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心灯不灭照乾坤
金色的天光斜切进雕花窗棂,尘粒浮动,太极殿的玉砖上影影绰绰映出众臣的各异神色。
沈苓背着光,妍丽的面容隐在半边阴影中,唇边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她步履缓慢,在长公主微怔的目光下一步步走近龙椅,玉簪尾坠着的明珠在她耳畔轻晃。
谢珩垂在身侧的手指微不可察地蜷了蜷,轻轻垂下眼睫。这事…又是她的手笔。
“儿臣见过母后。”
小皇帝从龙椅上下来,端端正正行了礼,一双乌黑的凤眸亮晶晶望着自己的母后,心想母后来得好,他正愁不知道怎么做呢。沈苓摸了摸他的头发,示意他坐回龙椅,自己则于一旁站定。底下的朝臣回过神来,齐拜:“太后万安。”长公主捏着扶手的指节发白,冷笑道:“本宫竟不知,太后何时能干政。”沈苓的目光掠过那跪在地上的妇人,看到她身上团团血迹,身子摇摇欲坠时,心中闪过不忍。
她抿唇收回视线,看向脸色难看的长公主。“哀家怎么不记得,本朝律令上书太后不得上朝。”“更何况,替民申冤做主,怎么能叫干政呢。有百姓舍命鸣冤,总要查个明白,才算对得起太祖设登闻鼓的苦心”
“你!"长公主霍然起身,扶手上的东珠被她生生抠落一颗。沈苓气定神闲的样子,让她怒不可遏。
可这顶太祖遗训的帽子扣下来,她不接也得接。胸膛剧烈起伏。
俄而,长公主不知想到了什么,拂袖坐回去,眯了眯眼,神色莫测的盯着谢珩:“谢大人也认为要搜?”
谢珩抬眸,目光掠过沈苓时,那双总似凝着霜雪的眼睛,闪过几分异样情绪。
二人视线在空中交汇,又若无其事的错开。他看向长公主身上时,顷刻间恢复了冷淡,上前半步:“臣认为,当遵大太祖遗训,彻查此事。”
长公主的视线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她若有所思。两个本该敌对的人,怎么能悄无声息联手算计她。沈苓和谢珩的关系…定然不一般。
心思百转,长公主的指甲在扶手上轻叩,一下又一下,目光落在小皇帝白皙稚嫩的脸上。
“陛下,就按谢大人所言,尽管去搜。”
无人注意,大殿角落里安静立着的个小太监,悄无声息没入暗处,消失不见。
大
廷尉属的人回来得比预想更快。侍卫抬进来的草席里,白骨缠着绿藤,骨缝还有枯败的花。当腐臭混着泥土气息涌入大殿时,百官掩鼻,纷纷面露不忍。长公主皱眉,冷声呵斥:“陛下还小,怎么能把这污秽物什抬上朝堂?”司马昱脸色有些发白,下意识往沈苓身侧贴了贴,一只手扯住她后腰的衣摆,攥得很紧。
沈苓抬手摸了摸他的发顶安抚,俯身看着他带着几分害怕的小脸,轻声道:“昱儿,你想留下还是离开?”
司马昱望着母亲温柔的眼睛,心中隐隐觉得她是希望自己离开的。可太傅说过,身为帝王,不该怕这些。
他垂下脑袋,纠结不定,过了一小会,决定选母亲希望的。司马昱扬起脑袋,朝沈苓露出个笑,转而忽然捂着嘴跳下龙椅,朝后边的小太监道:“朕想吐,快带朕下去。”
后面的小太监吓了一跳,赶忙去扶司马昱。沈苓看着昱儿的背影,眸光中闪过复杂之色。昱儿…太过聪慧懂事了。
希望有朝一日,他们母子不会为了皇权反目成仇。朝臣们看着小皇帝慌里慌张离去,心中颇为不满,觉得哪怕只有七岁,身为帝王也不该如此失态。想到这,不免又怀疑起来,小皇帝会不会和先帝司马依一样,是个酒囊饭袋的昏君。
众臣神色各异,沈苓看在眼里,略微有些不舒服。她沉默了一会,压下心头情绪,看向侍卫,问道:“为何抬尸身上殿?”大理寺少卿叶施上前,拱手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微臣的属下发现,这尸体…身份有些不一般。”
沈苓道:“有何不一般?”
