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1)

第22章第二十二章

将原文中他们夫妻的矛盾转移到他跟原身家庭的矛盾,让他知道他娘背后多少小动作。在养育孩子的选择上,没有人比孩子妈妈更合适。你爱孩子,就做其他想法。

“你对养育孩子没信心是不是?”

“是。我挨打多,我就以为只要不特别打孩子就行。可现在看,好像没这公简单。”

“卫卫心思敏感,要多注意他的思维活动。肚子里这个不知道什么秉性,如果是女孩的话,需要操心的就更多。”

她在隐晦的给他打预防针,希望他能明白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位置。听到她这么说,他默默点头十分赞同。“媳妇、我们俩一起努力养孩子,我不懂的你教我。父母健全家庭和睦,孩子在外不会被欺负。心里不扭曲,不憋气,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家求助。”意晚愣住了,没想到他会懂这些。他明白成长过程中要帮助孩子。也许在成长中他经历过无助,无处求援吧,明白一个健全的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原文中他儿子压根就不懂求助。

可是,她原本是打算离婚自己养孩子的。他对孩子这么看重,以后不答应给她抚养权可怎么办?他这么爱自己的孩子,他是孩子的父亲,她想带孩子离开他,是不是太自私了?

张嘴打了个哈欠,困意袭来眼皮子好重。算了,不想了,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不要为过去发生的悔恨,因为无法改变。不要提前预支烦恼,因为未来谁也说不准。

默念她前世对抗焦虑时的金科玉律,很快沉沉睡去。翌日有大队的媳妇来她家串门聊闲篇,其中一个是李成林表姐,在一起说起了李家老三的婚事。“你公爹,真的都没法说他,偏心偏到胳肢窝了。你们结婚一分钱彩礼没出,如今给老三娶媳妇,居然还要支书帮忙出钱。支书摊上这么个偏心眼的爹,也是倒霉。”

“可不。老大媳妇进门比你早,那也收了彩礼和粮食的。”她淡淡一笑,看来这一点李成林也意识到了,所以才会撂挑子什么都不管,也不再提帮助弟弟的茬。一再的开口跟她道歉,是觉得对不起她吧。是不是下定决心以后多多挣钱给她花。

“我说呢嘛,原来是这样。”

原身不在乎彩礼,压根连李成林这个人都瞧不上。一心想借着他回城。她更不在意,这点儿钱根本看不在眼里。她是拿李成林当合作者,且还没决定要不要以后一直一起生活。

那俩附和她。“可不,我就说女人结婚一定得要彩礼,不然婆家不会感恩,只会说你不值钱。”

“说的太对了。”女人看看窗外,没人再来她才小声继续说:“你那新妯娌可不是省油的灯,跟我是一个大队一个小队的姑娘,厉害着呢。这回结婚,咬死了一百二的彩礼,少一分都不行,你公公还不是掏钱了。”表姐也主动跟她说情况。“听说家里家外干活一把好手,人长的也周正。你公公在外提起来就夸,说出身好又俊。这呀,就是点你呢,你可心里有个数。另一名大姐到:“倒是也不用担心,反正你如今分家了。我们来跟你说这啊是让你有个准备,后天结婚的正日子,你在李家留个心眼别吃亏。不过我觉得应该没事,你家那口子可是难得的护媳妇。这么多事儿哪次都是护着你的。”大姐姓郝,就住表姐家对面,跟表姐关系好。因为观点一致,俩人特意来提醒她。她知道人家是为她好,当即笑着承情。东拉西扯说了半天的话,快天黑了留人吃饭。

“不了,不了,还得回家侍候家里那一窝呢。”“是,我要不回家,那爷几个得饿死。”

客气着将人送出家门,她并未对人说自己的打算。后天正日子,李成林要去开会。别看李家把他俩分了出来,其实门面还是靠李成林在撑,如果他不在,会不会把主意打到她身上?

