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小石头周岁
黎安安不好意思地笑笑,失态,失态了,都怪小龙虾太好吃了,一时没控制住。
怎么就这么好吃呢!夏天永远的神!
不愧是夜宵摊四大顶流之一!
而且,虽然扒小龙虾比较费事儿,,但是恰恰因为剥壳的这种“劳动”才提升了对食物的心理预期,所以吃起来也更加有仪式感和参与感,感觉更好吃了。缺点立马变优点!
吃完虾黄,黎安安把虾头上的两个钳子掰下来,直接上牙咬,感谢她的这口原装牙,才可以让她无所畏惧地和虾钳子硬碰硬。小龙虾钳子里的肉嫩归嫩,看起来也挺多挺饱满的,但是吃下来就发现,把壳咬碎了之后只能感觉到又碎又坚硬的壳,肉的存在感都降低了。黎安安一边吐碎壳一边吐槽小龙虾这俩大钳子。但是每次吃小龙虾,她还是乐此不疲地咬钳子,把一只小龙虾从头到钳子完完整整地吃下去,不浪费一点儿!
大钳子里的肉再难弄也要吃!要不总感觉缺点啥似的。去掉环境因素。
那种全身红到发黑的小龙虾,壳就特别坚硬,连黎安安这种牙口好的都感觉咯牙,这种就是蜕壳很久,新壳已经长成的了。而像那种虾壳鲜红的,就是刚换壳没多久,比较容易咬开的了。但是往往越坚硬的壳里的肉越饱满,虾身也肉质紧实,软壳里的肉则大多会松散些,唉--这就是典型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黎安安边吃小龙虾边天马行空地想着。
慢慢地,脸上、手上都是油汪汪的,胳膊上也蹭上了一点儿,陈大娘看着黎安安的吃相都忍不住乐,想拿纸给她擦擦,还被她拒绝了。擦完了,过一会儿还这样,不费那事儿。
黎安安不管那些,她觉得吃小龙虾真不用讲究美观,这东西就优雅不起来,反正不是费牙就是费手,而且现在又没有一次性手套。对面的袁团长和袁小四吃得也挺狼狈的,手上都是油,但是也一直没停。这东西“有毒",吃上就不想停下来,太好吃了!扒了几个解解馋之后,黎安安停下吃小龙虾的速度,用两个手的手腕儿夹起旁边的杯子,喝了一口冰爽的山梨汁。
痛快!过瘾!
夏天就应该这么过!
别说她不想着其他人奥,吃之前,她给每个人都倒了山梨汁,就袁团长的是啤酒,做小龙虾剩的多半杯,还给他冰镇了一下。玩归玩闹归闹,不能特意欺负人是不是。
那边的袁团长也觉得这个小龙虾挺好吃的,不过他更喜欢蒜香和十三香的那种。
一边剥虾,一边再来口啤酒,舒坦!
黎安安手快嘴快的,眼前不一会儿就出现了一堆壳。小龙虾的title有很多,比如:夜宵顶流、最费纸巾小吃,社交美食。最后一个,就是因为这种东西没办法一直吃,手倒是一直在忙活,但是嘴总有闲着的时候。
黎安安就一边扒小龙虾,一边问了,“袁团长,你确定小石头周岁那天休息是吧?”
“嗯,最近不怎么忙,放心吧。”
“那就行。”
慢慢的,盆里的小龙虾都变成了手边的壳,那么多那么多的小龙虾就这么被三个人边聊天边干掉了。
最后一点汤汁也用来拌面条和蘸馒头,给解决掉了。桌上一个虾没剩,胃里最后一点空间也都让面条占满了。黎安安向后仰躺在椅子上,支着已经被小龙虾的料汁儿腌入味儿了的手,长叹一口气,好久没吃得这么舒服了。
饭也好吃,但是和这种夜宵小吃对人的吸引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好吃!爱吃!还想吃!
吃小龙虾吃撑是黎安安觉得最幸福的撑法儿了。如果可以,她希望一周撑这么一回!
再说了,小龙虾膏肥体壮的时候就这么三四个月,一定要珍惜它们的巅峰期,要不然错过一次等一年!
