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史上最温柔的监狱(1 / 1)

晚清七十二变 梁二叔 3396 字 2014-11-19

要求洋鬼子交出鸦片和传讯颠地未果这事随着英国商务总督义律的加入变得更热闹了。

义律三十多岁,行伍出生,十五岁就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获得过上校军衔,算是有位青年。来中国之前,义律在非洲服过兵役,而且支持废除黑奴制度,从这点来看的话,这个年轻人还是比较开通的。有资料证明,他也反对鸦片走私,他觉着走私鸦片坏了伟大女王的名声。但是毕竟人微言轻,声音小,很难得到回应。

当然,反对鸦片贸易并不代表义律对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心存同情,可是义律对这群顽冥不化但自我感觉又积极良好的满清官员们也没有多少好感。如果真因为鸦片这事闹腾起来,他考虑最多的不是道义,还是英国的利益。

广州的同胞们有了麻烦,身为商务总监督的义律自然不能坐视不管。1839年3月22日,他就拿起鸡毛笔,洋洋洒洒万言,把本国商人在广州的境遇详细向英国大总管巴麦尊做了汇报,顺便提出来的教训教训这群目中无人的中国官员。

给首相巴麦尊写完信,义律就坐上船,雄赳赳气昂昂地从澳门往广州赶。估计英国的历史学家记录这段过往时,笔墨之间一定是称颂和赞叹的调调,深情歌颂这位牛逼人物勇入虎穴的骑士精神。

可是他这一到广州,却无异于火上浇油。

义律离开澳门去广州,第二天经过虎门,进入黄埔,广东水师已经得到钦差大人的命令,不予不放行。义律干脆吹胡子瞪眼地直接闯关,他的船航速快,他在前面跑,广东水师的船只得在后头追。追上以后,义律的船已经停泊在岸,他本人已经登岸和那群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同胞们汇合了。

义律来到广州的当天,群龙无首的洋鬼子一下子硬气起来了,因为他是商务总督兼海军上校,代表英国官方。洋鬼子们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他们在外商商馆去奏起《天佑女王》,广场桅杆上升起米字旗。然后带着人声援颠地,义律还让人通知广州十三行的商人,让他们转告林则徐:想见颠地可以,但是我要跟他一起进城,他不能离开我的视线。

义律很受伤的是他此举不仅于事无补,反倒火上浇油。他没想到大清政府压根没把他这个驻华商务总监督兼海军上校当根葱。他这么一折腾,林则徐、邓廷桢和海关监督误以为颠地这个狡猾的家伙在耍花枪,放到被彻底被惹急眼了。

钦差大人生了气,后果很严重。

林则徐下令,终止跟洋鬼子的一切贸易,洋鬼子谁也不能离开商馆区,同时还通知那些给洋人服务的买办、仆人、厨子、苦役们马上离开商馆区。这些现代外企白领的鼻祖们接到通知以后,匆匆忙忙,心情复杂地收拾东西,然后呼啦卷铺盖,撒丫子走人。半个小时以后,洋鬼子可以公开活动的这块巴掌大的地方,一个中国人也看不见了,这样一来,大清王朝最早的一块经济特区马上就变得空荡荡的如同坟墓一样,。

于是,不经意间林钦差把广州城外西南角的将近七万平方米的商馆区,变成了一个大拘留所,里面三百五十七名肤色不同的杂种洋人在里面被关押了四十七天。

外资白领们从外国商馆里撤出来以后,并没有走远。钦差大人给了他们新的任务,让他们协同广州十三行各位老板看住这些洋主人。这颇有点乾坤倒转的意思,平时被吆喝来吆喝去的仆役们翻身成绑票的了。他们跟政府派来的少数官兵把外国商馆区这块巴掌大小的区域给彻底包围了起来。

洋鬼子们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麻烦起来,平时这里有人专门烧水做饭,刷锅洗碗,清理垃圾,打扫卫生,如今洋鬼子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挤牛奶,挑水,做饭,洗衣服……

洋鬼子没人伺候倒也罢了,关键还得提醒吊胆,他们宣扬自由至上原则,传唱的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如今自由没了。

大敌当前,这些在他们欧洲家乡动不动就因为地盘,贸易,还有宗教信仰挥拳相向的黄头蓝眼们空前团结起来,他们端着火枪在商馆区巡逻放哨,防止中国人冲进了,为了加强防守,他们还在商馆区里面堆砖砌石地搞了不少防御工事。

这种围堵有点含情脉脉的浪漫主义味道,因为林则徐把围堵洋鬼子这块区域的重任交代给了十三行的商人,还有翻译、通事,苦役之类的。这些人和洋鬼子平时相处的还算不错,所以当官兵在的时候,他们举着长矛,梭镖嚷嚷的很厉害。当官兵不在的时候,这些人就开始跟俘虏们愉快地聊天,谈谈时政,论论风月。在包围期间,旗昌行的洋人们懒得动弹,他们还雇佣了几个负责围堵他们的人打扫打扫卫生,每个给了两毛五的工钱。

围着商馆区的这些人还经常给他们往外送情报,往里运食物等必需品,实在上还是在为他们服务,只不过是变了个方式,据说很多洋鬼子对这种温情脉脉的囚禁状态时非常满意的,他们说这是非常舒适的牢狱,在这里夜夜都能酣然入梦,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当时洋鬼子当心他们在黄埔的八百名弟兄会冲进了。这帮愣头青一旦真来救他们,反倒麻烦了,火上浇油,中国人真到了怒,他们必死无疑,都得扔到珠江里面喂鱼。

在监禁期间,让洋鬼子还不舒服是生活太过单调,但他们具有自娱自乐精神,很快就找到了娱乐的方式。三十多个英国,美国,马来还有孟加拉在商馆区里举行板球比赛,不比赛的就玩跳背的游戏,有个喜欢攀爬的水手玩杂耍,徒手跟猴子一样爬上了一百多英尺的美国国旗的旗杆。后来负责来看管他们的清兵也开始加入,洋鬼子和他们有时候一起喝啤酒,聊天,有个水手还借着大清军官的马表演起来惊险的马术。

当热心观众是包围他们的中国苦力们,每个惊险的演出都会赢的如雷的掌声。

这段时间最难得实际上是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他们这几天过得最为屈辱,首先不能让颠地跑了,颠地跑了的话,官方就会没收他们的家产,砍掉他们的脑袋。被围困的洋鬼子心里的怨气也一股脑地撒在他们头上。

洋鬼子被囚禁期间,事情每天都有变化。林则徐实行的是循序渐进的弹性政策,只要洋鬼子们交出四分之一的鸦片,负责围堵他们的买办、厨子、和仆役们就可以回去工作,做饭洗碗,洗衣拖地这样的粗活笨活就不用亲力亲为了。如果交出一半的鸦片,澳门到黄埔的渡船就可以通航,表现好的洋鬼子可以回到澳门跟他们的家人团聚。交出四分之三后,守卫们就撤离,洋人们换回他们比爱情和生命都重要的自由问题。鸦片都交出来,立马恢复贸易。

必须强调一下林则徐的良苦用心,在他看来,限制洋鬼子们的自由并不是他的本意,林则徐只是想试图通过这个方式要求洋鬼子把害人的鸦片都交出来,这才是事情的根本,所以义律答应交出鸦片之后,林则徐就派人送来大批的鸡鸭鱼肉以示体恤,到了五月二日,钦差大人和他的同僚认定鸦片将如期全部交出,恢复交通航行,解除封锁。除了颠地在内的十六名老牌的鸦片贩子,其他外国人一律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