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流年似水(1 / 1)

目前,龙灯街NO。1中国餐馆的员工是清一色的中国人,大陆、美籍和港澳台皆有,以新移民和留学生为主,也有从国内漂洋过海偷渡来的青年女子。

员工们的日常分工是这样的:餐厅经理欧阳秋岩主抓服务生的纪律和卫生保洁,接洽广告和大型的宴会,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其它重要事务,一句话,什么都可以管。当然,因为欧阳秋岩目前还在大学读书,精力有限,没有多少时间上班,这些事情实际多由曲江师傅代劳。

大厨曲江主管厨房事务,他和炒锅计春祥专门炒菜。

计春祥是澳门人,五十多岁,在纽约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为人本分,寡言少语,整天不吭不哈埋头干活,一心一意炒菜,只求每月领足四千美元薪水就行,对其它的事情不闻不问,属于极为低调的人。

一名油锅专门负责煎炸食品,诸如油炸奶酪、炸春卷、炸薯条、炸馄饨和炸玉米条等等。

二厨管抓菜码。

两个帮厨负责洗菜、切菜和凉拌面,包括其它一些厨房杂活。

两名传菜员负责端菜和回收空的碗盘。

一名杂工负责洗碗、清洁厨房卫生以及其它未分工的活计。

六名男女服务生在大厅和楼上接待食客,每人负责三桌,另外还有一名女服务生在快餐窗口卖饭。

吧台女服务生是一个新来的小妹,姓宋,名唤月汐,英文名叫Angel。她有一付中等个儿,长得细皮嫩肉,眉清目秀,一头直发自然垂肩,一双眼睛清澈似水,一副乖巧玲珑的俏模样,甚是招人喜爱。

月汐今年刚满十七,两个月前离开中国重庆,跟随拿技术移民签证的父母来到纽约,目前居住在皇后区(Queens)的法拉盛(Flushing)。因为英语还不过关,不得不到英语学校念补习班,白天上课,晚上出来打工,计划通过语言关后去读大学。她要负责配制饮料,售卖酒水,接听订餐、送外卖的简单电话。

导位小姐东方青秀专门接待客人,帮助安排座位,迎来送往。

女收银员何黛芗来自安徽,今年20岁。她已经在比扬·莫斯理工学院(BiyoungMossInstituteofTechnology)读了一年大学,因为所学习的工商管理专业(BusinessAdministration)过于热门,资助竞争激烈,没有拿到下一学年的奖学金。自己又交不起学费,生活窘迫,所以干脆申请休学出来打工,她希望干个三、四年,赚够学费和生活费再回学校读书。

五十岁的老吴师傅专送外卖。他是山东人氏,老偷渡客,只会几句撇脚英语,在美七年仍未拿到绿卡。他的老伴在这条街上的“齐鲁菜馆”上班,专做德州扒鸡,也做一些面点,比如饺子、馒头、包子等等。唯一一个儿子留在国内,已经娶妻生子,成家立业,鉴于父母在美国混得不容易,死活不肯来到美国打拼。

餐厅领班负责管理外台事务,包括导位小姐、服务生、收银员和外卖工。目前这个职位一直没有中意的人填补,处于空缺状态半年多了,不知欧阳一德先生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这些员工有一部分专上白班,时间为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还有的人只上夜班,人数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工作时间为下午四点至晚上十点,按时计薪,没有周末休息,比如月汐和另外几个正在读书的留学生。其它的人皆是全日制的员工,包括曲江、计春祥、二厨、帮厨、黛芗、东方青秀和老吴师傅等,按月发薪。他们要从上午十点开门一直干到晚上关店,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周休息一天,大家轮流错班,互相照应。

万一出现人手有余或者不济,龙灯集团会在纽约市内的五家分店临时调剂。

需要关注的是,在龙灯集团散布在美国各地的连锁餐馆里,始终存在这么一个特殊群体~偷渡女孩。

这些女孩年纪青青就离开了家人,花费几十万人民币,历尽艰辛,辗转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地下渠道,甚至藏身在破旧渔船里,在茫茫大海上随波逐流,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个向往而陌生的西方国度。之后一头扎进中餐馆里,一呆就是几年和十几年,将大半个青春都献给了餐馆。