叶施蹲到尸身面前,垫了个帕子,将卷在席子里的手骨拿出来,又从怀里拿出墨汁,涂抹在腕骨上。
那身体白森森的腕骨上,赫然浮现出个梅花印记。骨头上有印记,那只能是生前受过很严重的烙刑,但梅花印,又不像是受刑,而是为了做标记。
长公主看到这印记后,脸上的血色骤然褪了个干净。她唇齿间弥漫出血腥味,手指紧紧扣着扶手。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她的花池里会有定远侯府侍女的尸体!长公主能认出身份,朝堂上的大多臣子自然也能。高门世家出身和为官多年的朝臣,都知道这是定远侯府的家生奴婢。只有定远侯府才有这个习惯,会在家奴年纪尚小时,用麻沸散止痛,在其手腕烙上特殊的梅花印。
一直保持沉默的定远侯,看到自家奴婢时,心中涌现出不安。他犹疑片刻,最终还是走上前去,蹲下身细看尸骨。查看时,心中闪过义女折柳的话一一“父亲若想定远侯府长荣不衰,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好队。”
站好队。
那也得站个为民着想的。
俄而,他做出了选择,站起身,看向高位之上的沈苓和长公主。“太后娘娘,长公主,此尸骨,确实属我府中奴婢。”话音落下,满殿哗然。
定远侯都认了,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长公主一派的朝臣纷纷出言质疑,而沈苓和谢珩一派的,则阴阳怪气,你一言我一语,试图把这罪名按牢在长公主身上。长公主看着殿门,心中不免有些焦躁。
她派去的人呢?为何还不回来。
正不安,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她猛地抬头,就看到殿中军将军陈漾手中提着个人,阔步行来。待走近,她瞳孔猛缩。
陈漾行至殿内,将手中的小太监丢在地上,拱手朗声道:“太后娘娘,长公主安。”
“微臣方才在宫门口,看到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好似是算要向外面递消息。事关宫闱,臣只好将人提来。”
那小太监瑟缩在玉砖地面上,身子颤个不停,不一会竞然溺了。长公主闭了闭眼,知道自己恐怕要彻底栽在沈苓手中。她只知道陈漾和沈苓有几分交情,却没曾想,对方那么傲气一个人,居然会臣服于沈苓。
好深的心思。
没想到她玩了一辈子鹰,却被鹰啄了眼。
小太监的到来,让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沈苓看目的达到,便让陈漾将人带下去审问。她侧头看向珠帘后的长公主,声音淡漠:“关于尸骨,殿下如何解释?”长公主看着沈苓运筹帷幄的模样,心有不甘,鬓边金凤钗剧烈颤动:“伪造证物!这是构陷!”
“构陷?"谢珩突然开口,紫色官袍映在玉阶上,“三日前暴雨冲垮金谷园东墙,京兆尹上报修补民夫失踪时,殿下为何压下奏报?”沈苓的心腹叶施反应很快,转身面对群臣,从袖袋中拿出一卷文书,“这些是近半年京城失踪案卷,共二百一十七人,最后出现之地皆在长公主别院附近。”
沈苓看着阶下脸色灰败的长公主,想起多年前冬日的金谷园内,姹紫嫣红。那时她只觉得奢靡,并不知道繁花之下埋的是尸骨。若不是前些年偶然一次,她替长公主育花,也不会从花的根系发现养料不对劲。
后来她暗中探查,发现端倪后,命元绿培养了个信得过的人做花匠,再几经周折送入金谷园。谨慎起见,这枚钉子她埋了将近四年,那花匠也是个机灵的,只要有机会就搜集证据,为今日之局铺路。年年复年年,终于让金谷园下得尸骨得见天日,冤魂昭雪。“传旨,"她听见自己平静的声音回荡在梁柱间,“长公主司马玥禁足长秋宫,涉事人等移交廷尉诏狱,三司会审。”侍卫上前时,长公主并未挣扎,而且出奇的镇定,她脊背挺拔,一双凤目端详着沈苓,平静莫测:“很好。”
沈苓微微一笑,并不回应。
长公主迎着天光走下玉阶,路过那民妇是,发出一声高高在上的哂笑。天光下,她后颈淡青色血管在乌发下若隐若现,莫名让人觉得发寒。大
金谷园的案子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百姓上衙门认领尸骨,连续半个多月,京中素缟遍地。
沈苓很清楚百姓的想法。长公主未犯错时,是人人敬爱的殿下,可爱之深恨之切,捧得越高只会摔得越重。
她基于百姓心理,暗中命人推波助澜,故而本就沸腾的民愤,愈演愈烈,发展到最后,日日有百姓相携跪于廷尉府门前求处置长公主,亦有寒门士子自发组织,写了不少诗文抨击,逼三司定案。
在这种形势下,长公主的党羽哪怕有心运作,也无计可施。不久后,三司定案,长公主府被查抄,长公主褫夺封号,贬为庶民,幽禁永巷永不得出。其府中亲眷,皆贬为庶人,充入掖庭为奴。这结果大部分百姓都不满,但天潢贵胄,是不可能因为几个平民的尸体就判斩立决。
皇室本就天生高人一等。
沈苓早都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也知道长公主还有后手。但她并不失望,也不着急,毕竞此次金谷园案本就是个幌子,她为了逼长公主起兵造反。
只有长公主起兵,她才有足够的借口,将其斩草除根。大靖天嘉三年春,永巷失火,幽禁其中的司马玥失踪。同年冬十月,宁州一带出现叛军,不多时便聚三万人,势如破竹,一路攻至荆州,离建康城所在的扬州仅一州之隔。十一月初五夜,大雪纷飞,衡阳郡郡守府。司马玥立于沙盘前,神色沉冷,旁边的秦璇身披甲胄,眉心微蹙。“母亲,咱们确定要攻上皇城吗?”
