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银子好赚
顾佑安跟胡菖蒲口头说定了生意,回头就跟大哥顾文卿去南城门口接人,她到时瞧见一个长相跟她娘有六七分相似的中年男人正跟杜二叔说话。顾文卿拉着妹妹上前,激动道:“舅舅,你快看,这是安安,她的病都好了。”杜青扭头打量顾佑安,见她棕黄的脸色,顿时有点不敢认,这是……他的外甥女?
杜青上次见外甥女还是七八年前,那时候妹妹若娘年满三十,他特意从益州府去洛阳送贺礼,那会儿外甥女还是一副病弱呆愣的模样。以前身子虚弱,但是皮肤却很白净,如今怎么这样了?难道是流放路上太过受罪的缘故?
“外甥女……脸盘子还是像若娘的。”
杜青犹豫着夸了一句,惹来杜二叔大笑。
杜二叔指着顾佑安笑道:“你这猴儿,是不是在脸上擦什么东西了?去年见你时还白得很,怎么一年不见就黑成这样了?”顾佑安笑道:“安安见过舅舅,二叔,叫你们见笑了。”顾文卿也偷笑,帮着解释了一句:“也不怪安安,安安如今大了,她出门参娘不放心,就用法子遮掩些容貌,也少生事。”杜青再细看外甥女,除了脸色不对外,外甥女外貌比妹妹年轻时更多了几分风采,确实不一般,该藏着些。
“舅舅和二叔一路赶路过来辛苦了,一会儿咱们回家好生歇息几日。”顾佑安跟他们说娘亲正在城里,这会儿去苏家拜访去了,可能要等到下午才能办完事。
这会儿快中午了,不好饿着肚子等,顾佑安带他们找地儿用午食。杜青和杜二叔过来松江城带了许多货物,这些货物还没找到买家,顾文卿带着几个顾家族人把货物送到平安镖局暂且存着。顾佑安告诉她哥:“放完货物去云来客栈啊。”“知道了,你们先去,我知道地方。"顾文卿摆了摆手道。顾佑安带一行人去云来客栈,他们十几个人,分两桌坐正合适,顾佑安先给两桌点了红烧肉和红烧鱼这两个特色,其他菜蔬随他们点。等上菜时,顾佑安给舅舅和杜二叔倒茶,问起他们一路过来是否还顺利?“很顺利,咱们在益州府准备了半船的药材,几箱子蜀绣、茶叶,走水路到江南贩卖。”
“货物在江南卖完后,咱们又买了许多细棉布、丝绸,再一路北上,沿途卖了大半,剩下的都运到松江城来了。”
杜青叹道:“说实在话,商贸虽辛苦,赚来的利却大,这走一趟赚来的银子,远超过咱们家药铺两三年赚的银子。”杜二叔笑道:“若不是利益够大,也不会有许多人冒着丢掉性命,被抢被盘剥的风险走商了。”
去年杜二叔带着将近两千两的药材回益州府,那几只野山参和鹿茸卖给益州府的大户人家,这一转手就赚了近一万两银子,加上其他药材卖掉得来的利,抛开本钱和路上花销,这一趟没少赚呐。
走商虽赚钱,其中危险也难料,杜二叔打定了主意要把这门生意做起来,为了安全起见,这条来钱的路子他没有瞒着杜家族人。杜二叔把同桌的杜家族人介绍给顾佑安,顾佑安认了个脸熟,才道:“叔你们来得正是时候,韩家老爷子上月底去世,韩家两兄弟有了姐龋,韩家药行的生意有变,正是咱们的机会。”
杜二叔大喜:“真是如此?”
