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即位了,这位芳龄25岁的未婚女王,立即成了欧洲各国王公贵族们争相献媚求婚的最佳对象。
根据英国的现行法律,女王的丈夫就是国王,有谁娶到伊丽莎白女王,立马就能王冠盖顶、皇袍加身,成为理所当然的英国国王。
伊丽莎白身材瘦削,在鲸骨紧身衣的作用下,她的腰围仅有13英寸。轮状皱领修饰她颀长的天鹅颈,散开的大篷裙衬托她的高贵。她的皮肤略显苍白,映得她的嘴唇越发鲜红欲滴,充满女性的诱惑力。
英国女人们十分羡慕,纷纷效仿女王的装扮,使用勒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束身衣,用铅粉拌蛋白加醋的增白霜、黏土加赤铁矿粉的口红,装点她们的脸蛋和皮肤,不惜冒着皮肤溃烂,甚至患上皮肤癌而丧命的危险。
伊丽莎白女王素爱洁净。英国本土民风粗野,生活环境也很肮脏,到处都是污秽,脏水满街横流。女王表示不能接受,下令整饬伦敦城区环境,所有她将要前往的地方,必须打扫得一尘不染。
她喜欢纯正的芳香气味,玫瑰、紫罗兰、檀香、薰衣草、柠檬。在她的居室和服装上,永远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女王的古典钢琴弹得极好,刺绣和舞蹈也十分拿手。抛开她的女王的高贵地位,单凭她的外貌和才华,也是个多才多艺知性有修养,让上流男人倾慕不已的淑女。
至于她私下里的脾气,身为亨利八世的女儿、血腥玛丽的姐妹,从绝境中走出来的女王,当然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个性,不可能对任何人千依百顺,做普通女人的小鸟依人状。但是她从不随意签发死刑书,在同等身份的人群里,算是一个具有宽容美德的人了。
虽然在当时的婚龄来看,伊丽莎白稍微大了一点,但她拥有整个辽阔美丽的王国。这一票了不起的陪嫁,足以让很多人甘冒娶丑陋悍妇的危险,而她做为女人的特质,姿容气质性格颇为出色,做她的丈夫对任何男人来说,绝非什么为难的任务,而是胜任愉快的美差。
于是,女王的婚姻成了英国内外所有人关注的最大焦点,大臣们轮着班儿地向女王进言,请求她尽快选择一位合适的丈夫,尽早为王国诞育接班人。无论她的地位权势多高,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人,似乎难以逃脱做女人的宿命,那就是为男人生儿育女。
女王一登基,各国的求婚大使便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最早的一群使节中,最醒目的就是法国和西班牙的客人。
然而女王对这两国都没有好感:在玛丽女王时期,法国夺去了英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后一块领地,并迫使伊丽莎白在放弃条约上签字。这时她登基后签的第一个外交条约,无论如何都算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
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对英国干过的那些事,更是不用说了:掀起宗教迫害狂潮,使用酷刑残杀新教徒,还在最后关头抛弃重病的英国女王妻子。于公于私,她都不可能这位对花心冷酷精明势利的前任姐夫有任何好感。
更何况西法两国本就是敌对国,答应一方必定得罪另一方。伊丽莎白女王一向谨慎,绝不会带着孱弱的英国,搀和进两个大国之纷争。
政治联姻似乎进入死胡同,那么在英国国内,有没有适合的人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伊丽莎白不可能没有这种正常女人的愿望。更何况她早已经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
那个人就是远在海外的罗伯特。但是无论她如何惦记他,这种思念只能压在心里,受诺森伯兰公爵的连累,罗伯特还是罪臣之子。
她多么希望他能回来,站在她的身后支持她。对于统治一个历史悠久,国土辽阔的英格兰王国,她的心里不太有底气。
在掌玺大臣的提醒下,伊丽莎白通过一项法案,以女王登基为由大赦天下,免除所有死刑犯的牢狱之灾,以及他们家属的牵连罪责。
然后她就给他写信,以女王对臣子的口气,委婉地欢迎他回国效命,然后期待他的回信。
但是他迟迟没有来信,说他什么时候回来。
只是不断有使臣前来,主动与英国结交友好,包括远在东欧的一些小国。
从这些使节的口中,她隐约打听到他的消息,得知他一直在奔走,为新上任的女王做宣传,帮助她与欧洲各国缔结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