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大三峡:一、***的雄心(...(1 / 1)

百年宜昌 宜昌石头 1702 字 2014-10-24

决策大三峡:一、***的雄心(1)

各位读者千万别把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上有关三峡的寥寥几个字“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的臆想当真,相信没几个人读过那本类似于天方夜谭的痴人说梦。他还想用东北的管辖权和使用权和日本人做交易,用安源煤矿和汉阳兵工厂的股份去找老外换钱,惹了一场大风波呢,结果日本人不仅不答应、中国所有的股东也不答应,连他自己的那些革命党的中坚也目瞪口呆,都认为太过于卑躬屈膝了。

同样,国民政府关于三峡水电厂的设想也仅仅是一种烟幕,不管是那份1932年的《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还是1944年《利用美贷款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还是1944年,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的那份《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蒋介石都是想把修建三峡的那笔钱拿来打内战,这是公开的秘密,再加上宋家的贪婪恐怕常人不敢想象,所以****从大陆退往台湾的时候,痛定思痛的蒋介石坚决的放弃了那个崇洋媚外、祸国殃民的宋子文,一到台湾就学着****整党整风、土地革命去了。

著名的长江水利工作领导人、水利工程专家林一山曾经说过:“孙中山先生提出设想之后,美国工程师萨凡奇也提出过‘南津关方案‘,只不过是一种设想而已。真正大规模研究三峡工程,并做出了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工程设计,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而新中国第一个正式提出三峡工程的人,就是***同志。“

下面,我们就开始还原那段历史,看看那个“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一代伟人的三峡梦,看看那个具有超凡胆略的***的三峡情结,看看那位人民大救星的主席毕一生之力对三峡的眷恋。

因为长江流域1949年遭遇一次大洪水,荆江大堤险象环生。从那个时候起,***开始考虑治水、治江和防洪的方略。

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在荆江大堤南岸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当听说工程使用寿命只有二十年时,***说了一句:“二十年够了。“在***看来,荆江分洪工程不过是权宜之计,是救急的过渡*治标工程;而治本之策就是在长江上游的峡谷地区筑坝建水库,将多余的洪水拦蓄在山区人烟较少之地,从根本上解除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威胁。从现在的资料上看,这是伟人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概念。

1953年2月,***乘“长江“号军舰视察长江中下游,启航前派人专门通知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上舰随行。航行中,***详细听取了林一山关于治理长江的汇报。当***听到洪灾成因以及除害兴利的种种设想时,就指着一幅《防洪示意图》问他:“你在上游修这么多水库,能不能抵上三峡这一个?“林一山回答说抵不上后,***高屋建瓴地提出:“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三峡工程,怎么样?“

***在那一次谈话中还谈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的问题。这一点使得**在几十年后对此依然充满崇敬:“***的设想更为全面,他把防洪和南水北调的构想也提出来了。“视察途中,***和林一山彻夜长谈,一直谈到“长江“舰抵靠南京码头。***十分欣赏林一山对长江的了解和治理长江的思维,称他是“长江王“,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和林一山在治理长江和三峡筑坝的问题上有*同的语言,自然相见恨晚。***还很迫切地对林一山表示:“你能不能找个人替我当国家主席,我来给你当助手,帮你修建三峡大坝好不好?“急迫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