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航海家郑和
郑和瞪大了双眼,彻夜未眠,硬生生地挨到曙光破晓,他满心忐忑,思绪如麻,对即将踏入的全新世界充满未知的惶恐。姜戈则截然相反,一夜好眠,睡得悠闲自在。若不是要迎接郑和,她很少会在天色尚早时就前往吏房。毕竞,在这吏房共事已有一段时日,彼此间也算熟络。
平日里,如果没什么事,姜戈很少来吏房。所以,她这一来,众人心里都清楚,怕是有事发生,只是尚不清楚这事儿是福是祸。“姜县令!”
尉迟敬德的大嗓门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这位黑脸将军堵在门口,活像尊门神一-虽然他现在确实兼职这个。“您可把俺坑苦喽!”
好好的太子,怎么就突然谋反了呢?
电视剧里的太子说什么:“谋反是为了自救,自救必然冒犯根源…你让魏王住进武德殿。”
尉迟敬德听了后,心里满是不认同。
自救?
堂堂大唐未来的天子,有什么可自救的?
用这么严重的词,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偏爱罢了,真是因爱生骄,肆意妄为。在他看来,,若陛下真的属意魏王,为何在太子坡脚后还让其监国?若陛下有意让魏王继位,又为何给太子安排房玄龄、魏征这般能臣做老师?依尉迟敬德之见,这太子就是坐不住太子之位,想更进一步罢了。身处太子之位,就得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扛得住压力。陛下说不想要李治,省的后面兄弟相残,但尉迟敬德总觉得恐怕最后的胜利者还是李治….
“怎么了?"姜戈脸上闪过一丝狡黠,佯装无辜地反问道。“就是那个电视剧,不仅编排太子殿下,还说陛下被人射瞎了眼,这不是瞎说嘛!"尉迟敬德身处松阳县,即便满心愤慨,也不敢直接说出造反两个字。殿下能被人射瞎?
搞笑,殿下不把别人射成马蜂窝就不错了。李世民世代善骑射,李世民能在奔驰的战马上左右骑射,精准射击要害,先祖李虎也善骑射,就连李渊这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太上皇都有雀屏招亲的典故。“电视剧嘛有点改编很正常。“姜戈眨眨眼。改编也不是乱编啊。
陛下去玄武门那天明明带了长孙皇后啊,长孙皇后哪来的时间保护太子?再说了太子有长孙皇后重要吗?
不过,这电视剧也并非全无好处。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通过它,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们知晓了自己的结局一-肉身虽会消逝,但肖像将永远高悬于凌烟阁之上。他们二人一生未犯大错,也未累及后代,反而为后世留下诸多功绩。秦叔宝看着电视剧里死亡前的自己,都能感受到同样的心情。人为何会衰老呢?
曾经的他,力能破十军,何等英勇,可为何最终却要饱受病痛折磨?人在衰老之际,总会生出无数疑问。
但这就是人生啊。
因为心中有诸多疑惑,所以才在这世间走上一遭。他们在大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繁荣昌盛的大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他们而言,这就足够了。
秦叔宝转头看向尉迟敬德,心中暗赞,没想到这黑家伙还挺有悟性,比自己更能隐忍,活得也更久些。
这一眼,意味深长。尉迟敬德领会了其中含义,嘿嘿一笑,脸上满是得意。待周瑜和黑夫人也都到齐了,姜戈却仍站在原地,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众人不禁心生疑惑,纷纷问道:“姜县令,还有啥事?”“有新人要来。"姜戈话音刚落。
众人睁大眼睛齐声道:“咋不招聘我…″
周瑜声音温润:“姜县令,应当招聘伯符兄,伯符兄有勇有谋,人人都说他是江东霸王。”
这是周瑜在为孙策求职。
“姜县令,咋不招聘陛下呢?俺陛下可是皇帝,能文能武。"尉迟敬德声音急切。
秦叔宝还在一旁附和。
这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为李世民内推。
黑夫嘴唇动了几下,始终没有开口,就在这个当口。一道刺目的白光闪过。
只见郑和出现在众人面前,他面容白皙,透着年轻人的朝气,个头颇高,只是身着的服饰与在场众人截然不同,一看便知是个宦官。年轻宦官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阳光透过窗棂,当他抬眼时,眸中似有万顷碧波。
"在下郑和,来自大明,见过诸位。"
什么大明?
从来没听过。
“哪来的阉人?“尉迟敬德心直口快,更多的还是对大明的不满,大唐之前可没有大明,随即被秦叔宝狠狠踩了脚背。见尉迟敬德这样的反应。
姜戈笑眯眯:“可不要小瞧人,你们要是知道他是谁会吓一跳的。”吓一跳?
大唐百姓用他尉迟敬德的名号,能止小儿夜啼!谁不知道鼎鼎大名的尉迟敬德。
“俺尉迟敬德也不是无名之辈。"什么人会让他们吓一跳?尉迟敬德可看电视剧了,他和老秦以后还是门神呢。“原来是二位门神,失礼。"郑和淡淡的,并没有恼怒,在没有摸清楚底细之前,还是谨慎些好。
这位是尉迟敬德?
