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几天后天刚黑,黄永青趁机翻墙头进了一家富裕人家,翻箱倒柜的拿了几件衣服和碎银子,本来一切顺利,没有想到快出村的时候,被路边的一条狗看见旺旺乱叫,黄永青这辈子第一次做贼,心一虚转身就跑,咚咚咚的脚步声引来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紧接着听见有人喊道有贼呀、、、、、、、、、、。
回到山洞黄永青打算出去见见世面,两日以后,穿上偷来的衣服又用布把头包上离开了山洞,下得山来辨别了方就向往山外走去,半日以后看见一个叫做王家寨的古老山寨,山寨大部分坐落在向阳的半山坡上。看来是一个大寨,上山后发现寨子也不算太大,估计可以居住两百多户人的样子,只不过现在剩下的房屋还不到十分之一。寨门楼也给烧毁了,寨里的房屋差不多都毁了,显得很空旷,到处长满灌木和荒草,把有些小路和井口都封了。寨外,向左是悬崖、深谷;向右是森林,一直伸展到山脚下;寨的背后也是树林,连着一座高山,但有些地方被大火烧焦了。
寨子里有一座四合头院子是全村惟一比较完整的宅院,但门窗和家具也破坏很重,看来是好久没有住人了,在院子的不起眼的处找到一个地窖,里面有几袋粮食可能是原主人隐藏起来的,嗯有吃有喝这是个好地方,现在黄永青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自言自语了。
饥肠辘辘黄永青开始忙着做饭,没一会饭就做好了,吃着香喷喷高粱米做的大米饭,黄永青心理想这在后世可是好东西,老子现他娘的在真有口福,唯一不足就是没有菜,吃饱饭躺在床上翘起二郎腿,听着手机里放着流行歌曲,心里就盘算着今后该怎样在这个明朝生存下去。
纠结的是到底投靠李自成呢还是明朝,要不投靠以后一统天下的鞑子,到时候脑袋后面也留一条猪尾巴辫子,咳黄永青无奈叹口气,拿起冲锋枪看了看小声说道;枪啊!靠你能改变明朝皇帝下岗的命运吗?又心烦意乱的从口袋里摸出早上抽剩下的半支烟,用打火机点着美美吸了一口,忽然坐起来拿出背包打开看了看,烟只剩下一条半、两支冲锋枪子弹280发、54手枪弹夹三个、拆散95步枪一只、手动手机充电器一个、充电手电筒一个、西藏出产藏刀一把、迷彩服一套和内衣内裤,放下包又从绑腿里拔出54手枪取出弹夹看了看又装了进去,因为那天枪战,根本就没有机会使用手枪所以弹夹满满的,这才心满意足的躺下。
两个月以后黄永青吃光了筹备的粮食不得不再次下山,这一日出山走了50多里终于看见一个寨子,这个黄永青知道,小时候听爷爷说:解放前农村都有寨子,寨墙非常高大概有5米左右,土匪来了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可以躲进去避难。等走近了发现寨墙外面有很多尸体,黄永青不由得举起用布包起的步枪警惕的查看四周,越往里面走死尸越多紧张的黄永青一身冷汗,等查看了寨子里的全部以后才放下心来,心里想看来里面的人全部都死完了,又找到一家大户,对来自后世看过“电影地道战”的人来说,找有钱人隐藏的粮食来说小菜一碟,地洞里的粮食很快就找出来了当然金银也有些,刚准备去找车子拉走就听见寨子外面有人声,黄永青赶紧下洞,把做饭用的锅慢慢放下这才把锅下石板放下来。
没多久就听见有人说话:“闯王”兄弟们升起了火,快进来烤烤火吧,接着李过、田见秀、高一功、袁宗第和刘芳亮五位大将也走了进来,“妈的!”李过骂道,“卢象升打鞑子不行,打起我们来真很,同咱们打仗倒像是很会带兵,也有胆气,怎么挡不住靴子入塞?”刘芳亮解释说:“鞑子是从东边来的,他在西边,远水不救近火。”
李过又说:“他要是从西边出兵狠狠地打几仗,靴子还敢从东边人塞进攻北京么?……奇怪!”