所以李成林才让她干脆躲出去,让他们想找都找不到。不管对方什么打算,这浑水她不淌。翌日李成林去市里前,先骑车将她送去了外村。“放心住,我这哥们是忘年交,跟我关系铁的很。他媳妇人很仗义,听说这事儿主动说让你去的,不用见外。”

话是这么说,但她还是给人提了礼。一斤供销社常见的水果糖,一斤普通的饼干,她家有五个孩子,口粮肯定紧张,所以她来的时候带了五斤玉米。“你看你这也太客气了。我这虽然日子紧巴,也不至于连你俩的口粮都没有。”

“就是家里的东西随便拿了些,嫂子你别介意。”“介意啥。"女人笑着掀开门帘:“快进屋,快进屋,炕上坐。”孩子们吃到婶婶给带的糖和饼干,一个个眼眸亮晶晶的。她家大闺女十五了,小学念完后辍学在家。家里的家务基本都是这个女孩子在做。手里抱着最小的妹妹,笑的特别温柔。她一见这女孩子就十分喜欢,给人一种柔和如水的舒服感。带着弟弟妹妹午饭还做的特别好吃。“这是红豆和玉米糁蒸的?"纯正的粮食香气,带着丝丝的甜,好像还有红枣的香味儿。

“嗯,还放了几个红枣。姨你喜欢吃,晚上我给你再蒸。”“谢谢,谢谢。”

女人笑着给她盛汤:“跟她个小孩子不用这么客气。我家这大丫头从小就懂事,学习一般般没考上初中,可做家务那真是一绝。自从她开始做饭,我就被家人撵出了厨房。”

“哈哈、"老三是个儿子,闻言笑的最大声。“大姐做饭比你好吃多了。”“臭小子。”女人抬手戏谑的敲了儿子一下。“一个个都跟你大姐亲,倒是我是娘她是娘?”

“哈哈、“老四笑道:“娘你也很厉害,一天八个工分,有时候十个。娘您是铁娘子。”

被闺女夸高兴了,女人哈哈笑。对着意晚大咧咧的:“我这性子就这样,干外头的活计比干家务做的好。我家这大闺女啊不像我,像她姑姑。家务活一批好手,带弟弟妹妹也耐心,就是性子太软。被人欺负都不带吭声的。我真是愁啊,以后嫁了人还不得被婆家欺负。”

“娘、”

大闺女不好意思的嗔她娘一声,冲意晚默默的笑着。相由心生,这女孩长的就一副软乎乎的模样,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一个词一一柔情似水。“那就好好挑,找个善良的好人家。”

“我也是这么想,所以现在就开始琢磨呢。"说着她看看意晚的肚子:“妹子,你这有几个月了,是不是冬天生?”

“五个多月。预产期大概在农历十月底,或者十一月。”“你们现在分家自己过,你这生了谁帮你做月子?“看意晚沉默没回答,她一拍大腿决定了。

“放心,到时候正好秋收结束了。让我家大丫头给你侍候月子,这孩子做其他的不行,照顾人没说的。”

意晚下意识的看向身旁的女孩,女孩立马冲她点头。“姨、我会带孩子,也会照顾月子。你放心,肯定给你照顾好。”老三附和道:“嗯,我妈去年生妹妹,就是我大姐照顾的,小妹一直是大姐带。”

意晚被这初见面的一家人给弄的,眼眶湿湿的。忍着才没让感动的泪水流出来。人间自有真情在,不合适的就是气场不对,没缘分,不必在意。这不换了地方,她这人缘多好。

“那、那就这么说好了。我这也实在是没人帮忙,到时候照顾我一个月,我给钱。”

女人一摆手:“啥钱不钱的,妹子可别跟我外道。”意晚带着儿子在赵家住的挺舒服,赵环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虽然都是些普通的食材,可她不嫌麻烦,做出来的食物花样多又美味。卫卫被哥哥姐姐带着玩,一天下来也是玩疯了。

他们娘儿俩在这安顿着住下,家里那边可是炸了。李老头等不到二儿子来,一打听才知道老二上市里开会了。

他默默叹息一声,觉得这时机太不凑巧。心里生气老二不给他脸,可老二是公事他还不敢说啥,有气也只能憋着。

眼瞅着上午新郎官接了祖宗供奉,下一步就该去女方家迎娶。女方那边上午会先来一波近亲,给新娘子锁箱柜,男方家这边得有人陪客。李老婆子看意晚没来,低低的说:“要不,就让大儿媳和他大姑家俩儿媳陪客?”