“若再往上打,沿途的百姓……”
“还有,那些巫族的手段也太过诡异,儿臣怕遭到反噬。”秦璇抿了抿唇,昏黄的烛火映着她犹豫的眉眼。司马玥侧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女儿,唇中出发声冷嗤:“身为我的女儿,你不该如此心慈手软。”
她回过头,负手而立望向窗外的雪,声音平缓,目光悠远,“至于百姓…等本宫坐上皇位,他们自然会好。”
司马玥并没有回应巫族的事。
秦璇知晓这是没有回头路了。她有心劝母亲撤兵,再割地为王。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母亲不会听的,她一向独断。
秦璇沉默了一会,闷声应了,旋即行礼退了出去。门外的雪还在下,大片大片飘落,将整座城主府盖在素白之下,寂静朦胧。冷风灌入衣摆,秦璇望着漆黑的天幕,朝雪片伸出了手。雪花融化,冰冷刺骨。
她收回手,目光一片寂寥。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她从未想过会和沈苓反目成仇。权力这东西,真的就这么惹人垂涎吗?她不明白。
如果她能像兰璧一样说走就走就好了。
但母亲养育她长大,她不能弃生养之恩于不顾。秦璇吸了吸鼻子,拿起墙边的伞,走下台阶,没入风雪。大
另一边,建康城。
一辆朴素的马车行驶出城,停在某处隐蔽的别院外。俄而,一只白皙的手挑开车帘,露出的脸精致娇美,狐毛大氅的一圈毛领,衬得她肤若凝脂,色若春华。
沈苓扶着赵一祥的小臂下了马车,拢了拢衣襟,推门进了院子。二人一路行至正房门外的屋檐下,她停下脚步,示意赵一祥推下,独自一人轻轻叩响房门。
“进来吧。”
房内传出道清脆悦耳的嗓音,沈苓推门而入,里面正是被软禁多年的谢灵巧。
她进去时,谢灵巧正坐在窗边看雪,目光沉静忧郁。沈苓心中有些愧疚,她坐到谢灵巧对面,从怀中拿出个折子放在小几上,温声道:“禾灵的下落,你还不打算说吗?”谢灵巧这才转过头看沈苓。
她似乎已经厌烦了回答这个问题,皱眉道:“我说了我不知道。”“你已经关我这么久了,到底什么时候放我离开?”“我宁愿被流放边关都不乐意被你关在这!”过去的谢灵巧胆怯而善良,还有很聪慧,而如今或许是破罐子破摔,反而对沈苓没什么好态度,一点也不顾及对面是当朝太后,执掌一半政权的大人物。沈苓也不生气,垂眸将折子推过去。
“看看吧。”
谢灵巧面色狐疑,抬手到来折子,一目十行看了,脸色倏地难看起来。寒风将门窗吹得呼呼响,沈苓平和的嗓音响起。“这一年来,司马玥的叛军势如破竹,所过城池接连不战而降,你可知为何?”
谢灵巧看着折子上“巫族”两个字,冷声道:“你是想说,与巫族有关?”沈苓嗯了一声,窗外的雪光映着她淡漠的眉眼,“不错。”“此次前来,我不逼迫你,我只是想求你为天下百姓考虑几分。禾灵若再不出现,云台城的巫族无人制约,届时大靖会不会沦为人间炼狱,犹未可知。”话音落下,谢灵巧忽然轻笑一声。
沈苓不解其意,皱眉看着她,眨眼间,对方通身气质变得陌生而危险。她悄然将手收回袖中,指尖按在缠丝玉镯的机关之上,以作防备。只见谢灵巧素手轻抬,手掌在面上拂过,那张甜美乖巧的面容,顷刻间变了样子。
桃花眼,柳叶眉,眉心一点朱砂,气息高深莫测,嘴角挂着浅笑。此等诡异场面,令沈苓脊骨蹿起一阵寒气,她喉咙干涩,袖中的手指微微发颤,却依旧面色如常。
她打量着眼前的陌生女子,心中已然猜测到此人身份。“禾灵。”
眼前的女子轻轻颔首,修长的手指点了点翻开的折子,语气散漫,“你方才所言,可都是真的?”
