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药行(1 / 1)

第21章韩家药行

杜二叔一路从洛阳来,累了一个多月,纵使再想赶着回益州府,也要缓几日再上路。

好好歇了一夜,隔天杜二叔醒来,用早食时听顾稳父子说开水渠之事,他就道:“你们如今手中不缺银子使,叫我说就别受这个罪了,纵使做不了官,去松江城里盘下两间铺子做买卖也使得。”

“做买卖不急在一时,家里的田地也不能丢下。”“爹,咱们家要做买卖?”

顾文卿只知道他爹修水渠是为了功劳,为了图谋官位,做买卖是什么时候说起的事?

杜氏道:“你妹妹想做药材生意。咱们家没银子没人脉,原本想着过两年再说。”

顾稳顺着话口问儿子:“大郎,你妹妹做买卖要用家里的银子,你可答应?”顾文卿没怎么犹豫就点头了,全家的命都是安安救的,他难道还跟安安争银子不成?再说爹娘还在,银子都是爹娘的,也轮不到他指手画脚。顾稳露出个笑来:“按规矩,家里的财产大半都是儿子继承,你两个妹妹花用了也亏待不了你,我和你娘以后挣的,也有你的一份。”“爹快别说了,儿子我年纪也不小了,等过些年我学了本事自会去谋个差事,我再不济事,总能养活一家老小。”

杜二叔赞道:“大郎有担当。”

顾佑安笑眯眯地给大哥剥了个鸡蛋放他碗里:“大哥放心,等我富裕了给你分银子。”

“哈哈哈,那我就等着了。”

孩子上进是好事,不过这做药材生意……杜二叔严肃叮嘱顾佑安:“这一行排外得很,采药的,倒腾药材的,卖药的,买药的,几乎都是熟人,你要进去可不容易。”

“就说我们杜家吧,我们杜家祖宗原本是游方郎中,后来攒下些银子开了药铺,积攒到你外祖父那一代才在益州府小有名声,养熟人脉,才慢慢朝药材生意伸手。”

“我们杜家做药材生意一般只在巴蜀一带做,外地我们都是不去的。不是多年相交,根本不知道对面是人是鬼,就怕不懂行着了道,败了家业不说,还赔上性命。”

杜二叔是自己人,比之外人张世南,杜二叔对顾佑安说起药材行业的其中门道来更加细致,诸如洛阳城里杏林街上谁家被人做局赔光了财产,谁家药行的掌柜眼拙,看错了药材吃死了人诸如此类种种。顾佑安若有所思,顾文卿听杜二叔这般说,就劝妹妹道:“安安若是想做买卖也没什么,卖绸缎卖首饰,这些不比药材稳当?”“哥哥别急,杜二叔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若没有把握我自不会胡来。”顾佑安说话不紧不慢,小小年纪说话倒叫人很是信服,杜二叔跟顾稳夫妻道:“我瞧着,安安说话的口气倒是跟放翁有八九分像,我看是个能成事的。放翁是顾稳的字。

顾稳笑而不语,杜氏笑道:“可叫你说着了,只要是见过他们父女的,都说安安像极了她爹。”

顾文卿吃味儿,故意道:“二叔您是不知道,在我爹心里安安才是他的心肝儿肉,安安说什么他都说好,我这个儿子倒是几日就要挨一回训。”顾稳笑骂道:“你若做得好,我说你做甚?你这个做哥哥的不给妹妹们做榜样,还跟妹妹吃醋,也不嫌害臊。”

阿萱一边吃鸡蛋一边看哥哥挨骂,她看着有趣,嘿嘿笑着一头进怀里撒娇,小丫头头铁,撞的杜氏喊心肝儿疼。

阿萱哈哈笑:″娘呀,我给娘亲揉揉。”

“你个小坏蛋。"杜氏咬着牙捏她脸蛋。

用了早食,顾稳父子要去地里,顾文卿问起武师傅的事,顾稳说:“寻到了,不过人家这几日不得空,要三五日后得空了才来咱们家。”“那武师傅可是个弓马娴熟的?”

“何止弓马娴熟,那位郭师傅原是开镖局的,在老家那边得罪了人,又伤了胳膊,为了保住一家老小这才搬来松江城。”“听来是个有本事的?”

