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出皇都(〇七)
到了鲍家,宾客满座,庾祺自去与鲍显尉寒暄说话,鲍显尉示意两个女儿领着几个亲戚家的年轻男女,另邀着九鲤杜仲到东厢房来坐。一群年轻人挤在屋里烤火说话,谈笑间九鲤暗中打量那鲍桂兰,虽算不得什么国色天香,倒也是位眉清目秀小家碧玉的人物,且谈吐落落大方,性情温柔和善,连她亦渐有些喜欢起来。
她暗与杜仲道:“桂兰姑娘我看蛮好,人家问你话你为什么装没听见?就算你不喜欢,也当有礼些,免得人说叔父没教导好咱们。”杜仲瞅一眼鲍桂兰,见她正偷眼看他,只好勉强搭话,“我医术学得不精,你说的这种症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病,一会你去问我师父吧。”那鲍桂兰听他说话有些冷淡,并不介意,含笑点头,“你学医多少年了?”“十来年了。"他有点不耐烦,刻意把自己往坏处说,“学医是看天分,大概我没这天分,仅靠勤奋努力是成不了神医的。”桂兰掩嘴一笑,反而安慰,“天底下能有多少神医?所谓天道酬勤,只要能开方下药医治些寻常的病就算是位好大夫了。“说着,又扭头把九鲤望上一眼,“你们两个谁大些?”
九鲤正在罩屏里头同别人看针线活,闻言放下绣绷走出罩屏,剜杜仲一眼,“我略大他一些,只是他犟得很,不肯承认,也从不肯我姐姐。”鲍家姊妹亦跟出来,趁势夸赞杜仲,“仲哥哥虽然略小些,可行事倒沉稳得很哩,不单会医,还会帮衙门办案,年初荔园的命案姐姐听说没有,就是庾老爷领着他们姐弟帮衙门办定的。”
几句话说得桂兰益发心动,只管笑盈盈望着杜仲,“原来你还有这本事,医术不精也不算什么,兴许将来还能做官呢!”众人皆笑语恭维,杜仲脸皮渐渐红了,只好谦逊一番。七.八个少男少女又围坐回来,靠墙的长案上供着一枝腊梅,一盆仙客来,红黄错落,被火炉熏出隐隐花香。
外头恰好变了天,像要下雪,屋里暖烘烘的气氛不免使人逐渐心迷神醉,杜仲本来想借故先走,可身子觉得沉沉的,难以起身,只好长坐下去,同大家一齐瀹茶烘一些果脯点心吃,一混就混到午饭之后。果然下起雪来,轻薄得跟柳絮似的,绣芝正好回来庾家,雨青问她儿子婆母的病情,她笑道:“都好了,不然我也不敢回来。怎么不见老爷他们?”“鲍大夫今日做生日,老爷带着小鱼儿和杜仲去人家做客去了,正好你回来了,一会儿我告诉你鲍家的住处,你给老爷他们送两件斗篷去,早上走时晴得很,他们就没穿。今日也不知怎的,铺子里这么些抓药的人,我走不开。”绣芝在铺子里帮不上忙,只好去跑腿,倒没什么可抱怨的,稍坐着吃了碗热茶,便取了三件斗篷往鲍家来。
甫进二院就听见正屋里说说笑笑十分热闹,难得听见庾祺在这种场合也肯与人谈天说地,绣芝跟着鲍家一位老仆走到廊庑底下,等老仆进屋传话的工夫,恰好听见里头有人说到杜仲一一
“杜仲这小子我在荔园的时候就瞧他不错,正好咱们家桂兰也到了婚配年纪,大哥不如回去和大嫂商议商议,何妨就把桂兰许给杜仲,我看他们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听口气像是在玩笑,不过当着庾祺的面说,可想而知不过是借这玩笑促成好事。
果然有人含笑接话,“早就听我兄弟说起庾大夫家中有位品貌非凡的公子,今日一见才知不是假话,倘或庾大夫不嫌我们桂兰粗鄙,今日回去我便与内人说一说。”
又听庾祺轻笑答道:"哪里,还承蒙鲍老爷看得起我家这孽障。”说到此节,那老仆人传了话出来引绣芝,到门外轻声喊了三遍绣芝方回神,忙笑着点头,跟随进了右面小厅内,和庾祺说是送斗篷来。庾祺看她两眼,心念一转,道:“鱼儿和仲儿在鲍家小姐屋里,你给他们送过去吧。”
那老仆旋即引着绣芝转到东厢,进屋说一声,便出来请绣芝自进屋去。绣芝打起厚厚的棉布帘子,只见迎面几张梳背椅围了个楮姥圈,中间有个小炉,炉上正煮着什么茶,一位眼生得很的年轻姑娘正背身坐在椅上,向旁摊着一只手,身边坐的就是杜仲,正捧着她那只手低着头,不知在她手上专心琢磨个什么。一股乳香混着茶叶香扑鼻过来,暖气差点激得绣芝打喷嚏,却没打出来,那股气化在鼻腔里,酸得厉害。
“郭嫂?"九鲤诧异地侧首,“你回来了?”杜仲也以为绣芝还在家耽搁着,送斗篷来的会是雨青,他扭头一看,乍惊乍喜地起身迎来,“狗儿的病痊愈了?”