沈苓平稳了呼吸,点头道:“没错。”
禾灵叹了口气,目光幽幽:“这些家伙尽给人找麻烦。”她站起身朝门外走,姿态懒散,声音也懒洋洋的,“走吧,我帮你便是。”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沈苓有些怔然,闻言她也站起身,随对方往外走。二人出了门,她看着禾灵的脸,没忍住问道:“谢灵巧呢?”禾灵变成谢灵巧的模样,那真正的谢灵巧又去哪里了。禾灵侧头瞥了沈苓一眼,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那个小姑娘啊,约莫是永安四年去世的。”“被她表兄打死的。”
“巧娘对我有恩,她的恩情是我悟道破境的路,因此我变成她的样子,为她报仇雪恨。”
沈苓没想到,真正的谢灵巧早都去世了。她上辈子乃至这辈子见到的,都是禾灵。
她道:“你与她如何认识的?”
沈苓对禾灵口中的悟道有些好奇,于是委婉相问。禾灵也没瞒着她,直言道:“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因境界不得寸进,于西湖断桥边借酒消愁,醉后抬手摘星,不慎落入水中。”“巧娘被亲姐弃在路边,她哭着路过断桥,恰好看到了落水的我,便不顾安危跳下去把烂醉的我拖上了岸。”
说着,禾灵望向天际的目光悠长,嗓音也轻飘飘的,像是在感慨,又像是在怀念:“她是个善良的孩子,只是命不太好。”沈苓一时无话,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堵。
沉默了半响,她道:“巧娘如果知道你一直记得她,还帮她报仇,一定很高兴。”
闻言,禾灵打了个哈欠,神色又恢复散漫,“随她吧,记不记得我都不重要。”
她看了眼沈苓,扬了扬下巴,“走吧,我现在就回云台城,去清理门户,管教那群不听话的子孙。”
“子…孙?"沈苓一愣,不可置信的看着禾灵年轻的脸。禾灵拍了拍她的头,哈哈大笑:“逗你玩的,我才三十。”沈苓有些无语。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院子,准备道别时,沈苓想起来还有件事没问。关于她小时候性情大变的事。
她详细给禾灵说了,禾灵蹙了下眉,闭目玉指轻掐,眉心很快舒展开,看向沈苓的目光带着几分了然。
“你命格特殊,发生此事,是被天外之人盯上了。”她顿了顿,眸光带着几分怜悯:“如果没算错,这是你经历的第三世。”沈苓瞳孔微缩,脸上的血色褪去,捏着伞柄的指节泛白,唇瓣翕动着,半天都说不出话。
良久,山间传来几声乌鸦鸣叫,她终于找回了声音,只是依旧滞涩。“还请…禾灵姑娘再说明白些。”
禾灵却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我只能告诉你,事在人为。”说完,她足尖一点,身影很快被飞雪吞没。沈苓站在原地许久未动。
天命,什么是天命。
气运,什么又是气运。
她想不明白。
日子一天一天过,很快又翻过一年,在沈苓的刻意放纵下,长公主的叛军愈压愈近。
春夜的风从支摘窗外涌进来,卷着零落的海棠花瓣,扑在书案上。沈苓坐在案前批阅奏折,宫灯投下的影子摇晃着爬上她素色寝衣,衣襟金线绣的凤纹在昏黄里忽明忽暗。
春日的夜还很凉,雪柳探出身子去关支摘窗,忽而望见庭院桃花树下,有道修长的人影。
她吓了一跳,拉窗的手没稳住,窗子发出一声轻响。沈苓将笔搁下,揉了揉眉心看过去:“怎么了?”雪柳挠了挠头,指着窗外道:“谢大人来了,方才没看清,吓了一跳。”沈苓微怔,旋即看向窗外,只见那人一身玄色长衫,手执油纸伞缓步行来,衣袂在夜风的吹拂下,像是一团浮动的黑雾。走近了,她便看到他苍白的脸色,和含笑的眼睛。或许是久病缠身,往日的运筹帷幄的天之骄子,此时身上少了许多迫人的气息,他握着伞的手,瘦的几乎能看到攀爬的青色血管。她收回视线,看向雪柳,“回去歇吧。”
雪柳躬身退下,和谢珩擦肩而过。
谢珩走进屋内,昏黄的烛火映出他病气的脸和消瘦的身体。他自顾自坐到沈苓对面,眉目温柔:“怎么又批奏折到这么晚?”沈苓没有回答,语气淡淡的:“谢大人深夜造访,所为何事?”谢珩叹了口气,回道:“的确有些事。”
他站起身,从怀中拿出半边兵符,走到沈苓身边,目光落在她沉静的眉眼上,“我或许.…活不久了。”
“这一年来,我时常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无数次失去理智发疯,昏迷的时辰也越来越长。”
“郑佩竹不肯交出解药,我派出去的人也找不到解决办法。”他顿了顿,俯身握住沈苓的手腕,将她掌心打开,把兵符放了上去,又包裹着她的手指轻轻合拢,一眨不眨的和她对视,眸光温柔虔诚,“我知道你想要皇位,我帮你,好不好?”