龙灯集团冒险为她们提供了非法工作机会,她们也为龙灯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她们不是来读书的,也不是来看世界的,更不是跑来镀金的,她们只有三个简单想法:拼命挣钱,拿到绿卡,嫁个好的男人。

即便偷渡客的生活如此艰辛,可是中国大陆的偷渡现象依旧屡禁不绝。

********

大厨曲江是广东人,今年四十有五,个子不高,略显削瘦。

八十年代初期,他只身一人从家乡越境偷渡到了香港,靠着一手烹饪绝技生活,擅长粤菜和江淮菜。后来在一家酒店里做厨师长,并在香港娶妻成家。

十年以后,他带着妻女辗转来到美国纽约,投在龙灯集团旗下。因为资历不凡,一直担任大厨一职。由于为人正派,技艺精湛,工作任劳任怨,从来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深得欧阳一德先生器重。不但将他放在龙灯集团的旗舰店~龙灯街NO。1中国餐馆挑起大梁,还将最赏识的孙子欧阳秋岩交到他的手里,希望他能悉心传教。

欧阳秋岩虽然年青,但也已经十分富有。在他读大一的时候,他即持有龙灯集团1。92%的股份,除去月薪,每年还有上百万美元的分红。虽然他的股份来自他的爷爷,但是按照西方社会的标准,他也属于地地道道的上流富裕阶层的一员了。

问题在于这个孙子似乎并不努力,对店里的事情漠不关心。换句话说,虽然人很聪明,文化基础不错,但是不求进步,有点游手好闲,坐享其成,这令欧阳一德先生非常恼火,感觉自己看错了人。

但是,从长计议,龙灯集团已经到了需要培养第二代继承人的时候。欧阳一德先生在孙儿辈里左挑右选,还真没有更合适的。女孩子太柔弱,几个男孩要么缺乏将帅之才,要么就是死活不肯走这条路,直接奔着律师、医生或自己喜欢的职业去了。

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今天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诱惑和选择。

龙灯集团不是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华裔家族企业,其内部股权的运转也很简单。这么多年发展壮大下来,欧阳一德先生一家始终控制着公司65%以上的股份,另外35%的股份都是在收购兼并中组合进来的华人餐饮资产,没有一点外资痕迹,这在海外华商企业中是极为少见的。

尽管许多的人想不明白,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龙灯集团的业绩优异,属于从不上市的绩优股。

********

转眼之间,两个月过去了。

欧阳秋岩原本以为柳丽丽在他的店里干不长久。毕竟她是一个大陆来的富家小姐,腰缠万贯,娇生惯养,打工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考核要求,属于一时头脑发热罢了,跟他店里那些为挣学费和生活费的大陆留学生不同,所以没有抱太大的指望。

况且自己也在大学念书,平日里来餐馆上班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多是利用课余时间,比如晚上或者周末过来转转。翻翻账本,看看伙计,蜻蜓点水,转上几圈走人,店里实际管事的是大厨曲江。

哪知柳丽丽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尤其钟爱店里那台古旧的斯坦威钢琴。她大大咧咧的个性,使她跟其他的员工很快混的贼熟,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她是一晚不落,当然,周末两天除外。

她显然把打工当成一种娱乐,一种能填补空虚生活的享受,毕竟她的工作比较轻松自由。

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柳丽丽鼻梁上架着那副明星款的茶色大框太阳墨镜,开着她的那辆枣红色的凯迪拉克来到店里,自顾自的先把肚子填饱。

太阳落山以后,走进餐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兴隆。她就换上一袭演出长裙,坐在白色的卧式钢琴前,不慌不忙,用起伏流利的手势,一遍遍的认真弹奏一些欧美古典音乐,诸如李斯特的《爱之梦》、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肖邦的《前奏曲No。15雨滴》和《G小调第一叙事》等等。