绣芝酸着众人淡淡一笑,把斗篷递给他,“好了,多亏先生开的那些药。”杜仲见她穿一件薄棉长袄,鞋尖有点湿漉漉的,便道:“你来烤会火,等雪停了咱们一同回去。”
九鲤两头心虚,窥一眼桂兰,好在桂兰仍是笑着,显然没察觉到什么,反朝郭嫂招手,“来呀,我们这里正在煮牛乳杏仁茶,你也吃一碗暖暖身子。别的兄弟姊妹都早走了,只剩桂兰和鲍家姊妹,鲍家姊妹是认得绣芝的,也邀她过来坐,再有杜仲一力劝,绣芝只得福身谢了,走去九鲤旁的杌凳上坐下那桂兰又朝杜仲摊出右手,“你看看,好像还没有拔出来。”鲍大姑娘道:“拿针来挑好了,咱们都没有指甲,拈是拈不出来的。”原来是桂兰剥杏仁时手掌扎进去一点杏仁壳的细渣,才刚杜仲是在替她拈刺,绣芝知道这真相,心心中也并没有觉得好过,脑子里总回旋着正屋里庾祺和鲍显尉说的话。听口气,另一位老爷就是这鲍桂兰的父亲,两位鲍老爷是堂兄弟,别的客都走了,庾祺却一反常态怡然和他们坐在那头,而这头又剩这位桂兰小姐,不必细猜,就是两家趁鲍显尉做生日,特地聚来相看的。她瞟着桂兰与杜仲的手,十来根青葱手指头并在一处,简直分不清谁是谁的,两个人因为是在挑刺,并不避讳,大家也以寻常眼光看待,并没有觉得男女授受不亲。
但到底“亲不亲”的又有哪双明眼能洞察出来?只是以绣芝从前与一个男人过了几年日子的经验来看,在女色面前,男人往往都是三心二意。杜仲再年轻,也终归是个男人,比年纪大的男人又另有一层不牢靠。茶罐子烧滚了,不知是谁替她倒了盏碗杏仁茶,她瞟到他在专心致志同桂兰手心里的刺“作斗”,一面端起茶盏,那朦朦的甜丝丝的白烟里,夹着丝腥气。“郭嫂,你只带了两件斗篷来?"九鲤凑来问。她猛地眨眨眼睛,笑道:“老爷的那件我先送去那屋里了。”九鲤不过随口打岔,讪讪微笑着,“桂兰姑娘是鲍伯伯的侄女一-”“我晓得。"绣芝含笑抿了口茶,目光注入茶罐中。最上头浮着层薄薄的奶皮子,鲍二姑娘用箸儿一戳就戳破了,又给绣芝添茶,调笑地问:“郭嫂,你看我们桂兰姐姐好不好?”桂兰伸手打她一下,嗔怪,“好好的问这个做什么!”鲍二姑娘道:“问问有什么稀奇?郭嫂是庾家的人,先前还伺候过他家老太太一段日子呢,想必是知道他们家老太太的脾气喜好的,郭嫂说好,在老太太那头也就是好了。”
“什么?"绣芝闪过一丝错愕,旋即认真打量桂兰,笑着点头,“好的,脸貌好,身段也好,难得是年轻,老太太见了一定喜欢。”杜仲方听出些不对来,忙把桂兰的手放开了,抱歉一笑,“我也看得眼花了。”
桂兰摸着手掌,却惊喜笑开,“好像已经挑出来了,真是多谢你!”鲍二姑娘又道:"这有什么可谢的?仲哥哥该做的墨。”二姑娘年纪小,说话不大有顾忌,随便一句玩笑如鼓狠捶了一下,杜仲九鲤绣芝三人都各有尴尬。偏此刻鲍家那老仆又进来道:“庾老爷叫跟姑娘二爷说一声,要在咱们家吃了晚饭才回去,叫姑娘少吃点零嘴,一会咱们席上还有好菜呢!”