田见秀回答说:“既然朝廷无道,卢象升纵然做了宣、大、山西总督也如同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出。他的头上还压着皇上跟兵部衙门哩!”
没一会亲兵们把弄好的晚饭端上来了。摆在桌上的是半碗腌萝卜调着辣椒面,篮子里放着四个包谷面窝窝头,其余的全是蒸山芋,另外每个人面前有一碗稀饭。李自成早就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一个窝窝头,然后端起稀饭碗喝了几口。名为稀饭,其实碗里边不见小米,在灯亮下照见人影,不如说是清水煮干野菜倒较恰切。
大家一边吃山芋一边想着粮食快完了,只能勉强支持三天,而这一带又是穷山,不断地遭受天灾和兵灾,十室十空,即令找到百姓,在仓猝间根本没办法找到粮食。如果明天能够突围出去,一切困难都会有法子解开;万一两天内突围不出去,大军给养怎么办?想来想去,只有明天不惜一切牺牲突破包围,才是出路。可是潼关离这里不到一百三十里,到底官军有多少,如何布置,曹操(罗汝才)究竟在哪里,都得不到确实消息,这个仗怎么打法?。
早晨的太阳,像牛车轱辘那么大,像熔化的铁汁一般艳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从正东方的岭脊上,从若有若无的薄雾中闪出来了,它照着蒙了一层白乎乎的严霜的高原,照着在高原上肃静无声、匆匆前进的千军万马,除闯王的中军标营打着红旗外,其余各营,按照前后左右营扫着不同颜色的旗帜。那些红的、黑的、白的、蓝的和紫的大小旗帜,队各一色,在起伏而曲折的丘陵间随风招展,时隐时现,看起来十分壮观。
闯王向远处凝望,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等待着他。这时,一幅潼关南原的山川形势图,历历如绘,出现在他的眼前。
因为行军和作战需要,他对所经过的地方都能够记得当地的山川形势,道路远近。每次驻扎下来,也喜欢向当地人询问地理和人情风俗。对于潼关附近的形势,他尤其了若指掌,这些年来,农民军常常由秦入豫,由豫入秦,如果从潼关走,都是撇开潼关县城,从关南四十里以内的地方来往,他自己曾带着人马从这里走过一趟。出潼关南门直到华山脚下,四十里开阔,尽是高原,浅山平冈,此起彼落,并无险峻之处。依山傍壑,有路可通的叫做峪。
通向河南阌乡县境的峪很多,地势向东倾斜,他知道陕西巡抚孙传庭和潼关道丁启睿一年多来在这些山沟中建筑了三座大堡,每一堡相距十里,驻扎步兵二百名,又每隔三里设一个叫做墩的小碉堡,每墩驻兵二十名,都有火器。但他们是面对东方设防,企图堵住从河南来的小股起义部队。倘若人马从背后杀出,居高临下,这些堡呀墩呀,全无用处,闯王担心的不是这些墩、堡,而是听说孙传庭已经亲率重兵在这里以逸待劳。他对于洪承畴和孙传庭部不轻视,深知他们都是崇桢手下得力的统兵人才。众寡如此悬殊,劳逸如此不同,而对手又是孙传庭这样的人,他不能有丝毫大意……。
黄永青在洞里隐藏了三天,等李自成的农民军走了以后才出洞,这三天可把他给憋坏了,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粮食转移到离这里三里远有一个人迹罕到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很深的山洞,洞口在悬崖上,离谷底有三丈多高,完全被草木遮蔽,不管从山上,从山下,都难瞧见。
山洞虽然是世外桃源,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菜吃。看来需要出去找地方买点菜和肉,抽了口烟,黄永青心想老子本来自己就不属于这个年代,根本没有打算改变什么,只要没有人来打扰,我管你“朝廷、李自成、靴子”,打不仗。至于老百姓的生死老子也管不了,历史本来就决定了天下人的生生死死,老子如果救一个人不死那后世岂不是多一个家族,如果杀一个人后世不就有人消失吗?