“用这北府兵的另一半兵权,和我谢氏所有门人,助你夺得天下,稳坐明堂。”
掌心的兵符有些格手,似乎还带着谢珩的体温,沈苓莫名觉得有些灼烧。随着谢珩的话落下,她的心口忽然抽痛起来,那早已被她尘封的情感,此时宛若决堤的江河,灌入她的心肺和四肢百骸,堵住她的喉咙,让她说不出话来她就这么愣愣看着他的眼睛,似乎想从里面找出半分虚假。可没有。
没有别有用心,只有她从未见过的真挚和眷恋。张了张嘴,沈苓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为什么?”“你不是…一心想坐上皇位吗?”
谢珩直起身,把神色怔然的沈苓拉起来,将她抱坐在怀里,用下巴抵着她的肩膀,轻轻蹭了蹭她的颈窝:“我说过,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二人已经许久未有这般亲昵的触碰,她有些不不习惯,侧头躲开,想要起身。
谢珩箍着她的腰,将她肩膀掰正,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以前是我狭隘,认为你入宫是为了皇后之位,可后来我才明白,你也有你的野心和追求。”
“可惜过去的我不懂情爱,自以为是,对你做了很多错事。”“我明白的太晚了,悔之晚矣,只能一点点弥补。”他摸了摸她的脸,“这次…你信了吗?”
“信我什么都能给你。”
“你可否…原谅我几分。”
最后一句话,轻轻的,像是一阵风,带着几分祈求的意味。她从未见过这样的谢珩,印象里,他虚伪自负,野心勃勃,绝不可能放下身段,去卑微祈求原谅。
他眼底的光像是破碎了,如同他衰败的身子,脆弱到令人心悸。沈苓内心一片纷乱,她沉默垂下眼睫,一言不发。良久,谢珩眸中闪过失落,他叹了口气,“也罢,只要你能得偿所愿,只要你高兴,不原谅也没关系。”
沈苓重新抬眸看他,推开他的胸膛站起身,理了理衣摆后,睨着眼前病弱的男人:“只要你帮我坐上皇位,我就原谅。”谢珩一愣,随即面上浮现笑意。
正要应,喉间便传来一阵剧烈的痒意。他以帕捂唇,侧过身避开沈苓,发出几声难以抑制的闷咳。
俄而,他喘息着回过身,将沾了血的帕子不动声色揣回袖口。沈苓皱眉打量着他。
眼前的男人因为咳嗽,凤眸中盈了一层水汽,眼尾泛红,脸色愈发苍白。她的目光最终停留在染了几分殷红的唇瓣上,心口不由得轻颤了下。“你…咳血了?”
谢珩摇了摇头,故作轻松:“我没事,你不必担心。”沈苓不知为何心中生出一阵火气,她俯身握住谢珩的手腕,伸手入袖口,摸索片刻后,将柔软的帕子抽了出来。
谢珩有些僵硬。
方才她找帕子时,那温热的指尖,不可避免的一下又一下划过他的小臂。她在关心他。
这个突然的念头,让谢珩心情愉悦起来。
他心心思转了几道,又轻咳几声,捂住胸口,虚弱的看着正在皱眉看帕子的沈苓:“咳血而已,不要紧的。”
沈苓…”
好假。
她有些无语,但谢珩咳血确实是真。思索几息后,她道:“心口疼?”谢珩点头。
沈苓抬手按在他心口处,感觉到掌下心脏的跳动十分不规律,非常虚弱。她正要说话,就听到外头忽然传来喧哗。
昱儿抱着鎏金暖炉闯进来,绣龙纹的靴子险些绊倒门槛。沈苓迅速松开手,谢珩也已经站起身,退到三步开外。
“母后!"司马昱扑到她怀里,眼睛却盯着谢珩,“谢大人为何在这?”谢珩道:“商议国事。”
昱儿哦了一声,挥了挥手,“商议完了就回去吧,朕要跟母后说话。”谢珩盯着眼前和自己眉眼五六分像的小崽子,微不可查的冷嗤了声,颔首道:“臣告退。”
昱儿瞥了眼谢珩,二人眼神交汇,又无声错开。沈苓没注意到父子俩的眼神交锋。
谢珩走后,她拉着昱儿的手坐到罗汉榻边,柔声道:“怎么不睡觉,大半晚上来母后这。”
昱儿依偎在沈苓怀里,撒娇道:“外边打雷,几臣睡不着,想让母后陪。”沈苓有些无奈,摸了摸他的发顶,点头应下。她没注意到,昱儿望着谢珩离开的方向,眼神冷漠。母后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可五岁时,他就猜到谢珩才是他父亲。那个男人和他一样虚伪,他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眼睛。大靖天嘉四年十月,司马玥带兵夜袭建康,攻入皇城。她骑在高头马上上,手持长枪,身上的银甲在雪色间闪着冷光。身旁的秦璇亦手持长剑,眉目冷峻。
军队停于城门外,司马玥迎着雪花,仰头看着阔别两年的城墙,眸中一片冷寂。
俄而,她的副将手扬声对城门喊话。
“太后沈苓混淆皇室血脉,命野种登基,尚书令谢珩、大理寺少卿叶施、廷尉令文子章等人知而不报,沉瀣一气,祸乱朝纲,擅断万机,奸宄乱军。罪不容诛!