顾佑安嘴角微翘:“给韩家供药材的几个大户我都接触过,他们手里还压着不少药材要找买家,我买了些存着,可惜手里缺银子,不能全吃下。”杜青忙道:“我这才来把家里的现银都带来了,你拿去用便是。”顾佑安摇摇头:“这不好,舅舅带来的银子您留着做生意吧。”舅舅有妻有子,一家人也要过活,即使是亲戚,该有的分寸还是要有。杜二叔也笑道:“阿青你带来的银子不是打算采买些药材带回益州么,你的银子自己留着吧,我从安安家借的银子还没还呢。”当初借银子的时候杜二叔就想好了,连本带利地还,绝不会叫安安一家吃T丁。
正说着话,顾文卿带着几个族人过来了,正好也上菜了。顾文卿坐下便道:“松江城的商队才走没多久,你们比其他商队来得早,这会儿松江城里的布匹正是热销的时候。郭师傅的人面广,二叔若是不嫌弃,一会儿请郭师傅给二叔介绍几个收货的掌柜?”杜二叔正求之不得,连忙道:“郭师傅人头熟,一会儿我们就去平安镖局请郭师傅帮忙。”
“好,那咱们下午就去,早点销完货,二叔也能省些工夫。”顾文卿又告诉妹妹:“下午我跟张哥他们要去城外练骑射,就不回家了,你带舅舅和二叔家去。”
顾文卿说话时声音又亮又响,杜青跟杜二叔说:“这孩子原来像他爹一副读书人的模样,斯文的很,如今说话做事这利索劲儿,真有几分练武的模样。”“要不说你妹夫有脑子,换成别家,被牵连流放一家几代人都被毁了,偏生他家跌倒了又这么快爬起来。”
顾文卿给杜二叔夹菜,笑道:“您还不知道吧,就在上月底,我爹当官了。”
“什么?"杜二叔简直不敢相信:“真当官了?怎么当上的?”“哈哈,那当然是靠我爹的本事当上的。"顾文卿三言两语说了他爹建水渠的事。
杜二叔万分佩服:“你们家当真是起来了。”顾稳当官了,纵使官位不大,那也是官身啊。自家有人好办事,有顾家在,他们在松江城做生意肯定会少许多阻碍。不仅杜二叔,桌上的其他杜家族人也露出个笑来,这次这是来着了。杜青忧心:“做生意到底不稳当,你们爹如今既当官了,不如多置办些田地,这样以后若是有个什么万一,一家子也有个退路。”“舅舅,不行的,松江城的地都是官府分给各家的,只能种不能卖。就说二叔知道的韩家吧,韩家在松江城也算有钱有势了,他们家那么多人,全家统共也才一百亩地出头。”
“土地竞不能买卖?”
顾佑安默默点头,她知道这片土地很肥沃,若是能买来大片土地当个大地主,她肯定也愿意,但是政策不允许,至少现如今是不行的。杜二叔:“不允许买卖也想得通,关外不像关内,关外的冬天冻死人,若是百姓手里没有土地没有粮食,冬天都没地儿找活路去。”“可不是,就是松江城里,冬天最冷的时候大部分店铺都是关门歇业的,想找个杂活儿混口饭吃都不行。”
为了百姓考虑,也是为了松江城附近驻军的粮食安全考虑,松江城的土地政策估计很难有变。
边吃边聊,顾文卿问候舅母和表哥表姐他们这些年如何了,用完午食闲谈了几句,顾文卿跟舅舅道别,带杜二叔去平安镖局见郭师傅。顾佑安把族人们带到今早落脚的客栈歇脚,瞧时辰差不多了,顾佑安带舅舅去苏家门外等她娘。
杜氏和白氏从苏家出来,顾佑安喊了声娘,杜氏却不理她,杜氏瞬间红了眼眶,慌忙朝杜青过去,脚下踉跄了两下,杜青忙跑过去扶住。“妹妹,近来可好!”
“哥!”