李老头瞪她一眼,“就老大媳妇那张破嘴,让她陪客她还不旋风铲子一样的抢。她那是陪客啊,她那是……饿三天的老母猪都没她能造。不嫌磕惨。李老太叹口气:“那咋办?那也不能家里亲近的一个不去,光是来俩表亲吧。老三那岳家可不是好说话的,正日子挑理咋办?”“让人…“老汉咬牙跺脚。“让人去请老二家的。”要说陪客有面子,那肯定还是老二两口子。老二两口子外型优秀,气质出尘。而且那是俩讲究人,可不会看到好吃的眼睛挪不开。要是让老大媳妇陪客,她肯定会把她家那些小崽子都带着,一帮子饿死鬼进去,哪儿还有客人吃的份儿。

“行吧。”

老太对家里人也是十分了解,这才刚处亲戚,她也不想让亲家笑话李家。出去人群里寻找大姑姐家闺女,让她去叫林意晚。自从分家后她跟林意晚走的投近,能说上话。

“菊兰、菊兰、”

没看到人,她试着喊一喊。也许对方听到就出来了。结果杨菊兰没出来,倒是老大家的出来了。

手里的东西飞快的塞嘴里,嘴角的油都没来得及擦干净。李老太一看她这样就是无语的很,这个儿媳其他都好,听话从来不敢跟老人顶撞。让她这个当婆婆的很有威严。可就是这一系列的做派,实在是丢人。“没叫你。”

“娘、你喊表姐干啥?我刚看见她陪大姑出去了,说是到处转转。”“没事。"说着她狠狠瞪了儿媳一眼,吓的老大媳妇赶快咽下嘴里的油炸豆腐。“让你看着大灶上的事,你这是干啥?家里办事儿还能少了你吃的,你这么着不嫌丢人啊。”

“知道了娘。”

她把老大媳妇给训了一顿指使开,默默的找了一圈终于找到大姑姐母女俩。跟外甥女说明情况,外甥女很顺利的答应帮忙去喊人。“妗子你放心,我去叫。这离的也不远,一会儿就回来。”杨菊兰安顿好老母亲,自己作势去了表弟那边。回来的是很快,但依旧只她一个人。

“都不在家,大门上挂着锁头呢。”

李老太皱眉不解:“应该不会啊。她娘家都在南方下放着呢,这里她一个亲人都没有。她能去哪儿。”

“不知道啊。我问了下周围邻居,说是她带着孩子出了门,不知道去哪儿。”

原来你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她孤身一人在这里,你知道她娘家遭难。你知道她嫁进了李家,给你生了孙子。就算不看她,看孙子你也不能仗着她没后台期负她吧。

可是你们不,就是知道她没娘家撑腰,所以婚礼简陋连大锅饭都没准备。彩礼没有,当地规矩该给的离母钱没有,进门钱没有,改口钱没有。李成林那个傻小子,看着精明可到底直男一个。压根不懂这些代表什么,是那三块两块的钱嘛,那是代表夫家的态度。哪怕你当丈夫的补给她,那还是那回事嘛。

所幸那傻小子一点就通,并不像有些男人犯倔不懂。这不,人家自己走了,把媳妇也安排离开家。你们想叫人啊,你们找不着。“找过了吗,不是去了邻居家串门,或者知青点找找?”“行,我去知青点找找。”

李老太急的让人到处找林意晚,眼看女方家亲戚进了村儿。按规矩家里有俩嫂子,那就是嫂子接待陪客人。可想想老大媳妇,她脑子就发晕。等女方家亲戚进了屋子,林意晚也没到。李家老两口的脸色是青了又白白了又青,最后跟院子里的大锅底似得。