那想必旁边那个大汉就是秦叔宝了。
唐朝的名将竞也被召到了这里,这地方还真是卧虎藏龙。见郑和如此有礼,尉迟敬德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勉强从鼻子里“哼"了一尸□。
差不多得了。
“郑和可是航海家,七次下西洋,后世十四亿人还专门用一天来作为节日纪念他,这可是连你们陛下都没有的待遇。"姜戈笑眯眯的,丝毫不认为自己扔了一个炸弹。
十四亿人,什么概念啊?
连尉迟敬德和秦叔宝都懵了,他们自认为大唐繁荣昌盛,陛下英明神武,可是十几亿人,他们大唐连零头都没有啊。这时候,尉迟敬德才正视面前这个年轻人,面白无须,身上还有为了掩饰什么味道而留下的香味。
不过很是清爽,倒也不算难闻。
怎么看都很普通,不像是比他有名的样子。姜戈首次明确表露出自己知道历史,但其他人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惊讶,再说了,其实大家早就知道了。
现在他们只是震惊,震惊于郑和的成就。
郑和依旧温润,面上平静无波,做礼道:“愧不敢当。”低头的瞬间,眼睛闪过一丝锋芒。
航海家?七次下西洋?
听起来多么有吸引力。
但是他的主子可是燕王,太子朱标地位稳固,他又是怎么得到的重用呢?答案,很可怕不是吗?
再抬头,他还是那个郑和,没有什么威胁。“不必多礼,叫我姜县令就行,这位是三国时期的周瑜,在松阳县任主薄一职。“姜戈挨个介绍,又拉过黑夫介绍道:“这位是秦朝的黑夫。”黑夫腼腆对郑和一笑,刚刚发生的一切他都好像置之事外,也不急着给秦始皇求职,对于新人的到来,黑夫还是很欢迎的,来了个新人他就能少干点活。“这两位你也知道,是松阳县的门卫。"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不用过多介绍,郑和也知道。
“我姓姜名戈,是松阳县的县令,以后称呼我姜县令就好众人打过招呼后,结伴去上值。
在路上时,郑和忍不住问了姜戈:“姜县令,航海家一事是真的吗?”话尾消散在风里。他盯着自己交叠的双手--这双本该捧拂尘的手,后世却说它握过罗盘,丈量过万里海域。多荒谬啊,一个阉人,竟成了乘风破浪的航海家?
吐出一口胸中的郁气。
天大地大,他何尝不想自由自在,但自从十几岁时当了明军的俘虏开始,他的命运就注定是那笼中鸟。
飞?
一个圈养的鸟儿即使飞了出去,也无法重回鸟群,那些异样的目光小鸟真的能承受吗?
至少皇宫里有数不清的笼中鸟,他们才是同类。郑和只是很想知道那只鸟有没有翱翔过,不过分吧?迟迟没得到回应,手指不自觉的蜷缩,脖子和背也躬了起来,在之前的岁月里,郑和已经学会了看眼色,他应该再接触接触姜县令了解性格之后再问的。太草率了。
姜戈突然凑近来:“你有没有见过真正的海?”郑和呼吸一滞。她怎么…
“不是那种水坑哦。“少女县令比划着,“是那种一-蓝得让人心慌,明明很平静的水面却能吞噬一切的深海。”
“我.…“"郑和喉结滚动,脖颈条件反射般低垂,脊椎弯成恭顺的弧度。他没见过。
历史上的郑和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而现在的郑和却连大海都没见过。燕王朱棣驻守边疆,主要是在北平,北平与海洋距离远,风沙频繁,又多暴雨。
郑和跟着燕王一起驻守边疆,只见过拳头大的冰雹、哗啦啦的大雨、夹着风沙的北风。
海洋.….
和现在的郑和是没有关系的。
他在期待什么?难道真信了那些无稽之谈?郑和不由得嘲笑自己。
“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见过大海,但是未来你会征服它。"姜县令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句话就像给郑和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得不说,郑和的白日消失给朱棣留下了亿点震撼。原本朱棣以为郑和是变魔术或是被鬼迷了,他从来没想过真有神仙,古往今来,多少人求仙问道不得踪迹,而郑和在驻守边疆,神仙竟然能找上门?也不知道是哪路神仙?
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求蓬莱仙药,求的是长生不老,汉武帝说自己见过神仙,不过也是一场骗局,为的也是神仙赐药长生不老,唐太宗晚年服用丹药,同样也是为了延长寿命。
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名士都有求仙问道的经历。朱棣在历史上也有迷信神仙的记载。
朱棣在营帐里转来转去,没想到郑和说的仙人招聘是真的,若真的有神仙,他不立马给爹汇报.….
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封信写了好几遍,圈了改改了圈,最后才写出一封满意的信。“来人,快马加鞭将这封信送到父皇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