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招收学生
江玄戈笑着拍了拍赵峰的肩膀,“起来说话吧,以后无事不用这些繁文绸节。青竹,将赵峰的编号给他。”
胡青竹鬼魅一般出现在江玄戈身后,递给了江玄戈一个牌子,又悄无声息的下去了。
赵峰目光在胡青竹身上停留了片刻,越发坐实他对江玄戈手底下人才济济的印象。
江玄戈将一块铜铸的小牌递给赵峰,赵峰接过一看,只见铜牌上面写着'叁仟零壹。
赵峰不解这是何意,看向江玄戈。
“这是你在团练队的编号,表示你是三千零一号的团练队员。”“没有职位?”,赵峰沉声问。
“所有进入团练队的队员,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想要升职,要么在战事中立功,要么考核升迁,所有人一视同仁,没有谁例外。”赵峰闻言,点点头:“公平,公道,这样的军队很好。”听赵峰称团练队为军队,江玄戈也不纠正他。另外又让江福临拿着一本土地登记册进来,“现在你是团练队的成员,成为团练队的成员,自动获得五亩土地,现在春耕已过,你的地需要休整肥田,等到秋耕的第二次耕种。”“我自己的地?”,赵峰愣住。
哪怕江玄戈费了这么大力气招揽他,却让他从一个小队员开始,他都没吃惊。现在听闻分到自己的土地,赵峰却真切的愣住了。自己的土地?
以前他当劫匪时,金山银海也见过,可那些东西都不能给他踏实感,金银转瞬即来,也飞快的消失,大当家和二当家每抢到一处,都会下山花天酒地,任意挥霍。赵峰却对这些意兴阑珊,那些金银他拿着只觉得烫手,从不像大当家二当家那般好财,他猜,这也是大当家和二当家明明心底看不惯他,却一直容忍他在阴山的原因。毕竞他能带着阴山的匪寇抢到最多的东西,却愿意分最少的钱财而江玄戈说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土地,赵峰却一下就愣住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何,只是忽然觉得一下就踏实了,他竞然也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很想迫切的问问他自己的土地在哪儿,如果可能的话,他很想现在就去休整。
江玄戈道:“话说在前头,哪怕是分给你们的地,一样要和其他人一样交两成的税,而且土地不能买卖,不能荒置,更不能盘剥其他人免费给你种地。一旦发现三者之一,土地马上收回。”
赵峰郑重点头:“主尊放心,赵峰必不会发生这些事。”这可是他自己的土地。
江玄戈笑笑,"“好,福临,带赵峰去看看他自己的地。”江福临带赵峰走了,赵峰冲江玄戈拱拱手,跟着江福临的步伐颇有些迫不及待。
胡青竹从江玄戈飘出来,很是不解地问:“少爷,赵峰以前可是阴山的三当家,钱财美人什么都有,怎么只是分了他五亩地,他就这么高兴?”江玄戈笑笑:“可能这就是掌握了生产资料后的主人翁意识吧。”胡青竹摸摸头:“少爷,这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懂。”江玄戈站起来,他比胡青竹略矮,只好踮起脚尖拍了拍胡青竹的肩膀:“以后你会明白的。怎么样,那些孩子还听话吗?”“有少爷的指导,孩子们都很听话。”
“辛苦你了。”,江玄戈发自内心的感谢,他要搭建一个谁都不知道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秘密情报机构,除了祖父,他最信任的便是胡青竹,于是便让胡青竹去秘密挑选五百名那些无父无母的七岁至十岁的孩童,成立玄影卫,玄影卫由他直接对接。
胡青竹忙摇头:“不辛苦,少爷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喜欢少爷让我做事。”,他力气大,身手不错,心思却细腻,在江玄戈身边又多了其他伺候的人后,胡青竹就惶恐自己以前伺候人的活计会被那些人抢走,担心江玄戈会更重别人。
