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耽罗女王(1 / 1)

一行人浩浩荡荡,船队有载重百吨以上大船5艘,中小船只近10艘,大海之上,连绵速里,气势大涨,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大型舰队。其他陈、糜等氏的船队纷纷避让。

文武队伍也初具规模,文有主父润、陈风、吴轩、刘政皆州郡之才;武有太史慈、姜乐、吴昊波都是千百人中纵横过的英勇之士,还有太史朗、范卓坤两个尚未成年已经颇有武勇。

陆、顾两家都有人跟船,陆俊若不是身体不好,肯定亲自带领陆家船队,顾雍也想参加,但年龄太小学问未成被顾通拒绝了。

文武队伍的效率也相当高,最重要的是具有初生团体的朝气,能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争取解决问题:

陈风甚至打着守卫乐浪的名义,从吴县收购了些兵器,加上在庐江打仗缴获的,已经足够武装200人,可惜没有足够铠甲。

主父润出主意,找些竹子串在一起,编成竹甲,做成竹矛,以壮声势。刘裕本着谁提意见谁落实的官僚作风,让主父润组织人编成“竹甲”。

吴轩决定亲自跟着刘裕一起北上,带上武勇的吴昊波、范佐坤,书童卢大千和100名精壮丹阳人北上。留下管家黄是易等处理部族各项事务。吴轩的人一面跟着刘韪负责货物装船、卸船,仅仅5天就将粮食与各种货物装船,一面吴昊波等几日内就将100名丹阳壮勇也召集齐了。

丹阳壮勇多数身高1。7米左右,大多自备刀、剑、叉、斧、弓等,破破烂烂衣服下面露出鼓涨的肌肉,脚下穿着破破烂烂的草鞋,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爬山涉水如履平地。

纪律却不太好,领吃的、衣服、鞋子、兵器时候,一拥而上,健壮抢到前面,稍稍瘦弱些落在后面。尤其是喜欢欺负流民和江夏蛮

平日丹阳壮勇和江夏蛮,打群架、摔跤、赌博样样都来,甚至把流民们都教坏了。

若不是刘裕带着姜乐这个壮男、太史慈这个弓神外加10余条青州汉子,又有吴轩、吴昊波压场子,几个丹阳壮勇和江夏蛮差点把刘裕打了。

————

行船2天后,船分队一分为二,刘韪带着顾、陆2家继续向北,往徐州而去,补充和贸易后,转而向青州。

刘裕这支声称直接去乐浪,由刘政带路,带着2艘大船,数艘中小船,载着自己的小班子、数百流民、江夏蛮和100丹阳壮勇,折而向东,斜顶着季风,向耽罗而去(济州岛)。

据刘韪所说,太史登、陈横、陈平、泰姬已经在耽罗西北面海边扎营立下村寨,聚集了数百壮勇和江夏蛮。他们正抓紧时间抢种粟,盖房子和练兵。

打探了周边,发现耽罗东面有土著的痕迹,至少数千人。必须抓紧时间,战胜和统治这些土著。

——————

想打上司的士兵当然不是好兵,丹阳兵和江夏蛮的军纪令众人气得不行,太史慈建议:“军纪如此差,应该利用行船的时间,对他们分别进行训练。”

陈风、主父润纷纷赞成。

刘裕说:“这样吧,刘政负责船队航行和水手培训,范佐坤跟刘政学习;太史慈、姜乐领流民和江夏蛮,吴轩、吴昊波领丹阳兵,主父润领辎重营。太史朗挑选斥候营,陈风随我领亲兵营,如此可好。”

陈风:“分化清晰,各守其职,正当如此。”

主父润:“船上狭窄,发放刀枪铠甲恐怕有危险。上船之前准备的竹矛,竹甲正好用来操练。”

吴轩:“对,有些江夏蛮还未完全投效,最好是用竹矛、竹甲。”

几人都是年轻人呢,有心互相比比以显示本事,在几艘船上不停操练。江夏蛮和丹阳壮勇们,水性平日都好,纵横江河如履平地,但哪里经历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站都站不稳,更是无处可逃,只能听命令,不然关禁闭,不给饭吃。直接把他们操练累趴了,没力气再打架闹事为止。

经过这几天,倒是学会了5人一组简单的列阵、支援,集体用矛突刺,弓箭列阵齐射等基本战术技术。

————

傍晚忽然从东南飘来黑云,不久便是大雨、大风,众人卷缩在船舱,热着酒,吴轩等丹阳人颇为担心,不断向天祈祷。刘裕知道,这是遇上太平洋风暴了,急忙让水手下帆,转舵向东北航去。夏日在东海行船还是很危险的。

第二日,一早,风雨散去,太史朗爬上桅杆:“大陆,东边看见大陆了。”

“大陆,大陆”“终于到了,昨天吓死人了”乘客们一阵欢呼。

过了一个时辰,总算快靠岸了,刘政却发现不是济州岛,而是朝鲜半岛西北角,上次探路时,便走过附近。于是背离大陆转向东南,欢呼声都停了下来。

到了傍晚,终于在无边的海平面上,出现绿色岛屿的边界,面积有近2000平方公里,边界难寻。海浪拍打着目力所能及的海岸,绿色原野和山林,褐色的岩石,蓝色的海洋,浅色的天空,与西边的落日交相辉映,美丽的令人窒息,眼睛和心一下就宽阔起来。

近了些,望见大岛中间高耸入云的山峰,周边四处飞翔的海鸟,被清新的海风吹得心旷神怡,与江南的湿热相比感觉天气不那么热了。

桅杆上的太史朗大吼:“公子,岛上有村庄,但不像我们的建筑。”

太史慈眉头上扬:“直接上去推平他们?”

刘裕说:“给刘政传令,上前观看一阵,便回俺们的自己人的港口。”刘裕心中雪亮,船上有几百吨粮食,还去掠夺人家干什么?希望人家不要来掠夺我们最好。

陈风:“他们房子都是平房。”

主父润:“海边的人穿的破破烂烂的,房屋分布混乱,应该没多强的战斗力。”

突然见几只小渔船,在海浪中起伏:“抓住他们,了解虚实。”

刘政轻松抓了几人,剩下的跑了,一行人向西而去,一觉睡醒,第二日早上才到了码头。

“来船通名”“是我们的船”“你没看见硕大的刘字么?”

码头边的村庄一阵骚乱,几个大汉飞也似的跑到码头边,一人大吼:“我是太史登,来人可是刘政?”距离太远,哪里听得见,边上一人挥舞着旗子,刘政这边挥舞旗子回答。真是人才,无师自通会了旗语。

船又近了些,只有数十步远,刘政:“太史将军,裕公子来了。”

船队正要靠岸,却见太史登、陈横、陈平向两侧分开。

一群人抬着个滑竿,上边坐着个女人,后边跟着男女各10人,一人大吼:“泰姬女王前来迎接刘公子。”周围江夏蛮们全都跪下,汉人们也鞠躬或行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