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擒贼先擒王(1 / 1)

晚清七十二变 梁二叔 4950 字 2014-11-19

跟洋鬼子的冲突在所难免,林则徐的底限是尽量不开仗,他知道英国人的厉害,广东学者张南山建议过他:蛮夷们的坚船利炮牛逼得很。林则徐也不敢打仗,因为道光皇帝给他的指示是鸦片务必禁绝,边衅绝不可开。

道光打架打怕了,刚接班那会,张格尔就在新疆搞暴动,烽火七年,金戈铁马四万余众,耗费一千多万两足色的雪花银子,最后好歹张格尔被押解到北京菜市口咔嚓掉,但是这场战争也把道光皇帝给弄得焦头烂额。如今年事已高,雄性荷尔蒙分泌减少,思想也凝固的跟混凝土一样,这种年纪经不起折腾,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战争这事,估计英国人也不愿意打,因为即便虎门销烟还有林维喜事件以后,对于内阁提出来的出兵提议,议会那帮真真假假的绅士们也是激烈争吵了三天,经女王影响以后,主战派才以271:262的微弱多数票,通过了对华出兵的提案。

战火是这么一点点烧起来的……

林则徐到了广州以后,下基层,搞调研,抓毒贩,关烟馆,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一周以后才不慌不忙地召见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买办,通事。

林则徐把这些人调集到越华书院开会搞座谈。这些人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这位初来乍到的钦差大人是酒囊饭袋,脑满肠肥的废物,结果座谈会开完会以后,心里都服气了,钦差大臣询问的问题很专业,很到位,小觑不得。

到了第二天,林则徐把十三行的商人叫到越华书院继续开会。这次开会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一改昨天和风细雨的方式,这次开会让他们闻出了鸿门宴的味道。

在会议开始之前,十三行的商人们接到林则徐的两份文告。

在第一份文告中,钦差大臣对他们进行了一番义正词严的训斥,说他们这群吃里扒外的家伙,不加强思想教育,忘了是大清国的光荣一员,唯利是图,勾结洋人,收买汉奸,在禁烟这事上消极懈怠,没尽到该尽的责任,而且把国家机密提前告诉给外国人,政府调查时又挖空心思,想着办法替洋鬼子包庇遮拦,欺骗国家,欺骗政府。林钦差定调子说,他这次身负皇命,从北京来广州的主要目的就是来惩罚****的,他正考虑着是不是把他们归入到汉奸的行列。

第二份文告是通知外国人,由十三行的商人转给洋鬼子。谴责他们知恩不报,让他们做生意本来就是照顾他们,让他挣钱,不知道感谢,不准守法律,反过来还输入鸦片害中国人。要求他们抓紧把船上的几万箱鸦片都交上来,然后写保证书以后不再走私鸦片,如果再犯,没收货物,砍掉脑袋。

会议结束以后,林则徐告诉十三行的商人三天内完成任务,完不成任务就说明他们与洋人长期勾结。林钦差就以此为根据跟道光皇帝写信,找两个带头的抄家砍头。

当时十三行的总行商伍崇曜吓得腿肚子发麻,伍崇曜他老爹伍秉鉴是当时的世界首富,世界首富已经退居二线了,他们家的怡和行靠这个年轻人出来支撑门面,伍秉鉴当年就因为禁烟消极被当时的两广总督阮元给摘过顶戴,这次钦差大臣更厉害,直接摘脑袋。

十三行的商人们回到商行以后就匆匆忙忙地找来马地臣、颠地等几个鸦片大客户谈判。参加谈判的有三个英国人,四个印度人,还有两个美国人。伍崇曜他们先把钦差大人的意见转达了一下,然后可怜巴巴地问他们能不能交出鸦片,并且写保证书不再走私鸦片。

这几个家伙说回去商量商量,被吓破了胆的伍崇曜央求他们抓紧点,气势汹汹的钦差大臣满打满算就给了三天时间。

颠地是最大的鸦片走私者,他早就上了大清政府的黑名单,远在北京的道光皇帝都知道这个红头蛮夷,因为很多官员给他的折子里都提到过这个奸夷,说长期以来,纹银出洋,烟土进口,多数都与这个混蛋有关,而且心怀不轨,经常跟着中国人来往,教给他们说洋文,自己学汉字,打听官府里的动静。

颠地压根就没有把伍崇曜说的这些话放在心上,他觉得这群狡猾的中国商人不过是在故作玄虚,危言耸听,听风就是雨,捏根鸡毛就当令箭,玩计谋耍心眼,他到底见没见这个钦差大臣都是值得怀疑。

到了21号,三天到期了,洋人商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把商量的意见告诉十三行的商人们,说原来以为中国的鸦片贸易要合法化,印度那么种植多了,运的也多,但是船上的鸦片不是他们的,是孟加拉和孟买的代理人的,他们只负责运输,无权交出,他们保证把鸦片全部运回去,不在广州销售,而且尽量劝其他人把鸦片都运回到原产地。