但江玄戈现在给了他这么重要的任务,胡青竹心里反而踏实了下来。少爷还是最看重他,否则这么重要秘密的事情怎么会只交给他。而且他发觉自己也喜欢干这些,训练那些小孩儿,让他们长各种各样的本事,然后让这些孩子忠心于少爷。江玄戈的野心从未隐瞒过胡青竹,胡青竹知道自家少爷的远大抱负,他明白,想要达成少爷的心愿,很难很难,所以少爷需要很多只忠心于他的人才。只要对江玄戈有用,胡青竹什么都愿意干。不提赵峰有了自己的土地后,就迫不及待拿起锄头休整的事情。徐寿禄给他那些同窗、好友写的信已经寄出,江玄戈边开始着手准备修建书院。
江玄戈将书院的地址选在阴山半山腰,这里有好几条溪流,加上阴山半山腰坡度极缓,在不占用南宁县其他耕地的情况下,这里最适合建书院。书院建造的流程和修水利,修路的流程差不多,主管书院建造的陈临渊做起来驾轻就熟。
等到书院第一批工程建成,相信徐先生写信的那些同窗好友也有了回音,先生和书院有了,最重要的当然还要有学生。江玄戈选择的第一批学生依然是那些无父无母或者被父母舍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拼命学习,也会对拯救他们一命的他更加忠心。虽然这种想法很是功利,但江玄戈不认为这有什么可耻之处,乱世人命如草芥,那些被父母护着的孩子还有可能活下去,而无父无母或者会被父母舍弃的孩子,如果他不去选,那他们的命就会轻易的终结在这个乱世,也许是被饿极了的大人悄悄煮到锅里,也许是冻死在某个边路。这日,又有一则告示张贴出,县丞大人要在阴山建立一座书院,现在需要八百名学生,优先无父无母的孩子,无父无母的孩童不需要缴纳学费书本费,并且书院还免费给学生提供住宿和食物,如果有父母的孩子想要孩子上学,则需要每年缴纳二两银子的学费,另外住宿费和食费自理,若这些孩子也想要免费,那么县丞大人则会用一百斤粮食买断,以后孩子和父母再无相关,孩子在书院求学期间,父母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干涉,至于孩子长大后是否愿意和父母联系,完全看孩子自己。
这贴告示很奇怪。
有人不由得往坏处想,虽然县丞大人是好人,但是把孩子从父母那儿买断,并且让父母不能干涉孩子,怎么看都是要干什么不正当的主意。家里稍微看重孩子的,都纷纷歇了把孩子送到书院的心思,而即便要送孩子,送的也多是家里最不受宠或者女娃。
一个女娃能卖一百斤粮食,已经很好了。
对父母舍不得的孩子来说,这贴告示并没有什么,可对那些失去了父母的流浪儿来说,却是改变命运的希望。
黄庆老家位于山溪,去年大旱,土地干裂,颗粒无收,当地的官员不作为,不但没有赈灾,反而还要向百姓们收秋税。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村里有人跟着起义的大军走了,起义大王的手下说,只要跟着他们,以后就有数不尽的粗食,也不需要他们纳粮。可跟着走的领居没多久就死了,朝廷平叛流寇的时候,大王让邻居们手无寸铁的往前冲,那些人就像稻草一样倒在朝廷大军的羽箭之下他和他爹躲在山头看了这一场战争,看完后,他爹就告诉他,不能投大王,大王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招募的这些人不过是充当炮灰,这么多的人命,只是为了给大王的正规军起到消耗朝廷军队武器的作用。他爹以前是东北人,当过两年守备厢军,后来上司占了他们的屯田,还要他爹帮着免费种地,他爹受不了,带着一家逃了,好不容易隐姓埋名到了山溪,却又遇上大旱和流寇横行。
他爹说,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山溪也没法子活了,那就只有再找一个能活的地方。
中原几个大省都在闹大旱,南方物产丰饶,富足繁华,可是要过江,他们没有钱付船资,北方又有鞑子,去了就会被鞑子抓去当奴隶,选来选去,往西一路向南逃成了他们唯一的路。