杜氏顿时眼泪如雨下:“哥,我好,我什么都好,你好不好?大嫂可好?”杜青眸光含泪,笑着点头:“一家人都好,就是惦记你。”妹妹妹夫一家前年秋天被流放的消息他一直不知,等到去年春天时杜二一家回益州府时,他才从杜二媳妇儿的嘴里知道。杜青比妹妹杜若娘大七八岁,妹妹出生没几年娘没了,爹的心思都在给人看诊经营药铺上,几乎可以说妹妹是他带大的,杜青对妹妹的挂念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杜青一知道妹妹一家出事了,当时杜青就慌了手脚,连家中药铺生意都不顾了,立刻就想收拾行李来松江城。
可惜那段日子媳妇儿病重,即将临盆的女儿肚子怀像不好,都叫他忧心,他这个家中顶梁柱不好离开,又听说杜二去松江城了,他才忍了下来,焦急等构二的消息。
几月后的秋天,杜二带回来好消息,说妹妹一家过得尚好,又说秋天赶去松江城来不及,还不等走到山海关,关外早就大雪封路,不能成行。杜青就只能继续等,等阿等,等到过完年,跟杜二和十几个杜家族人一块儿日夜兼程来松江府。
杜青看着妹妹,妹妹身上虽穿着绫罗绸缎,脸黑了,手也粗了,妹妹这一二年里肯定吃了不少苦。
杜青心疼妹妹遭的那些苦,恨不得自己代替,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兄妹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唯叹生之多艰。白氏悄悄抹眼泪,跟顾佑安说:“你舅舅跟你娘,兄妹感情可真好。”白氏的娘家,还有田家那边,自他们一家流放后再无人哪怕给他们送一字半句来,真是比不了。
看看苏家,再看看他们田家,还有其他流放的各家,树倒猢狲散才是常态,一朝落魄了,亲戚都远离了。
如今见到杜家兄妹这般,才格外叫人感叹。杜氏抹干眼泪,欣喜笑道:“还在别人家门前呢,哭哭啼啼叫人笑话,哥,咱们回家去。”
“哎,哥都听你的。”
杜氏和白氏去客栈里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又换回日常干活穿的麻衣,杜青见妹妹一番农妇打扮,心里很不好受。
等一行人到邻山村,杜青瞧见半地下的破旧房子又红了眼,又听说这破旧房子还是租官府的,不是自家的,杜青顿时替妹妹委屈,又气又怒。“顾稳怎么回事,一大家子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要在益州府,乡下娶不上媳妇儿的光棍都有间茅草屋,顾稳也太不像话了!”阿萱不认识杜青,见杜青骂她爹,小丫头小腰一叉,小肚子微挺:“你是谁,凭什么说我爹不好?我爹好着呢!”
杜氏忙抱起小女儿:“不许这般跟舅舅说话,还不快喊人。”“舅舅……“阿萱抓挠下巴,想了想道:“舅舅是娘的哥哥?”“就是娘的哥哥,还不快叫人。”
阿萱轻哼,小下巴微微扬起:“舅舅也不能说我爹不好。”围观的杜家族人顿时都笑了,都说这丫头没有白养,小小年纪就知道护着她爹了。
杜青也不气了,伸手要抱:“给舅舅抱抱,舅舅就不说你爹了。”“好的呀。”
阿萱笑眯眯伸手:“好舅舅,你抱抱我呀。”杜青抱起阿萱,又是满足又是叹气道:“这丫头嘴甜,又会说,跟若娘小时候一样一样的,真是个小机灵鬼。”
杜若娘想到自己小时候,好像确实爱赖皮来着,杜若娘见两个女儿都在,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都快有儿媳的人了,都要当婆婆了,说那些陈年往事做什么。″
“你年纪再大,也是我妹妹。”
杜若娘忍不住,差点又落下泪来。
“快别哭了,阿萱一会儿要笑你。”
杜若娘瞪阿萱一眼,阿萱捂住嘴笑,又要姐姐抱她。“娘,您跟舅舅说说话,我带阿萱去玩儿。”顾佑安把阿萱牵走,玩儿是不会去玩儿的,姐妹俩去菜园子摘了许多菜蔬,又把柜子里的干鱼泡上,腊肉放锅里煮着。顾佑安在厨房忙活,又叫阿萱去罗家买只鸡回来,十几个人的饭菜做了快一个时辰才做好。
傍晚顾稳回家,两边相见又是好一番寒暄,顾稳和杜青、杜二叔喝酒谈话到半夜才散。
隔天早晨起来,顾佑安早早去敲杜二叔的门,杜二叔把借她家的银子连本带利交到她手里,顾佑安也不推辞。
“二叔,我带你去买药材,今儿就去,宜早不宜迟。”“先去买人参?”
顾佑安点头:“一支人参的赚头远比卖其他一车药材的利都大,若不是韩家今年出岔子,也轮不到咱。”
杜二叔心里有数,他道:“你且等我一等,咱们一会儿就出发。”一大家子利索吃了早食,叫上杜家其他族人,抬脚就要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