两头堵的十三行商人只得把外国人的提议告诉钦差大臣,林则徐大怒,以为这些奸商又在跟洋人勾结,玩两面三刀的游戏,又是一顿恐吓,让这些汉奸回去,最后说如果第二天中午还没有人交鸦片,他就去公所审判,抓他们中的两个人问斩。

伍崇曜等人回到公所以后,抱头痛哭。洋人知道这次钦差大臣是打算玩真的以后,看着自己的生意伙伴怂成这个样子,也觉着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以为鸦片而起,十三行的商人们遭了难,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他们把十三行的商人请到他们这边商量对策。史料记载如下:

洋人问:你们今天见到钦差大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商人说:我们把你们的信交给他,他把信交给广州府验视。当钦差大臣听他念完信以后,他说,你们对行商耍花招,但对他耍花招可不行。他宣布如果不交出鸦片,明天上午10点他就到公所叫大家看看他如何下手。

洋人问:你们要多少箱?

商人说:大约1000箱。

洋人问:你们能保证这个数就够了?

商人说:不能。不过我们想如果交出了鸦片,他会因他的命令得到服从而感到满意。但是是否会要求交出更多,我们没法回答……

洋人问:公告是不是要字字照办?

商人说:钦差大臣这么说,他就会这样办。

洋人问:你们老老实实说真话,你们真有性命危险吗?

商人们被逐个问到这个问题时,都回答说有。

商人们被带到隔壁房间后,洋鬼子们在会上就激烈争论起来。颠地、贝尔和布雷恩反对改变决议,而多数意见认为他们应该交出鸦片,以挽救中国同行们的生命。争来吵去,最后结果,在侨民严重抗议下,决定交出1036箱。

会议结束时已是凌晨1点。

第二天商人们再次进城,恳求两广总督把会议结果告诉钦差大臣,期望他会放宽一些。但是邓廷桢知道交出1036箱不会有什么作用,林则徐决心要没收广州的所有鸦片。

应付公差,打发要饭地一样给钦差大臣交上这么一点点鸦片,这成何体统,林钦差感觉自己的第一炮没有打响,第一把活没有烧旺,他有几分恼怒。擒贼先擒王,先抓个典型,敲山震虎,他决定先拿颠地开刀,颠地这个王八蛋拥有的鸦片最多。

地方督抚给皇帝的奏折上好几次出现过这个名字。有人说这家伙最坏了,一半以上的鸦片都是他倒腾的,这个孬种对中国的法律视若无睹,自己学汉话,没事还叫中国人说外国鸟语。他老林本来一来就想抓这个坏蛋的,可是让一些官僚给劝住了。

林则徐命令广州府和南海、番禺的地方官,看见颠地就逮捕他。本来想摆个鸿门宴,趁机把颠地拿下。不成想消息走漏了,颠地说进城也行,先让林则徐给我出个保证书,大丈夫说话一言九鼎,况且林还是朝廷命官,不能说话不算数。

第二天十三行的那群合作者垂头丧气地来找颠地,脸上难看,跟上坟的似的,他们脑袋上花钱买来的高贵的顶戴被摘掉了,最惨的是两名世界顶级富豪脖子上挂着锁链来的,你无法想像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两位先生被美国大兵用冲锋枪押着出现在世界新闻头条的爆炸性后果。

两位首富就差给颠地磕头了,伍崇曜的儿子,还有卢茂官的弟弟都被抓去蹲大狱了。颠地再不服从钦差大臣的命令,天黑之前这两个世界级的富豪就被砍头,身首异处了。

洋鬼子倒挺仗义,不能让自己的生意伙伴丢了性命,赶紧开会讨论吧,不讨论以后生意也没得做了。开会时,伍崇曜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他埋怨颠地不讲道理,钦差大臣叫他去就是问他几个问题,他不给钦差大臣面子忒说不过去,颠地的合伙人倒挺实在,反复说颠地去见钦差大臣没啥问题,关键你得保证安全,去了以后,羊入虎口,那可不就麻烦了,必须保证二十四小时以内安全回来。双方争来争去,谁也说不服谁。

后来几个洋人决定去跟官方的人谈谈,挑了三个代表,他们到了公所以后,跟林则徐的部下开始直接谈判。中方要求去外国人的商馆谈,中方当着外国人的面正式向颠地递交了钦差大臣的命令。

洋人还是强调那些事,颠地可以去,但是必须保证他安全,但是没有敢保证他安全,最后中方官员差不多变成了哀求,连钦差大臣的手下也答应自己担保颠地平安归来。但是这些洋鬼子以往被大清无良官员朝三暮四的做法给蒙骗怕了,说啥也不相信官员们的话。

谈判气氛虽紧张,倒了有点温情脉脉的情愫,官员说颠地不去,他就不走了,洋鬼子有意思得很,说抓紧给他准备被褥,安排晚餐。

洋鬼子态度坚决得很,直到让颠地的合伙人到公所把颠地的条件说一遍,官员没有办法,只得带着他们进城交差。洋鬼子们进城以后,因为翻译问题,交流不畅,但是官府对这些洋鬼子还算客气,临走的时候,还每人送给他们两批红绸和两坛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