那边袁小四也在感叹,“我觉得今天这顿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然后直起身子,眼睛亮亮地看向黎安安,“安安姐,咱明天再去抓呗?”任何一个青少年都躲不过小龙虾的诱惑。
不过理智回笼,咋可能天天吃,哪有那么多油和调料,还过不过了。“天天吃你是别想了,半个月一次就不错了,这玩意太费料。”袁小四听了有点遗憾,不过半个月也还行吧,还能吃到就行,他也不挑。等到小石头周岁那天,一家人从早上就开始忙活。黎安安时隔半个月又给小石头做了玲珑馒头、猫爪状的蒸糕和彩色面条。说到这,还真有点心虚。
其实她也就刚来的时候对小石头的辅食还比较上心,那时候做东西那叫一个讲究,真是务必又好看又好吃的。
后来发现小石头胃口好了,给啥都吃,黎安安就开始越来越敷衍了。不是对味道敷衍,就是不太注重外表了,不咋做那些小动物样式的食物了。主要是现在也没有那些可爱易得的模具,做点可爱形状的东西太麻烦。今天日子特殊,他小姨终于又不怕麻烦开始精细化研究可爱的辅食了。小孩子过周岁,不管在什么时候,对大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认真对待的事情。
尽管现在条件有限,某些步骤不得不简化,但是核心的仪式还是在的,比如抓周。
陈大娘早就准备好了抓周的东西:葫芦、书本、钢笔、木头枪、钱、印章、螺丝刀……
黎安安看着这一个个东西,再想想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含义,看得心心都暖暖的。
这都是这个时代的家长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目前工人很吃香,所以有代表着它的螺丝刀,虽然过几年应该就会被淘汰了,但是现在还是很受欢迎的。
印章和钱倒是什么时候都有,华国人想当官儿和有钱的心啊,生生不息。黎安安搂着丫丫在一旁看着,越想越有意思。这时丫丫抬头,“小姨,过生日好有意思啊,我也想过生日。”“你呀,有得等喽一一而且,小石头这是因为是周岁生日,一辈子就一次,不一样,明年他生日就没这么有意思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也不对,到时候你生日先到。”
周岁比较重要,平时生日的话,能有俩鸡蛋都算家长重视了。不过这也和家庭条件有关系。
忽然,黎安安想到一个问题,“大娘,那丫丫当时抓的什么呀?”陈大娘一边规整东西一边说,“她呀,先抓的书,然后把书撕了,后来抓的面团捏的寿桃,上去就啃一口。"想到过去的趣事,陈大娘也不由得笑出来。黎安安低头看着丫丫。
咋说呢,能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传下来的一些习俗,总还是有点东西、有点说道的。
摸了摸丫丫早上睡醒之后一直也没下去的呆毛,挺好,长寿健康就挺好。等一切准备就绪,把东西围一圈儿,给小石头放在中间,示意他去抓。周围围了一圈儿大人和孩子,荷花姐和墩子今天也在,小石头身上穿得红红的衣服还是荷花姐帮忙做的呢。
跟个小红包似的。
小石头乍一看到周围这么多不认识的东西还挺好奇,这瞅瞅那看看,就是不伸手。
黎安安心里都着急,平时也没觉得这孩子动作这么慢啊。心里暗暗给他鼓劲儿。
然后,小石头动了,爬过去,扔掉眼前的印章,扔掉木头枪,扔掉算盘,把他能抓到的东西都扔掉了。
小伙几,你挺叛逆啊。
接着就见他小脑瓜转一圈儿,把他一直在用的那个饭勺拿在手里,这回不扔了。
很好!
“抓勺掌勺,衣食无忧!”
周围的大人看到了,都很开心,抓到什么都好,上面的东西就没有寓意不好的。
而且,对小石头来说,抓到饭勺,比别的都还更让人高兴。整个抓周下来,黎安安觉得这种仪式更多的是为了增添家庭乐趣,记录孩子成长的有趣瞬间。
抓到什么倒不重要,谁的一生也不是一场仪式就定了的。抓周完毕之后,开始吃午饭。
黎安安也要开始玩花活儿了!
她把小石头放在他的专属凳子上,再挪到餐桌旁边。然后把她事先准备好的东西都放在手边,接着就开始她的仪式。把葱放在小石头嘴边,轻轻碰了碰,没等小石头开始咬呢,就拿开了,嘴里祝福着:“吃口葱,聪聪明明!”
再轻轻怼口蒜,“吃口蒜,能说会算!”
“吃口肉,多福多寿!”
“吃鱼头,吃穿不愁,吃鱼尾,顺风又顺水!”“吃口长寿面,长长久久,应有尽有!"①旁边的大人,看着黎安安这个操作,才知道她之前准备的那些东西是什么用处,原来是这么用的。
陈大娘她们看着小石头懵懵的小表情和黎安安嘴里好听又应景儿的祝福都笑了出来。
张荷花更是笑得不行,“安安太会逗乐了,她咋想的呢,太有意思了!”客厅里一时都是欢快的气氛。
只有小石头,大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袁小四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还以为这是小李村这边的周岁习俗呢,觉得这个习俗太有意思了!花样真多!
一套可爱的小程序走下来,黎安安心心满意足地把那些不能吃的东西都收起来。
谁说周岁就不能弄个开荤仪式了,你看,这不是也很应景嘛,又喜庆又好玩儿!
这次可以开饭了,再把面条喂到小石头嘴边的时候,小石头第一反应是抬头看了黎安安一眼。
小脸上写着一一“这次能吃了?不拿走了?”黎安安看得忍俊不禁的,“吃吧,你个小机灵鬼。”张荷花吃饭的时候还在说呢,“安安,你是咋想到的这个啊,好玩又好听的。”
“和罗嫂子聊天聊到的,她们那边小孩子能吃荤的了就有类似的仪式,只是祝福语没有这么多,我扩展了一下。“然后问了陈大娘,当初小石头是没准备这些的,正好今天给他补上。
后来,这个仪式不知怎么地传出去了,大家都觉得这个仪式好玩又吉利,纷纷效仿。
黎安安知道了,觉得挺好,弄一个这样的仪式其实不费功夫,但是这恰恰代表着那个宝宝一定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