纯良,经纪人也就被她迷惑过去,毕竞她表现的好像只是有点好奇。
首尔大的校友圈子,遍布政商界,虽然像她这种普通出身的孩子大概率,只是进了大公司工作而已,但是…也有不少晋升到本部长之类的。校友圈口碑好,最多也就是已立项并成为备选项,且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沈芝玉会成为赢家。
可是这个项目,都差不多已经写上韩哮周的名字,估摸着作家和导演也抗不了太久,毕竞有钱的才是大爷。
那么,要怎样涂改掉她的名字,写上沈芝玉呢?寻找己方是第一步,坦白说,公司和经纪人对她都还不错,但是把她和韩哮周放在天平两端,到底选谁就很明显。
沈芝玉是足够有商业价值,足够挣钱,但问题是,这种商业价值是否可以在其他人身上复制?
这种模式本来就是已经被验证过的--金泰熙,而她也说明这套运营现在也行得通。
唯一的难点在于高学历和原生脸美女相对来说难找,可是难找也不是代表没有,而像韩哮周那种有背景的公主,才是凤毛麟角。公司不可能为了她得罪韩哮周。
经纪人虽然和她是利益共同体,但并不是只有她一个艺人。沈芝玉选择的是本部长姜正宇,他本人应该有一定的概率想要离职单干,并且想要带走一些艺人,本身在业内也手握资源,而社长本人对此态度含糊。而她要做的就是加速这个过程,并且让那个被带走的人变成她,毕竟同社女艺人太多,竞争激烈,随本部长出走反而可以被喂到更多资源,还能成为一姐怎样加速?
我们可是娱乐公司,虽然工作人员好一些,但也只是相较而言。沈芝玉的目的只是逼本部长单干,并不是要让社长和本部长交恶,他们的关系和她今后的资源可是强关联。
那么能做的文章的空间,不能是商业方面的,就只能是其他。之后就有一系列匿名聊天记录在各大平台上流传。什么bh的本部长仗着自己学历高,对那些非名校出身的普通职员态度恶劣、逼迫别人无偿加班、动辄打骂下属、自己身体好所以不准下属请假,扬言没死就得回家上班……
公司是有公关部分控制舆情,但都是对艺人,不包括工作人员,等到公司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流传成即使艺人都得被呵斥。韩国社会上下尊卑本来就很严格,企业文化是由儒家伦理、殖民历史与现代资本共同交织的苦酒,让所有人都变成酒精中毒,沉默的受害者。家长式的权威让领导变成"父亲”,无条件服从的下属即使没给部长拉开车门,也会被指责没有眼力见儿。
而年轻一代本就反感这种领导,谣言的产生让这个发泄口变得具象化起来,几乎是每个职场人的痛点,以及娱乐公司本身的聚光效应,加剧了群体讨论度。
坍塌到了怎样反复澄清都无济于事,况且作为上司,即使有夸大渲染事实的成分在,难道姜正宇就没有几个讨厌他的下属吗?这可是最好的时机。
即使有职员愿意澄清,也会被认为是迫于公司压力说谎。那么…结果也很明显了…
沈芝玉收到了本部长,不应该再称呼本部长,姜正宇ssi的见面邀请,毕竞在部长焦头烂额的时候,她也表现出了不想再当花瓶的意愿。在茶水间打的那一通电话,与其说是讲给鄯禹听,不如说是故意要让部长知道,她有被争取的可能。
谣言本身并不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好像大家常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它只要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发挥的作用就好了。举个例子,就好比公务员选拔在政审期间,传出非常不利的谣言,那么即使这个谣言是虚假的。
但是在政审的公示阶段,一样会影响到当事人,而公示阶段其实就是沈芝玉说的关键时间点,事后在澄清知道是被冤枉的话,一点意义也没有。姜正宇本部长的个人声誉影响到了公司本身,才会迫使他出走或被放弃。这种个人损失,在私下达成一致时,大概率是能得到一些补偿。不管是姜正宇被迫主动辞职,还是公司开除,但谣言本身就是假的,只要渡过这个阶段,辞职尘埃落定,后续辟谣公司为了保持声誉,也只能是补偿。所以说,辟谣本身的时机也很重要。
至于现在,得争取下一个人了。
“其实我以前挺讨厌你的。”
韩瑞尹前不久让她陷入一小段风波的女主角,坐下就单刀直入,也不管沈芝玉,一点也不客气的拿着菜单点单。
“我也觉得你喜欢装善良,很假惺惺。”
“真的吗?"沈芝玉把手放在限下假哭,“好伤心.…“又在装可爱,都半50了,放弃这套吧!”虽然嘴巴说的那么坏,韩瑞尹其实在被帮助的那一刻就已经对她改观,就算是装的,能装一辈子,真善良还是假善良也根本没差别。她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其实cj一开始就准备强压编剧,是她在跑腿送资料来回的时候,向孔枝永状似无意的透露"本部对这次项目跟着重视,特意选的韩哮周ssi当女主角”。
看到孔枝永皱眉的时候,韩瑞尹就已经知道她会从编剧嘴里得到一切,才有她下场和cj交涉,导致项目受阻被卡的事情。“你要一直当花瓶女星吗?”
韩瑞尹挖了一大口巧克力慕斯到嘴里,她以前好像不会这样,毕竞热量超标。
估计是看出来沈芝玉的疑惑,韩瑞尹解释道:“别这么看我,我结婚了。”“恭喜…?”
沈芝玉看她好像另有内情的样子,这声恭喜也变得迟疑。“之后我介绍给你认识。“韩瑞尹又喝了口热可可,“不想?那么去争取一下《她为何挥刀》的女主角。”
这就是沈芝玉约她出来的目的,韩瑞尹主动提及总比她提更合适,所以当韩瑞尹以为她不了解,一点点给她解释的时候也没拒绝。况且韩瑞尹知道的比她经纪人更多一些。
“李智侑,孔枝永老师的弟子,出版过一些短篇,也有中篇小说,这次的《她为何挥刀》就是改编自她的同名中篇小说。”“至于她为什么坚持不想让韩哮周出演…″”韩瑞尹咬着汤匙,声音有点含糊不清。
“除了韩哮周本人的争议,还有,你也知道她那一届算是水了《熔炉》的严知媛,而《熔炉》本身也是孔枝永的作品,以及她演技也就那么回事儿之外,其实是因为小说本身。”
“你先拿回去看看,之后再联系。”
韩瑞尹把小说原作以及剧本,放在桌面上推给她。“不会挣这么多还让我结账吧?我们芝玉前辈?”“本来也应该是我结账,我是前辈啊…瑞尹。”沈芝玉眨巴着眼睛,好像在放电。
“呀!前辈,我又不是男人。”
韩瑞尹看了一眼时间,心里有点反正她的演技,但是对怎样为她争取又有点想法,那些快要说出口的阴阳怪气也被收回去。“你…反正我会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