“赶紧的,让老大媳妇去,别让亲家以为咱们不重视。”“知道了。“老太也无奈,转身抓着老大媳妇过去。因为之前不乐意让她去,所以安排她看大锅。所以她头发没洗,衣裳也只是自认为最好的。其实就是好几年前做的一件,补丁是没有,可那紧的赶上捆猪绳儿了。“你这、“老太发现了,拽着她站在院子里那是进退维谷。现在找人借衣裳好像也不赶趟,可就这么进去,李家的脸面那算扔地上了。“娘,真让我去陪客啊。我就说,我是大嫂就得我去。”“亲家,是他大嫂从毛楼回来了吧。”

屋里亲戚在问了,李老太已经没别的办法,只能就这么让她上。娶媳妇是大事,家里远亲近邻的全都在。不是没有比她体面的,可不能作假。这都是日后要来往的亲戚,今儿作假哄过去,以后还要露馅儿。也许,今儿谁说句啥立马就得漏。

“你有点儿深沉啊,别跟饿死鬼投胎一样。让你去陪客的,不是……“知道了知道了。"老大媳妇摆手打断她。“放心,放心,我知道。娘您都说过多少遍了,我都知道。”

从古自今一直都是抬头嫁女低头娶媳,结婚前男方家姿态摆的低。求娶,就是这么个意思。

李老太再能耐,也得等媳妇进了门再使她的婆婆威风。眼看大儿媳进了屋,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伸手飞快的抓了把葵花子,她只能默默叹口气。午饭先上臊子面,一碗一碗的给亲戚端进屋。老大媳妇都多长时间没吃过细粮了,当即就搂过一碗放自己跟前。拿起筷子扒拉了一口,顿时就香迷糊了。细粮的口感加上臊子的油香,让她一时间脑子里除了面条再没别的。看她端着碗呼噜呼噜的吃,另外俩陪客赶快招呼客人。又是给拿筷子又是给拿醋,俩人一人推了大嫂一下。结果啥作用不起,大嫂三下五除二干光了一碗,接着从端饭进来的人手里又抢走一碗。自己吃还不算,吃了三碗觉得差不多了,端着另一碗跑外头招呼自己儿子吃。至于屋里啥样儿,她压根都没看。

来锁箱柜的亲戚一般都是双数,八个或者十个。今儿女方家来的是十个,到如今了还剩一个没吃上。

“那个啥、"杨菊兰羞的额头都见了汗,想说什么不知道该咋开口。万分期盼赶快再端进来两碗,可左等右等没等到。“我去瞧瞧,是不是火不赶趟。”

表姐急慌慌的跑出来查看情况,小灶上却早已经喝开了面汤。“面呢?”“没了啊。一人一碗正好,你妗子说每人一碗,等下还有酒席呢。”“我、别说那些了,赶快再下一碗。”

“没挂面了啊,你妗子就给了这么些。”

表嫂啥话都不说了,转身跑去找妗子要挂面。一边走一边嘴里嘟囔。“真是不知道该说啥好。老话说过日子不得不仔细,请客不得不大方。你这是娶媳妇,你可丁可卯的啊。儿媳妇只管自己抢,老婆婆生怕多吃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今儿这脸可算是丢地上了。”李老太预估着有十五碗,哪成想会这样。赶快又给了外甥女一把挂面,外甥女还想再要一把,她不给。

“这是晚上留着给洞房那边煮的,都吃了晚上咋整?”“我、行,行吧。”

加急再煮一碗,可这边锅里的面汤都被人给喝光了。没了热水只能先烧水。就这么着耽误,当那位吃上面,旁人都已经吃完了。看有人好像没吃饱,表嫂赶快解释。“咱们先去安顿嫁妆,锁箱柜。等下酒席就上,可别占了肚到时候吃不下,那可糟蹋了酒席。”“行吧。”

吃了个半饱去干活,嫁妆都摆出来了大嫂回来了。看着妯娌陪嫁的衣服鞋袜鞋垫子床单枕巾啥的、而且还有两铺两盖的被褥,那被面好好看,她一时间妻慕的上手去摸。

忘了自己刚才着急抢饭吃,手上沾了许多菜汤。今儿这汤里有油,一下子就摸了一个手印。偏她这人迟钝没感觉,接着又摸了好几下才发现。怕人家骂她弄脏了妯娌的嫁妆,赶快将手印藏起来。也不说出去洗手,就那么等着开席。

席上压根不管客人,自己拿着勺子筷子,旋风一样的往嘴里塞。抓到俩红薯做的丸子跑出去给儿子,屋里新媳妇嫂子冷哼一声。“亲家嫂子,李家这儿媳也太上不来台面了吧。咱们初结亲,就让这种人招待我们?”