那婉转悠扬的音乐让龙灯街NO。1中国餐馆飘荡着如痴如醉的美妙旋律,令吃饭的客人陶醉其中,胃口大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令忙碌的员工们忘记了一身劳累,干活心情顺畅,有条不紊;也让始终后悔给她开了高薪水的欧阳秋岩心旷神怡,忘却暂时烦恼,觉得真是物有所值。

他越来越喜欢她了。

********

一天晚上,八点多钟,店里突然进来一位不吃饭的老者。

老者看上去有七十多了。瘦高个子,身板硬朗,一头苍苍白发,瘦骨嶙峋的脸上贴着一层酱紫色的皮肤。他穿着一件米色的西装上衣,一条麻黑长裤,右手拎着一根褐色柺棍,精神状态蛮好。看他皮粗肉糙、刚毅挺拔的摸样,就知道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干练老人。

东方青秀急忙笑眯眯的过去迎接老人,想找一个空位请他坐下。老人笑着摆了摆手,主动与员工们轻声打着招呼,和蔼可亲,员工们都笑眯眯的点头,很尊敬他。几位华人食客竟然放下筷子,欣然过去与他握手,寒暄一番。

柳丽丽穿着一件咖啡色的碎花长裙,正低头坐在钢琴前,聚精会神的弹奏着。一曲终了,她闭目停顿了片刻,又如痴如醉的弹起了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

老人一下被吸引了。他悄无声息的走到了木梯旁,站在柳丽丽的身后,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聆听那天籁之音……

三分钟后,柳丽丽轻轻弹完了最后一个音符,余音未绝,老人很激动的用褐色柺棍在地上轻轻敲了三下。

“咚!咚!咚!”

柳丽丽一回头,急忙站了起来,微微鞠躬:“您好!先生,欢迎指教。”

“姑娘,指教不敢,但是弹的真是不错!很有功底。”老者大为赞赏。

“先生一定有所感悟?”

“是的是的!德彪西的《月光》,清新,淡泊,旋律沁人心脾,宁静致远,太动人了!我很喜欢,谢谢你的演奏,姑娘。”

“您对音乐情有独钟,评价如此精辟,先生是从事艺术工作的?”柳丽丽问。

“哈哈哈哈!你猜错了,我是一个粗手笨脚的下里巴人,一个乡下老头,纯粹属于有感而发。”

柳丽丽不明白。

“哎呀!这首《月光》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明月,它是那么遥远!那么清晰!那么亮堂!小的时候,在晴朗的夏夜,我曾经踩着月光在田间聆听青蛙的合唱;少年时代,为了奔个农市早集,天还没亮,我就挑着一担青菜,踩着月光在乡间的小道上匆匆赶路;新婚不久,为了躲避炮火战乱,我又踩着月光,背着病痛中的媳妇逃难香港……”

老人说着说着,眼里竟然泛起点点泪光,他下意识的抬起一只手,擦拭一下眼睛。

柳丽丽十分的惊奇:“先生,您是……”

“爷爷。”欧阳秋岩从厨房里出来。

柳丽丽一下愣住了:“爷爷?您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一德先生?”

“怎么?我不像吗?”

“像!像!是我太冒昧了。”柳丽丽羞涩的笑了。

欧阳一德先生看看孙子:“秋岩,这是你的创意?”

欧阳秋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柳丽丽得意的说:“爷爷,我自己要来的,秋岩还不乐意。”

“你是大陆来的学生?”

“是的。”

“很好!继续好好干吧!姑娘,你的音乐素养很高,你用心演奏的美妙旋律使这里变成了艺术殿堂,不简单那!冒昧的问一句,秋岩给你多少工钱?”

“你问他吧!”柳丽丽抿着嘴,看了一眼欧阳秋岩,乐呵呵的直笑。

“爷爷,这个…这个…”欧阳秋岩挠了挠头,扭扭捏捏不敢回答。

欧阳一德先生不再追问,而是意味深长的说:“刚才,我很激动,因为我有了一次回家的感觉,它带给我的美好回忆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姑娘,这个周末你有空吗?能否赏光到我家来吃顿便饭,我们好好聊聊,行吗?”

“好嘞!我一定去。”柳丽丽欢天喜地的回答。

********

2003年11月6日,道指收盘:9801。12

中国移动(CHL):14。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