好在他爹以前当兵的时候,前一任上司很尽责,他爹也很何苦的训练,身手练的不错,带着全家仅剩的粮食一路上往西逃。虽然西南也有旱灾,但旱情远远赶不上中原几个大省,而且西南湿润,越往西南,绿色的植被越来越多。
他们靠着不多的粮食,一路掺着草根树皮,终于走到了大梁西南的悦江府。可悦江府多山匪,哪怕流民们无利可图,一些山匪为了作乐,竟也会对流民下手。他们进入悦江府后,路上就被好几波山匪劫掠了,好在他爹身手不错,趋着山匪被其他流民吸引注意力时,突破包围圈待他们一路往南。到了华阴县,他们的幸运终止了。他娘被山匪抢走,他爹为了让他和妹妹活下来,拼死拖住一个山匪,最终死在了山匪的屠刀之下。他带着妹妹一路仓惶逃走,终于打听到南宁县有免费粮食的消息。他背着妹妹,奄奄一息之际熬到了南宁县。那些人说的没错,这里真的有免费的粮食。他们一入南宁县的地界,就有人来让他们登记,然后就安排他和妹妹洗澡,洗干净之后,就给了他和妹妹一人一碗热粥。
嘴里含着热粥,喝完了热粥,感到胃里被填满的饱足感,想到他爹的惨死和他娘的下落不明,黄庆嘴里发出如小兽一般的鸣咽声。就差一点,就差一点,他爹和他娘就都能进入南宁县了。
可南宁县并不是一直给大家免费提供吃食,他们在收容所只能住半个月,半个月后确认没有疫病,就要去干活,要么修路,要么修水利,这些活计都不轻松。他不过才九岁,他妹妹才七岁,就算他去修路,一人的饭食也不能一直养活他和他妹妹两个人。
大人修了路,会有很多的工分,这样以后他们有足够的工分能换取一到三亩的田地,可是他一个九岁的小童,修路的时候干不了重活,工分便少,就算他修好几年的路,也不够他在南宁县换田地。而且路不可能一直修下去,南宁县就这么大的地方,就算把全县的路都休整一遍,在这么多的流民情况下,也修不了几年,再说南宁县这位县丞大人会提供多久的饭食呢,如果他一直提供粮食让他们免费吃,县丞大人又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如果没有免费的饭食吃了,他和他妹妹要怎么样才能在南宁县活下来?修了一天的路,黄庆躺在临时安置房里胡思乱想。就在第二天,他听到一起修路的人说县丞大人要建书院,现在需要八百名七到十岁的学生,只要进入书院,不但学费全免,还免费提供饭食和住宿。告示的奇怪之处,一起修路的人也在讨论。黄庆想了想,既然县丞大人愿意拿出这么多粮食给他们这些毫无关系的流民一条活路,即便有其他目的,良心也坏不到哪里去。他决定带着妹妹去报名,赌一把。
筛选学生的工作很快结束,徐寿禄拿到学生的名单,也对江玄戈的告示不理解:“我们明明开的是书院,你怎么弄的像要开青楼一样,那告示一看,旁人还以为你要签卖身契!”
江玄戈闻言抖抖肩膀,叽叽咕咕笑几声:“我又不是做慈善,免费培养他们,就是让他们学成以后为我所用啊,这不是签卖身契是什么?”徐寿禄叹口气:“我知道你只是给那些可怜的孩子一条活路罢了,不然学生就算有父母,和学成以后为你所用也并不冲突。”江玄戈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好吧,让先生见笑了。”徐寿禄笑笑:虽然江玄戈有一些小刁滑,但骨子里是个纯良的孩子。他故意把告示写成那样,不过是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的善良罢了。江玄戈见徐寿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满意而去,他并未纠正,给这些孩子一条活路不假,而更多的,是出于以后队伍纯洁度的考量,他需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那么以后帮他做事的人本身就不能沾染旧阶级利益,至少在初期需要如此。否则大梁目前任何人都是以宗族为首的思想,他忙活半天,不是给这些人培养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