新娘子妗子也附和“是。这是亲家瞧不起我们是不是?听说亲家二儿媳可是高中生,知识分子长的特别好。那么细致的人我们面都没见着,是觉得我们粗鲁不配?”

“不是,不是,”表嫂急慌慌开口解释。“老二媳妇怀着孩子身体不好,怕冲撞了各位。他这大嫂吧,人不坏,就是馋了些。”不管咋说吧,这席面吃的人不愉快。娘家人不高兴,新娘子进门的时候就拖着怎么都不往里走。

进门钱并不是规定必须多少,可男方家加了三回了新娘子还是不满意。站在门口就是不进来。

这眼看新娘子到门口了不进来,吃瓜群众是越来越多。都在说李家没招待好,娶媳妇不地道。

“还没进门呢就耍婆家威风啊,这以后谁敢嫁给他家老四?”“就是。”

“就别进去,刹杀婆家威风,不然以后可有得气受。”李家老两口最是爱面子,这些年自从老二当了支书,谁不高看他们一眼。如今呢,都在说他俩欺负最孝顺的孩子。当父母的不仁义。如今眼看新媳妇到门口了不进来,如果再不能进门,又得落一个亏待没进门媳妇的罪名。“加,再加一块。”

李老头豁出去了,今儿这老脸不能丢地上。家里还有个小儿子,不能坏了名声。

“老二两口子、你们够狠。”

三儿媳娘家大队跟他们一个公社,大队支书是她二舅,她二妗今儿个也在。这要是老二媳妇来陪客,光是俩支书这面子情关系,今儿这事儿也该是脸上贴金的。

哪能像如今似得,新媳妇觉得这是低看人家,站门口那架势简直豁出去了一拍两散。而且这名声是李家欺负未进门的儿媳,若真黄了这婚事,老三老四以后咋办?

瞧老三那窝囊样儿,面对事情一点儿办法都没。来硬的他不敢、来软的他不会,连句好听的哄媳妇都不会。木头桩子似得站在那儿,让她一肚子火气还没法发作。

“老二、“老太苦笑一声,她也没想到老二会如此。之前的林意晚骄纵任性又傻气,随她心意摆弄。可如今的林意晚,居然能让李家操办这样大事的时候,李成林居然不参加。

新媳妇进门了,院子里欢声笑语在闹新人,本该是喜气洋洋的日子老两口却是强颜欢笑。都不用出去暗地里听,也知道外人都在说啥。“真偏心啊。支书结婚的时候就简单拜了天地,什么仪式都没有。”“如今给老三娶媳妇,进门钱加了四回。”“难怪支书没来,要我爹娘这样,我也气的不登门。”“可别那么说啊,支书没来是因为有工作,去市里开会了。听说他可能会被评选为最佳……最佳啥来着,我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得奖了。”李成林没来给李家撑场子,李老头晚上难受的辗转反侧没睡好。翌日一大早,又被新儿媳的嚷嚷给吵醒。

老三媳妇一早收拾自己的嫁妆,发现了那俩手印,当即抱着被子从屋里出来。不依不饶的站在院里,李家人必须给个说法。“一大早就吵成了一锅粥。"意晚回家了,表姐接的她。路上背着卫卫,开口跟她唠嗑。

“听说在院里又哭又闹,说婆家欺负人给她下马威。大声嚷嚷李家欺负儿媳妇。你没看见你公婆的脸,跟开了个染坊似得。”“那查出来了吗?”

