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举村迁移(1 / 1)

穿越1550 三十未疯 5996 字 2014-10-26

对于付梓枫所说的话,左师傅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是也大致听明白了,就是眼前的这个付公子和其口中说的友人都是在数百年前移民海外并且建立政权的前宋遗民的后代,目前占领了倭国九州岛附近的一个岛屿,正准备开始大力发展,于是想要招揽他过去为其造船。

“当真不是海贼?”左师傅自言自语般的问了一句,然后又马上接着说道:“既然你们都是前朝遗民,为何不选择回到大明发展,如今的大明所说谈不上盛世,但是至少也比海外太平。”

其实左师傅心里也明白,如今的大明,尤其是沿海地区,倭寇猖獗,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太平,就连他自己居住的这个小渔村,数年前也经受过倭寇的侵扰,左师傅的大儿子就是在那次事件中丧生的,因此在听到付梓枫招揽他去的地方是在靠近倭国九州岛的一个岛屿时,还是会不自觉的有些抵触。

付梓枫想了一下,回答到:“左师傅有所不知,我们祖辈世代侨居海外,虽说建立了政权,但是由于地处海外小岛,岛上物资匮乏,其很大一部分生活资源都是要依靠海上贸易换取的。而我们如今之所以能够有所发展,主要依靠的也正是这海上贸易。”

“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想过回到大明来发展,只是如今大明实施海禁,实在是没有可供我们发展的空间,于是我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如今所在的小岛。”

“可是,如今倭寇猖獗,大明沿海尚且如此,付公子口中说的小岛地处倭国边上,难道不会受到倭寇的侵袭吗?”左师傅问到。

付梓枫:“这个自然也会遇到。”

左师傅:“那怎么办?”

“打回去呗。”付梓枫说道:“我们当初就是打败了一伙占领那座小岛的海贼之后才在那小岛安顿下来的,之后又遭遇过一次海贼的侵袭,结局是侵袭的海贼被我们全灭。”

付梓枫接着道:“我们既然选择了那里作为领地,自然也有信心可以保护好自己的领地,因此安全方面的问题,左师傅你完全可以放心。”

听到付梓枫信心满满的发言,左师傅对于付梓枫所说的话心下也信了个八分,已经是准备要接受付梓枫的招揽了。

“敢问付公子。”左师傅问到:“若是我答应的话,到时候到了那边作何职位?是否还有机会参与制造和之前裴家那艘一样的大船?还有,随我一同前去的家人又会作何安排?”

付梓枫答道:“左师傅制船技艺高超,到时候肯定是要让左师傅您来主持制造新船了,梓枫也可以向您保证,以后左师傅您肯定可以主持建造比之前裴家那艘船还大的大船,而且绝对不止是一艘。至于左师傅您的家人,这个更不是问题,如今我们的岛上地多人少,左师傅您和家人去到之后,我们自然会给您和您的家人分配足够的土地以供居住和耕种,这点左师傅您完全可以放心。”

“付公子此话当真?”听了付梓枫的话之后,左师傅确实是动心了。

对于左师傅个人来说,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亲手参与建造一艘可以媲美当年祖先参与建造的郑和宝船那样的超级大船,只可惜几十年的船师生涯,让左师傅自己也觉得这个心愿估计是没机会实现了,但是付梓枫刚刚的保证却让左师傅仿佛看到了心愿有机会实现的可能。

而付梓枫后面那句关于到了那边之后对左师傅家人安排的话则更是直接命中左师傅一家的命门,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大明,像左师傅这样的匠户家庭,都是不允许拥有土地耕种的,一朝成为匠户,则世世代代都必须作为相同的匠户传承下去,就算是生活无以为继也不允许更改匠籍。不止是左师傅,如今大明的许许多多的匠户都和左师傅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渴望着能够拥有一块可供自己家人耕种的土地,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

如果说付梓枫的前半段话是让左师傅动了心的话。那付梓枫的后半段话则是让左师傅真正下决心答应带着家人前往福江岛。

“到了付公子所说的福江岛之后,我和家人真的能够分得土地耕种,脱离匠籍吗?”左师傅接着问到。

“这个自然。”付梓枫点了点头,说道:“在福江岛上,所有的居民都不分籍类,所有人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前提是能够胜任,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别的限制。”

左师傅沉吟了一下,说道:“请付公子容在下和家人商量一下再答复可否?”

付梓枫点点头:“这个自然没问题,毕竟这对左师傅您一家来说都是大事,是需要和家人商量好的。”

左师傅回到屋里和家人商量,付梓枫就在屋外等着。

过了没多久,左师傅就出来了,身后跟着他的家人。

左师傅走到付梓枫面前,说道:“在下左铭,愿意接受付公子邀请,与家人一同前往福江岛。”

“那太好了!”付梓枫刚刚等的时候心下还有些忐忑,担心左铭不会答应,现在听到左铭亲口答应下来,也是十分高兴。

“不过,在下还有一个请求,希望付公子能够考虑一下。”付梓枫正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左铭提前开口说道。

付梓枫:“什么请求?”

“是这样的。”左铭顿了一下,说道:“不知付公子所说的船厂如今还需要招募多少船工?若是还需要人手的话,刚好这村子还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船匠船工,不知付公子可否看在在下的薄面上,将他们一起招去呢?”