长公主才是我朝正统血脉,我军此番前来,特为清君侧,还大靖安宁。尔等还不速开城门迎长公主入内!”
城门上静悄悄的,话落下许久,一个都瞧不见。司马玥皱眉,心想这是空城计,还是引君入彀。沉思片刻后,她冷笑一声扬声胳膊,“进城!”管她沈苓有什么计谋,她有上万士兵,又有巫族卖命,还不信攻不进皇宫。司马玥的军队进建康城后,发现街道空旷,安静得令人心慌。派人在各街巷探查,才发现满城竟无一人。秦璇感觉不妙,捏着剑的手微微发抖,“母亲……先退吧,不太对劲。”司马玥瞥了她一眼,冷道:“退?为何要退。”这不过是沈苓的小把戏,若退了,那才是蠢货。她不理会秦璇,将兵分成几队,按计划行事,自己则带着精锐,扬鞭一夹马腹,于御道狂奔,直冲皇宫。
马蹄掀起雪屑,冷风如刀割脸。
行至宫门时,司马玥看到了宫墙之上的身影。沈苓一身青蓝披风,怀中抱着暖炉,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她眸中闪过恨意,马鞭直指宫墙,“沈苓,你秽乱宫闱,和谢珩珠胎暗结,用你二人的野种混淆我司马氏的血脉,还不认罪!”话音落下,旁边的禁卫军以及大臣无不变脸,纷纷看向沈苓。只见沈苓神色平静,雪花飘落在她的披风、眉睫上,她却于风雪中魏然不动,气度迫人。
“庶人司马玥,你有何证据证明陛下非先帝血脉?“她朱唇微启,“胡言乱语,可不是个好习惯。”
司马玥自然没证据。
她冷哼一声,并不回答,微微侧身抬手,语气森冷:“给我打!活捉沈苓和司马昱者,许高官厚禄,黄金万两!"话音刚落,身后的将士还没来得及冲上去,一阵马蹄声突兀行来。
随之而来的,是一道凄惨的叫声,和远处兵刃相接的喊杀声。“殿下,不,不好了!余将军带兵将城围了!”小将滚下马,连滚带爬扑到司马玥脚边,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司马玥一愣,随之猛地回头,看着宫墙上的女人,目眦尽裂:“你何时同余有年勾结?!”
“贱妇!”
沈苓垂眸看着神情癫狂崩溃,已经完全不见优雅的司马玥,眸光冷漠。她抬手,旁边的陈漾很有眼色的递过来一把弩。“等你下地府,自然会知晓,"沈苓接过,箭头对准司马玥,扣动弩机,“陈漾,行动。”
弓箭破空而下,穿透风雪,直冲司马玥面门。司马玥挥枪打落,仰头看着宫墙,咬牙指挥身后有了退意的将士。
“都给本宫上,愣着做什么!”
沈苓的身影消失在高高的宫墙上,无数箭雨飞射向下,刀剑相撞的声音不绝于耳。
司马玥拼死抵抗,策马至后方后,从甲胄中拿出骨哨,放在唇边吹响。她阴狠的目光落在皇宫所在的位置,恨不得生啖沈苓血肉。等巫族一到,纵使有余有年的支援,沈苓也赢不了。两方焦灼时,忽然有无数身着黑袍的人自城外飞跃而入,各个腰间都挂着奇怪的小罐子。
为首的,是个头戴兜帽,看不清面容的女子,她身法轻盈而迅速,几个跳跃间,足尖点过将士头顶,落在司马玥马前。其他黑衣人跟在她身后,如同乌鸦一般悄无声息降落。司马玥皱眉看着眼前的人,催促道:“怎么才来?还不快去支援!”“支援啊……是打算支援。“为首之人声音如同春日溪流,极为悦耳,还带着一股懒洋洋的意味。
司马玥没听过这种声音。
这不是之前为她做事的云台城巫族!
她脊骨蹿上一股寒气,只见那人白皙的手指摘下兜帽,露出一张清冷出尘的面孔。
“你是谁!”
司马玥握紧了手中长枪,枪尖直指眼前的女子。“我啊,就是你们费尽心思要寻的禾灵啊。“禾灵笑盈盈看着司马玥,抬指推开枪尖。
“还是说,你想找雁声这个废物叛徒?”
司马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从入城起,就是沈苓给她设的局。她想不通,为什么就连巫族的城主都为其所用。那她算什么?父皇留下的遗诏又算什么?