“查出来了。昨儿我也在,就五个属相相合的给她放的这些,这几个都是事先用肥皂洗了手的。一下子就把后头咋咋呼呼跑进去的老大媳妇给露了出来,她先开始还不承认,后来也不得不认。

刚开始相处,她当大嫂的不仅没能摆大嫂的谱,反倒又点头又哈腰的给人道歉。哎呀,这老三媳妇是个人物。不知道咋相中老三那么个木头疙瘩?”“这就叫互补吧。”

“也是。一阴配一阳,两口子才能过好。”意晚和李成林基本前后脚到的家,他一进门就先烧水,一家人都洗漱了一下。他从包里掏出东西放炕上,是枕巾和床单。“发的奖品,是我给洗了用还是你要收起来?"家里有的用,不知道她怎么处置。

“收起来吧。等哪个关系好的结婚,送人当结婚礼物。”“行。"他将东西收进柜子,一回头看到了她纳好的鞋底。旁边还放着快要完工的鞋帮,看这进度要不了两天就能穿。“媳妇,你太能耐了,这才几天啊做这么快。”“那是,不看我是谁。”

他哈哈笑起来,媳妇这傲娇的小模样惹的他心热热的。晚上给她烙烙饼,她喜欢用小米粥泡着吃。

他回来的消息很快传到李家,一顿饭刚做好,他妹妹李冬麦就上门了。他爹找,让他回家一趟。

“等我吃了饭。”

意晚让小姑子一起吃,女孩摆摆手推辞。却是一眼就看到二嫂的针线活儿,顺手拿起来就给做。鞋帮子眼看就好了,剩下的就是将鞋帮鞋底上到一起。这可是技术活,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

“二嫂,我拿回家给你上吧?”

意晚也知道,这上鞋的活不好干,上不好一双鞋很快就歪掉,废了。她第一次做鞋原本也是打算找人帮忙,没想到小姑子居然开口主动。“你会啊?”

“会。二嫂你第一次做的真不错,你尽管做,完了都给我我给你上。”“谢谢。”

意晚本来就已经拿了碗给小姑子盛了粥,这回顺手给她泡了两块烙饼。强硬塞她手里。

“吃,吃了好帮我干活。”

小姑子笑笑:“我不吃也帮你干。”

小姑子在家里没地位,跟个透明人似得。意晚来到这里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此时想想原文中小姑子如何,却怎么也搜寻不到。难道提都没提过?

“冬麦,我记得你说好婆家了是吧?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给你完婚。”小姑子咽下嘴里香喷喷的烙饼。“徐庄大队,说是冬天完婚。”女孩声音低低的,默默的叹息让李成林两口子听的一清二楚。意晚看向李成林,他吃完了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稀饭。他低头吃饭,意晚也没吭声。一直到饭吃完了她收拾碗筷,李成林才开口问。

“看你这表情,是不乐意?”

李冬麦咬着唇,然后一狠心点了头。“他长的贼眉鼠眼的。我们去公社修水渠,听他们大队的人说他懒的很。家里就他一个儿子,从小就不干活的。就是现在,也是其他人上工,他一年也挣不了几个工分。”光是长的丑,李成林还会劝劝妹妹。男人嘛,又不是墙上的画,要那么好看干啥。只要他品行端正踏实肯干,才是过日子的人。可一听说居然一年不挣厂个工分,顿时就黑了脸。

“我去调查,如果真如那些人所言,我会跟爹娘说。”妹妹一辈子的人生大事,如果对方真是个懒汉,那绝对不能嫁。在农村,男人得承担重体力劳动。如果他承担不起,那么重的担子放妹妹一个人肩膀上,她该怎么生活。

听到二哥说管,李冬麦抬头眼眸中晶莹的水珠滚落。赶快抬手擦擦,小声道了声谢。

姊妹几个,她和二哥都是不被父母重视的那个。二哥不是长子,出生时母亲难产差点死掉。迷信的说法就是他不好,不说灾星吧也是不孝顺。他还调皮捣蛋,更不得喜欢。

而她就更简单了,女孩子没用。在奶奶和父母眼里,女孩子不是自家人,长大要嫁人的。对她,从来没用过一分心。就连她的终身大事,也只是站在他们的角度给她选的。

那男人相亲时她见过,长的让她吃不下饭。可父母说他家条件好,独生子住房宽敞。却压根不说他那么懒,现在条件好能一辈子靠父母吗,以后怎么办?她之前没想过找二哥帮忙,因为二哥在父母那里其实也没多少分量,她觉得基本没用。可如今形势变化,二哥分出来单过,只要二哥支持她退婚,她自己坚持,就一定能行。