第二天黄永青决定下山见见世面,把前世带来的所以东西都隐藏好,只带一把54手枪和两个弹夹,下山走过一个小山包,视野渐渐开阔,再走一段路,一条宽阔的土路,出现在眼前,路上不见一个人,又走了几公里这才见有路人走过,好不容易看见一个下村子,不由得心中大喜,搜嘎!老子终于可以找一个饭馆米西米西地。
忽然听见有人大喊!西军来啦!嘈杂的声音将黄永青从幻想中惊醒,纳尼?我怎么那么倒霉,刚用转身跑,就看见从自己身边跑过去的老百姓又跑了回来,心想“靠”完犊子被包围了,正当黄永青还晕晕乎乎的时候,一个大马鞭就抽过来了,“大胆刁民,看见我们征兵就跑,还不主动上来迎接,你这是要造反不成。”接着就不由分说就给捆绑起来了,“这个刁民看起来。还有点精气神,倒是个当兵的好材料,来啊,继续抓,不抓足好壮丁,总不能让我们当兵老爷的去给鞑子送死吧。”黄永青争辩不得就被捆了个大粽子,被卖猪仔一样扔在了马车上。早知道那么惨,“我这是遭谁惹谁了啊,阿门陀佛、上帝耶稣、120啊。救救我这个迷途的老绵羊吧。
到了军营才知道,“明天就要上战场了,大神们汗颜啊。一个小兵走过来说:大人怕你们跑不动,让加伙食给你们过过年。”“什么过年,分明就是断头饭嘛。”“就是,这些真正当兵的一个个都是兵油子,只会想着拿我们去做炮灰。”众人见状都一副嘟囔起来,等装满着伙食的几个大桶拿下来,黄永青这才算是真正的涨了知识:几片野菜叶,那么大个桶上面油有多少滴都数的清,下面的饭粒真的去捞怕都捞不到,而且那几片菜叶子也只是用盐巴沾了一下,一点油腥味都瞧不见,这就是过年?
正当黄永青迟疑的瞬间,一大堆炮灰兵就前呼后拥,抢过去了。“啊,好久都没吃过真正的大米了。”“就是啊,平时吃的些番薯根,那哪是人能吃的啊。”“八格牙路’见情况不对,黄永青骂了一句,也加入了疯抢的行列中去了。可是一切已经晚了,看着碗里已经没有菜和米盐汤,暗暗骂道:老子饭馆没吃上现在跑这里喝盐汤来了。
黄永青脑袋感觉一痛,大喊“你们做啥子噢?又是哪个龟儿子来扰我的清梦。就听一个人恶狠狠说:今日就开战,而且是马上出发?”。你说甚?作为每天没有十二点就眼睛都睁不开的龊男,对于天没亮就被吵醒,就已经是天大的罪过了。竟然还又是被兵油子一个大马鞭起来。
拿好你的长矛,上了战场打起来就别怂,能不能在战场活着回来,就看你小子的命了。“集合,集合,集合”在一副推推嚷嚷之中黄永青也一副人在魂不在的模样,跟上了军队出发的步伐。鞑子现在使用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吴三桂的人,也是些炮灰部队,也有被鞑子掳掠的青壮男子和俘虏组成还有一些就是不愿意臣服他们,而进行反抗过他们的的辽东小部族。
说到底也都是些杂牌军,毕竟满族人口不比汉族,就是拿四换一的方式换都会直接换的鞑子灭族,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性命也是格加珍惜。大明律也规定凡是能斩获鞑子头颅的,直接赏银四十两,或者累积军功晋阶一级。要是直接遇上鞑子正规军,就以鞑子一人两骑的标准,就是撒开脚丫子跑那都没的跑,直接碾压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