她眸中迸发出强烈的不甘,长枪一扫,竟是打算直接杀了禾灵。禾灵身子微微后仰,足尖划过积雪,轻飘飘躲过了那又快又狠的枪法。她不欲再逗弄对方,打了个哈欠后,对身后安静得黑衣人道:“按计划行事,别忘了留秦璇一条命。”
黑衣人们听令,腰间的罐子纷纷打开,里面爬出来密密麻麻一层虫子。这些虫子像是有智慧,很快没入白色的积雪,消失得无影无踪。禾灵没有罐子,她只是轻抬了下手。袖口中就爬出一直指甲盖大的蝎子。她屈指摸了摸蝎子的背,说道:“乖虫儿,去吧。”眼前的女子气息危险,司马玥又见识过蛊虫的厉害,她心中顿时惊惧,想策马逃跑。
鞭子刚落在马上,她就感觉后颈一痛。
抬手一摸,她只来得及抓住蝎子冰凉的尾巴,剧痛过后,那东西已经完全没入皮肉。
她疯了似的滚下马,拿出靴子里的刀划开皮肉,想把蛊虫挖出来。地上的雪被鲜血染红一片,蛊虫在她皮肉下游走,很快便爬到心口,浑身瞬间又疼又麻,像是爬满了蚂蚁。
“阿啊啊啊啊!!!”
“这是什么鬼东西!”
司马玥在雪地里翻滚嘶吼,身子抽搐着躬成虾,不一会就气息奄奄,只剩哀嚎。
禾灵走到她身旁,居高临下看了一会,才抬手招出蛊虫。她将半死不活的司马玥扛到肩膀上,几个跳跃便到了宫墙上。“沈苓呢?”
宫墙上的守卫道:“娘娘去太极殿御书房了。”禾灵点了下头,身影消失在皇宫中,很快出现在太极殿御书房。她提溜着司马玥,悠哉哉推开殿门,把人扔在地上,拍了拍手后看着正在批阅奏折的沈苓。
“人带来了,你看着办吧,我还忙着闭关。”说完她就要转身厉害。
沈苓急忙起身上前,唤道:“禾灵姑娘,稍等!”禾灵转身看她,有些不耐烦:“还有何事?”沈苓抿唇,将谢珩的事给她说了,说完后轻声询问:“有办法治吗?”禾灵思索了片刻,“听起来倒是挺有意思,不过这症状不是蛊毒。”“具体是什么,我得回去琢磨琢磨,翻翻书。”她拍了拍沈苓的肩膀,说道:
“你且等我消息吧,在我来找你之前,不要和他见面。”沈苓虽然不明白,但她知道眼前的女子非同一般,不是平常人,于是点头道谢:“多谢,姑娘日后若有需要,我沈某在所不辞。”禾灵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转身朝外走,声音一如既往的慵懒:“不必谢,我也是为了自己。”
禾灵离开后,沈苓看着蜷缩在地上,气息微弱的司马玥,心情略微有些复杂。
曾经,身为长公主的司马玥帮了她不少,二人是极其默契的上下属。可如今,二人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她没有折磨人性质,挥手命人将司马玥押入诏狱。司马玥被侍卫架起来,她盯着沈苓的背喘息着,嗓音嘶哑:“沈苓,你以为除了我,你就能坐稳江山吗?”
“我告诉你,你一定会死,你生生死死都不得好死!”沈苓走向御案的身影一顿,她侧过头,昏暗的光线在她脸上覆上一层阴霾,显得有些冰冷。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司马玥皱眉看着她:“什么?”
“心灯不灭,自照乾坤。”
天嘉四年十二月,司马玥斩首示众,秦璇被幽禁永巷。残党在三个月内,被沈苓以雷霆手段肃清,朝堂亦经历一番大换血,不少寒门子弟在谢氏举荐下入朝为官,占据不少重要职位。天嘉五年,在关陇集团与孔、虞两士族斗争中,沈苓联合寒门官员,促成“幽禁会稽王"。
天嘉六年,沈苓开始改革官制,将尚书省下六曹更名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同年七月,崔氏崔延年疑司马昱血脉,沈苓请太医与天师共同作证,反咬崔氏结党营私,挑拨皇帝同太后关系,图谋不轨。崔氏阖家被贬官流放,百年不得入朝为官,此事后,沈苓趁机掌握三省六部。
自此,她手中兵权政权两得,毫无顾忌立“二圣同朝”制度。天嘉七年夏,十二岁的司马昱突然病重。
是日清晨,万重宫阙尚蜷在雾绡里打盹,天穹已褪成雨过天青的亮色。晨岚像揉散的棉絮,在空气中浮动飘散。
式乾殿的龙榻之上,少年天子躺在被衾之中,脸上起满了红疹。沈苓伏在床侧,眼底一片青黑,显然已经几日未眠。当日光刺破云层,金芒透入窗棂,床上的少年动了。司马昱睁开眼,看着疲惫睡着的母后,眼中闪过心疼。他轻轻碰了碰沈苓的手背,对方便猛地睁眼,欣喜的看了过来。“昱儿,你醒了,可要喝水,还是吃些粥?”说着,她又想起来了点什么,扬声唤殿中宫人:“快去请沈太医来,就说陛下醒了。”
交代完,她起身倒了杯温水,喂司马昱喝了。“昱儿想吃什么?母后差人去做。”
司马昱拉了拉她的袖子,轻轻摇头:“母后,儿臣有话想跟您说。”沈苓看着儿子虚弱的脸,心中一阵害怕,眼眶慢慢发红,“你说,母后听着。”
她不明白,昱儿怎么会突然病了呢,还是沈太医查不出的病症。这满身红疹,究竟是中毒还是什么。
究竞是谁在害昱儿,他那么乖。
司马昱半撑起身子,用袖子为母后擦了擦泪水,虚弱道:“母后,儿臣身子实在虚弱,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不了这皇帝。”他顿了顿,抓着沈苓的胳膊一点点坐起来,喘息道:“儿臣,请母后临朝。”
“登基为帝!”