代价可能就是被父母赶出家门。以前她会担心自己无处可去,名声坏了没人收留。可如今二哥帮她,她相信作为大队支书的他,肯定有其他办法。“走吧。"他收拾了碗筷,临出门跟媳妇交代:“我去趟看看情况。你不用等我,自己困了就先睡。”

“好,知道了。”

兄妹俩出了门,李家屋里老头子已经把三儿子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家里因为他的婚事发生这么多麻烦,可他跟个木头一样。“昨儿你媳妇不进门,你哑巴了站一边啥都不做。老子一辈子多刚强的,咋生出你这么蔫儿蛋泡。他娘的,你连你……”他本来想说你连你二哥一根脚指头都不如,可一想到老二对他那样,顿时这话说不出口。老二是能耐,可压根不是他能指使得了的。从小到大,一点儿话都不听。

李成林进来的时候,看到三弟额头肿了一个大包,估计是被老爹用烟锅给敲的。这弟弟也是,针扎都不吭一声。这么大的人了,也实在木的厉害。“爹你找我?”

“老二、你翅膀硬了爹管不了你。你可真行啊,自己亲弟弟结婚,你连面都不露。咋,因为你媳妇要跟我们断绝关系?我们是你的父母,没有我们哪儿来的你。”

又是这番说词,每次他没按照他们要求,他们都会这么说。李成林默默叹口气,他爹这是依旧将他当以前一样呢。

“市里开大会,我是获奖人员,得上台领奖发言。爹,家事再大,我也不能把它排公家前头吧。您老这话我要是在大会上说,一顿批可少不了。”老汉在听到把家事排公家前头时,已经吓出了一头的汗。他哪敢那么说,他又不是想找死。在这个一心为公的时代,当然是公家事最大。“我、我没那么说。”

“哦,那爹是啥意思?”

“我、”

他好像面对的不是几子李成林,而是大队支书李成林。再不是忍让孝顺,而是侃侃而谈,开口就是一套一套的道理。这样的李成林他应付不了,开口这些大帽子他戴不动。

“我就是说、”

说什么呢?他就是想用孝道压他,可老二开口回的是公家。老二是公家人,自然公家事放第一。这道理,他不敢反驳。“你弟弟,他太没出息。”

压不住老二他一肚子的火,这火不撒出去他能气死。抬手又要打老三,结果落了空,老三被老二一把给拽开了。

“爹、您叫我回来是什么事儿?”

老二不接他的茬,已经分开过咱们就各自安好。等你们什么时候不能动了,我们兄弟几个轮流赡养。别拿我当撒气桶,杀鸡儆猴我不乐意看。我没兴趣,我也不怕。

“明天会亲家,两家亲戚见面吃个饭,你到时候来。”“行。”

李成林很利索的答应了,弟弟的婚礼他没来,如果会亲家再不来,老爹老娘估计又要找茬。他自己在看开后能做到无所谓不在乎,可他媳妇怀着孩子呢,可别让她跟着生气。

“那我到时候过来,爹你们早点休息吧。”李成林话都没多说,正事说完转身就走。可腿还没迈出屋子呢,身后老爹的话语再次响起。

“一家三口一起来。”

已经让亲家看了好大一场笑话,旁人家儿媳妇敢这么给婆家没脸,保管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上去。可他家倒好,一个个说的多的还是公婆偏心欺负人,儿媳妇娘家不在,所以帮着大儿媳一起欺辱二儿媳。虽然说的大部分属实,可这名声他们老两口也担不起啊。如今已发生什么冲突,舆论保管说他们偏心。之前招待儿媳娘家人,老大媳妇就丢了脸。这回正式见面,得给人一种李家一团和睦的感觉。只要林意晚带着孩子出现在这里,那么之前的印象就能被打破。以后再发生什么才好转圜,才好说过去的都过去了,之前不是都一起吃饭了嘛,怎么能一直抓在过去不放。

“晚晚身体不好,卫国太调皮,这种场合还是别来的好。”“老二、一家人哪有隔夜仇。“李老太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老头子眼看又要发火,到时候除了让人说他们不待见老二,还能有什么作用。“娘,不是仇不仇的。是晚晚她、”

“林意晚不愿意来?”