九鲤猜到庾祺的用意,哪是图鲍家的好酒好饭,还不是为了让绣芝知难而退,还特地打发人来说一声,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绣芝两家相谈甚欢,这门亲事十有八九是做定了么。
多半绣芝也咂摸出这意思了,起身向众人告辞,要先回家去。杜仲也忙起身道:“我和你一道回去,晚饭我不在这里吃了。”绣芝扭头看他一眼,没说什么,自顾往外走,杜仲急步跟上去。鲍家三位姑娘见这情形不由得神色微变,九鲤一看桂兰更是有些惊愕慌张,这时候叫她向着谁好?!
思来想去,还是向着杜仲吧,便忙跑出去,在廊庑底下拽住杜仲,颦眉喝道:“你这会要走,不怕叔父回家打你?!我和你说认真的,叔父若无正经事,在谁家从早上坐到晚上?他是定了心了,你这时候违背他,你看他动不动气!这回打你我求情也不管用!你好歹捱到晚饭之后一齐回去,这点时辰你都熬不住?绣芝走到院中来,听见些庾祺打不打他的话,不禁扭头去看,杜仲在那廊庑底下给九鲤拉着,踯躅不前,左右为难。难道是怕挨打?她心下忽然好笑,真是只有小孩子才怕挨大人打呢,她一把年纪,竟然同个小孩子在谈情说爱,真是说来只有可笑。
直到鲍家门上出来,未见杜仲跟上,雪反而下得大了些,天像立时要黑一般,街上行人少了许多,路走着已有沙沙的声音,听着有种僵和麻的感觉。倏闻身后有马车缓缓赶上来,绣芝朝路旁让了两步,车却停下来,里头的人打起帘子,露出张熟悉的面孔。绣芝忙前后张望两眼,踯躅片刻,知道躲不开,只好上了车。
一时坐定,她低沉着声气道:“你果然还没走。”这男人一笑,原来是陈嘉跟前的一个小厮,叫江旭的。他鼓在车壁上打量着她,啧啧啧地连声摇头,“这样冷的天,瞧你穿得一-庾祺给的月钱虽比别家多,可也比不上我们陈家啊。”
说着,他朝她凑拢来,歪着嘴一笑,“老爷二爷这次派我来就是为办这事,事情若没办好,我回去可不好交差,你仔细想想,连我都不能交差,你孤寡母的,会有什么好结果?”
绣芝让开脸瞅他一眼,目光禁不住晃荡起来,却不吭声。“你不怕后果,也想想老爷许你的好处,你那儿子将来的前途不就有了?他能进京做老爷的干儿子,还怕请不起好先生?我告诉你,到那时,翰林院的那些老学究还不是随他挑,那些人一身学问,就是教条狗也能教成状元!!就退一万步说,哪怕靠不上功名,凭娘娘和两位老爷在,替他随便讨个一官半职的,还怕讨不着?你怎么就不醒事呢,你在庾家干一辈子,不过是个下人,庾家跟你能有几分情分,还是咱们亲戚靠得住。”
他顿一顿,见她目光渐渐晃来自己脸上,又是一笑,“再说也没什么后怕的,青莲寺那么大的案子,我们二爷回京后不是一样平安无事?就算一时查出是你也不要紧,无非是走个过场,老爷他们自会保你。等到将来咱们小皇子封了太子,你还不算个功臣?”
绣芝终于忍不住问:“杜仲真是皇子?可据我知道的,他亲生的爹娘不过是苏州一堆寻常夫妇,是他爹娘先后病死了,庾祺才收养了他。”江旭抱着胳膊哼哼笑道:“庾祺这个人心狠手辣,心机深重,谁知道他是说真的说假的?只看庾家小姐和从前宫里的全姑姑长得那样像,这姐弟俩就同皇室脱不了干系!”
“可他们并不是亲姐弟。”
“这也是庾家自己人说的,他们俩站在一处,谁不说是对龙凤胎?也许庾祺就是为了保住杜仲才故意编了这些话蒙外人。”“就算他们姐弟是皇室血脉,也不见得就是当今皇上的血脉呀。”江旭默了须臾,摇起手,“反正不管是真是假,是丰王还是皇上的血脉,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怕有个昭王还不算,将来又冒出个皇上亲生的′皇子′和咱们小皇子争,只要这杜仲一死,娘娘和咱们整个陈家都能安心。他要真是苏州寻常人家遗孤,死了也就死了,也不可惜。”话说到这份上,绣芝再无理可讲,只得垂下头去。静了好一阵,她突然觉得手心里塞进来一个什么,摊开手一看,是枚小小的黄纸包。她稍微一捻,就知道里头包的是一味使人肠穿肚烂的毒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