沈苓面色大变,转而瞬间失去血色。
她愣愣看着自己的儿子,面前少年的面庞和她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他那么善良,那么聪慧,怕是早知道了她野心勃勃,想要颠覆大靖。这些年,她一直在怕一些件事,怕昱儿知道他不是先帝亲子,怕二人因为皇权反目成仇。
沈苓心中纠结了很久,她想要皇位,却也做不到不顾昱儿的想法。没曾想,一直害怕的事,今日还是发生了。昱儿这话,显然是决定成全她这个母亲的野心。明明应该是好事,可沈苓心中却难受的厉害,她动了动唇,颤抖的手将司马昱轻轻拥进怀中。
“昱儿,别胡说,好好治病。”
她停顿了一下,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这皇位只能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司马昱推开她,坚定的看着沈苓,凤眸里是和他父亲一样的沉静:“不,母后,昱儿根本从未想过做皇帝。”
“我只想…斗蛐蛐放风筝,想云游四海,想去塞外看看。”“我根本不想做什么劳什子的皇帝!”
沈苓知道这都是为了让她安心的假话,她端详昱儿的神色,眉心一蹙,忽然浮现出怒火:“你竟为了让我登基,不惜生病毁坏身体!”司马昱脸色一僵,不敢吭声了。
这些年,他早都看出来母后想要皇位,他一直觉得这没什么,并且很乐意让出来。
毕竟母后生他养他,生产时还差点难产丧命,区区一个皇位,怎能比得上母后的半点。
只是他有心给,却又疑心谢珩会黄雀在后,毕竞他这亲爹,他最为了解。不折不扣的伪君子,野心家。
一直到今年,谢珩卧病在床,疯病严重,被迫卸职在家休养后,他才放下心来。但又怕母后优柔寡断,故而出了这个装病的损招。药是他偷偷问禾穗姑姑求的。
沈苓看着他的表情,还哪里有不明白的,她心中又气又怕,哽咽着朝他后脑勺扇了一巴掌,“逆子!你知道母后差点要被你吓死!”“母后宁愿不要皇位,都不想你出事。”
“我生你一场,并不是要你来报恩的,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到底是个十二岁的少年,司马昱平日纵然再早慧沉稳,听完这话,眼泪却也忍不住了,他有些羞愧,心中又隐隐高兴。母后爱他胜过皇位,真好。
他趴在沈苓怀里偷偷抹眼泪,沈苓也跟着抹眼泪。母子俩总算是把心中的那层隔阂消除。
在司马昱的坚持下,沈苓选择接下皇位,只不过女子登基前所未有,她纵使手握兵权和政权,也不敢托大。毕竟众口悠悠,民间反对声浪足以让她皇位不稳。
更遑论不少士族还对这皇位虎视眈眈,试图将她拉下马,挟持少帝摄政。天嘉八年初,沈苓派辅国大将军余有年及骠骑将军陈漾,镇压关陇李氏及大司马谢择叛乱,同年五月诛杀尤务、薛翼等潜在威胁的将领。同年十月,命叶施督造明堂,伪造《大云经》称“女主当王”,在建康城郊设立大云寺。
次年二月,秦淮河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碑,同月获“赤雀衔丹书"于朝堂。
四月,寒门官员组成"劝进团"七月,谢珩托着病体,亲率百姓几大士族,上百人上表请改国号。
同月,沈苓诛杀司马宗室子弟十余人,利用酷吏针对政敌,株连上千人。六月,太极殿宣改靖为梁,司马昱退位,冠母姓,名沈昱。沈苓登基为皇,是为开皇元年。
斩红尘,算人心。窥天机,破死局。
执棋筹八方,落子夺九州。
她终执掌天下,独坐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