“她下身见红,医生让卧床静养。”

李成林这话出口,李老太是进退维谷。明明就是想着办法拒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可这拒绝的让你说不出别的话,敢强压又得一顶欺负儿媳的帽子落脑袋上。

她憋的脸色都青了,可却没任何办法。以往都是她把林意晚操纵在股掌之间,如今林意晚占尽了名声,她反倒处处被动。翌日会亲家,果然她被亲家母给挤兑了。“小辈毕竞还小,咱们做长辈的哪能跟孩子一般见识。要关心爱护晚辈,亲家母你说是不是?”她只能点头说是,除了这个她还能说什么。老二媳妇就是不来给她作这个脸,亲家母就差指着她鼻子说别欺负儿媳了。看来她这顶欺负儿媳的帽子,暂时是去不掉了。

如今家家粮食紧张,都是定量。像这种场合新媳妇家一般都会来十几个人,但不是空手,而是带着礼。也不是什么贵重稀罕的,基本约等于这些人的口粮。

吃了午饭亲家告辞,老三媳妇娘家几个哥哥嫂子还有她父母,一个个故意当着李家人的面跟她道别。

“嫁人了,但啥时候都是我们文家的闺女。有啥事记得回娘家。”“你有这么多兄弟呢,挺起胸膛做人,别怕。”李老汉提溜着烟锅,背着身走了,他实在受不了这些暗讽。要不是当地的习俗谁反悔谁付出的钱物不退,他早忍不了了。可如今为了那些钱,也得憋着。李老太作为长辈不能失礼,怎么也得送亲家离开。站在这里听着那些如针一样的话语,转头看向老二,希望他能说点儿什么。李成林对着弟媳娘家人笑容温和,他压根没听到这些话,他被弟媳二舅拉着,在一起说着最近的时局。

“不好说啊……“对着陌生的亲戚,他讲话十分保留。“我也是忐忑,我们大队下放的有两家,我这”“难啊。”

送走了亲家,李老太好像脱了一层皮。对娶这个三儿媳后悔的要死。咋就相中这么一家人家呢。原来抱着她家亲闺女才定的亲,想着以后彩礼能给带回来如今彩礼是带回来了,不过是三儿媳自己拿着。这姑娘家里家外一把好手,拿捏公婆也一把好手。还有这么强硬的娘家撑腰,以后有的磨。想想就头疼,肚子疼,浑身到处都疼。

老二送走客人连家都没进转身走了,说大队还有事儿。实际上是山里凉,一棵槐树开的正好。步履矫健的进了山,脱下外衣一抖摘了一大堆。“媳妇,晚上吃槐花鸡蛋饼,还是槐花鸡蛋饺子?”意晚从屋里出来,“我想吃包子。”

“行。不过包子得发面,得等明天。今晚先给你烙饼,槐花鸡蛋饼也很香的。”

“好。”

肚子里的小家伙又踹她几下,仿佛开心着即将到来的美食。她伸手摸摸肚子,这种孕育新生命的幸福感,让她嘴角时刻都上翘着。不用管婆家的事儿,自由自在的过日子,他回家就是做饭洗衣裳,再也没有人说三道四。身体很舒服,心情也很放松。院子里郁郁葱葱的绿色,她最喜欢的西红柿他已经用桑树枝条搭了架子,西葫芦已经结了果,嫩嫩的看着特别喜人。“李成林,再做个西葫芦吧。”

“行。你想吃啥就说,家家菜园都快挂果了,咱家没有的话我出去给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