左铭会有如此请求也不奇怪,像他这样的高级船匠,如今的日子都过得如此窘迫,村子里那些普通船匠船工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在答应了付梓枫的招揽之后,左铭自然也想到要拉上这些旧日的同僚一把,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这些匠户许多年来都是相互扶持挨过来的,相互之间的情谊也算深厚,另一方面也有左铭自己的一些考量,毕竟对于将要带上家人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生活,左铭自己心里也有些没底,因此,如果能够在叫上一众相熟的亲邻好友家庭一同前往的话,则会安心许多。

付梓枫刚刚就是想要问问左铭是否还能够帮他说项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左铭招募到这村子其他的一些船匠船工,结果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开口,反倒是左铭自己提了出来。

付梓枫心下大喜,不过脸上还是没太明显的表现出来,而是假装考虑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这个嘛,福江岛如今正值草创阶段,人才数量自然需要不少,既然左师傅都这么说了,梓枫也就应下了,只要村子里的船匠船工愿意前往,我都一一收下,这样可好?”

“那他们的家人?”左铭接着问。

“自然也可以一同前往,而且到了福江岛之后,一样都可以分到土地耕种。”付梓枫说出了左铭想听到的答案。

有了左铭的这层关系,付梓枫从左铭家出来之后,也就不必再到其他船匠船工家里招人了,只需要等几天后再回来确认一下愿意和左铭一家一起前往福江岛的船匠船工家庭的数量就可以了。

…………

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付梓枫带着手下在一起来到了左铭所在的村子。

付梓枫原本以为会答应去福江岛的船匠船工家庭最多也就十来个,结果到了左铭家之后付梓枫才知道,他远远低估了脱离匠籍和获得土地这两个条件对这些匠户的吸引力。从左铭口里付梓枫得知。这个由船匠船工为主和少量渔民组成,七十多户一共近三百人口的小村庄,竟然有超过九成的家庭表示出愿意迁移,前提是只要到了福江岛那边能够脱离匠籍和分到土地。

经过一番统计,愿意前往福江岛的匠户家庭一共有六十九户,共计两百五十七人。

付梓枫原本来以为用他来时所乘的那艘关船来运送这批船匠移民已经绰绰有余了,结果现在一下子招这么多人,这艘原本就不大的关船也就不够用了。

以这艘关船的承受量,满打满算一次最多也就只能运送个一百五十人不到。再加上原先船上的部分手下,这两百五十多船匠家庭成员最少也得分两批才能运完。可如今的问题是,如果一下子迁移这么多人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大明官方的注意,而从这里到福江岛,一个来回最少也要近两个月,分两批运送的话,这一来一回之间,中间的时间难保会闹出什么事情来,而且,对于这两百多村民来说,他们多半也都不太愿意先走一半留下一半。因此最好还是能够一次性完成这件事才比较好。

付梓枫思考了一阵,心里也有了注意,在问过左铭如今能够运载一百五十人左右的船只的价格之后,付梓枫立刻做出决定:再买一艘船用于运送这批船匠移民。

说干就干,付梓枫没有半点拖延,立马带着手下和左铭一起再次来到龙山造船厂。

付梓枫如今十几万两银子在手,也算是财大气粗了。在经过一番挑选之后,付梓枫当场拍板买下了一艘寄存在龙山造船厂,由船厂代售的半旧福船。

这首福船比付梓枫之前乘坐来大明的那艘关船稍大一些,大概能够容纳下两百多人,完全能够满足这次的运送任务,价格也远远比新船便宜,按照正常情况,这样大小的一艘福船,如果是新船的话,没个十二三万两银子是拿不下来的,而这艘看起来还有六七成新的半旧福船却只挂牌五万两,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四万六千两银子成交。

只花四万六千两就能买到一艘六七成新,原本价值十二三万两的商船,这放在几年前甚至更早之前都是谁也想象不到的事情,在双屿岛被明朝廷捣毁之前,江浙沿海地区的商船可都是香馍馍,到处都是争着想要买船的巨商,绝不会有商人会选择将自己的船只折价卖掉的。

可惜的是,在双屿岛被明朝廷捣毁之后,江浙沿海地区船舶交易市场的繁荣已是昨日黄花,由于贸易额的急剧减少,许多中小海商相继破产或是转行,于是船舶市场上自然也就多出了许多待售的旧船。而这些旧船如今自然也是少人问津,因此付梓枫才能够用低价买到这么一艘船。

船只的交接也十分高效,短短半天时间不到,在付梓枫直接付了全数的真金白银之后,这艘福船也就转到了付梓枫的名下,随时可以开走了。

买了新船,按照正常情况,接下来就要招募船员船工了,只不过这一次这个步奏倒是可以省去。毕竟这次要迁移的这将近一个村子的家庭,原本就都是由船匠船工组成的,他们本身就可以胜任船员的工作,因此招不招新的船员也就无所谓了。

迁移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开始就是为出行做准备了。

由于这次几乎是将左铭所在村庄的所有家庭举村迁移,动作有些大。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从新买的船交接完毕之后,在付梓枫的敦促下,村民们只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将原本不多的家当收拾完毕,全都登上了付梓枫给他们准备的两艘船。

此番将这些船匠船工家庭送往福江岛,付梓枫自己肯定是没办法一同前往的了,原先留在关船上的手下又都是日本人,和这些村民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自然不能将运送任务全部交给他们负责。因此,付梓枫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庞向,让庞向作为这次运送任务的负责人,由左铭负责协助,两人分别管理一艘船,一同将这两百五十多村民送到福江岛。

…………

在忙完这件事情之后,付梓枫带着留在自己身边的刘思远和五熊回到了宁波府内的客栈。之后又过了几天,朝廷那边关于付梓枫试百户的任职文书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