“总之,教你和田二郎足够了。”

顾文卿顿时期待起来。

家里这边,杜二叔在家待不住,顾佑安带他去张家走一走。张家地里的活儿忙完了,张世南今日无事,要去山上转一转,杜二叔看他背着背篓,手里拿着小药锄,忙也跟着去。顾佑安跑回家背了个背篓出来,背篓里放着两把药锄,张世南笑道:“药锄都备上了,准备的齐全阿。”

“先跟着您学着吧,您可别嫌弃我不懂行就行。”“不嫌,左右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张隐山将才在后面菜园子浇水,这会儿也背了个背篓,手拿药锄过来。一行四人上山去,张世南和杜二叔两人走在前面,瞧见什么药材挖出来,两人又是看叶子又是尝味道,杜二叔说这里的药材药性好,张世南闻言点点头。顾佑安看过《中草药实用图典》,不过林子里长的药材到底跟书上的不同,草药生长阶段不同外形也略有差异,顾佑安不太分辨得出来。张隐山在一旁说给顾佑安听,这是什么药草,有什么药效,容易跟哪些药材混了。

“就说人参吧,外形和人参相似的药材就有商陆根、华山参、板蓝根、山莴苣、桔梗等等。”

“若是碰上卖假参的,给你桔梗、板蓝根都算有良心,若是用商陆根这等有毒的冒充,治不了病,反而会害了命。”顾佑安见过干人参,却没见新鲜的人参是什么样,就问张隐山:“你和你爹挖到过人参?”

张隐山摇头笑道:“哪有那么容易,要挖参需得去深山。”把挖的桔梗丢进背篓里,张世南回头道:“想看新鲜人参也容易,明日我带你去找采药人。”

顾佑安眼睛一亮,她正想接触采药人呢。

张世南认识一个住在老虎岭山谷里的采药人,早晨一早出门,走了一天的路才到那采药人家中,采药人不在家,是那家的媳妇儿接待了他们。院子里半旧的簸箕上正晒着两根人参,蔫哒哒的,一看就知挖出来没几天,还未晒干。

杜二叔忙问:“这人参如何卖?”

那家媳妇儿摇了摇头:“不能卖给你。”

杜二叔激动的心一下凉了,他自然是懂规矩的,又客气问道:“可是定给了谁家?″

“定给了松江城韩家,我们附近这几家采的人参都是卖给韩家。”“原来如此。”

顾佑安心里早有准备,也没觉得失望,指着其他几样道地药材问她可能卖,那妇人只说防风、五味子、龙胆等几样药材可以少卖给他们一些。采药人不在家,他们四人在这家人歇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下山回家。张世南带顾佑安去采药人家中,用现实告诉顾佑安她想做药材生意有多难,顾佑安却没放在心上。

“二叔,可要去松江城药行瞧瞧?”

杜二叔答应了:“去,你知道松江城里交易药材在哪条街?”顾佑安不知道,不过她知道韩家的药行在哪里,凭她跟韩掌柜的交情,韩掌柜应该会给她行点方便吧。

顾佑安自认她跟韩掌柜还是有点交情的,她带杜二叔去韩家药材行,顾佑安看中了一支人参,韩掌柜报价五十两银子,不二价。这是最低等的五等人参,山里采药人手里的五等人参只卖二十到三十两,韩掌柜竞翻倍卖她,这点情分还不如没有,哼!韩掌柜笑呵呵道:“别嫌贵,关内就是参渣子都要卖二十两一斤,这般品相的五等参呀,我若是送去江南,一百两也卖得,若是送去洛阳城里贵人家,我叫价一百二十两人家都觉得我实在,价都不会还。”五等人参都这般值钱,若是头等人参呢?

头等人参估计都送去宫里或是公侯家,那外头卖的二等三等人参利润也叫人心颤啊。

顾佑安眼红,是真的眼红!

顾佑安把杜二叔介绍给韩掌柜,韩掌柜竞知道杜家的名号,两人交谈一番,杜二叔才知,杜家在洛阳的药铺,每年采购的好几样药材都是从韩家手里来的,只是在中间人手中转了两圈才到杜家手里。韩掌柜带叔侄俩去韩家药行转了一圈,杜二叔看中了好几样药材,想到回益州路途漫漫,也就歇了心思。

顾佑安倒是觉得可以采买些益州那边紧缺又价贵的药材带回去试试,若是这生意做得,后头可再想法子。

“二叔,先试试,若是行,咱们走松江城到益州这条线也使得,银子不够,我家还有,您拿着先用。”

杜二叔心动,还是劝道:“你不明白,人参这等贵价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就是韩家在洛阳江南一带做熟了,要打点的地方也多着呢。”刚才韩掌柜提到那几家洛阳城里做转手的药行,杜二叔知道他们背后站着官场中人。

顾佑安有什么不懂的,势力大的土匪,城里的官老爷,无论是那哪朝哪代都是如此,不是么?

“二叔,似韩家这样上下打点完,落自己手里可有五成利?”“五成利自然是有的。”

“那就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