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名字决定性格(1 / 1)

破碎无量 孤君道 4236 字 2013-06-01

一个上午的时间,赵信头顶烈日,汗湿衣衫,劈好的柴堆砌在凉棚下,接近棚高,他还在劈,小二王顺经过的时候很惊叹,表示赵信可以休息了,这些柴足够佛笑楼两天之用。

洗了一遍后,赵信出门去买笔墨纸砚,毕竟要教小冬瓜认字,总不能还拿佛笑楼的纸和笔。

大街上依旧很热闹,溜达了一遍后,赵信并没有遇到董天宝师兄弟,故事里他们出来会摆人肉沙包,让人花钱打他们,然后就招来了太监何宽。

返回佛笑楼,在后堂找到了小冬瓜她们,见她们正将一大缸密封的酒分装在小坛里,工作不累,就是很繁琐。

“赵大哥,听说你半天干完了两天的活,好厉害哇!”

“不是我厉害,而是老板厉害。这里人人只干本职工作,做完计划内的工作就能休息,所以大家会卯足了劲工作。如果干完了自己那份工作,还要帮别人干,我想没人会拼命的。”

小冬瓜隐约明白赵信的意思,不过依然感叹:“还是赵大哥厉害,原来劈柴的是牛大锤,他力气很大,最多半天劈完一天需要的柴,而赵大哥竟然半天劈完了两天的柴!”

“毕竟我是习武之人,气力绵长,体力不易枯竭。不说这个了,如果你工作做完了,来后院寻我,我在后院练武。”

赵信说着扬了扬手里包囊,包囊裹得很紧,大致形状几人都能看得清楚,分明就是几本书上面叠着一枚砚台。

小冬瓜感动的不能言语,她认为赵信早早做完那些工作,就是为了给她去买认字的工具,只觉得赵信人很好。

一旁秋雪心中一叹,当年她也是一个想要认字的小女子,而慕容白就像赵信一样,很热心的教导她识字。

后院,赵信手舞龙纹棍,一招一式变化之间并不是很快,显得有些慢,但每一棍挥出去,仿佛夹带千斤巨力,呼呼作响,声势如雷。

他要学习《龙虎练气术》,现在只有体力要求及格,而协调还差2点,精神属性更是差了12点。

就算他把罗汉拳练到九层巅峰,将自由属性加到精神上,也就最多增加10点,还需要2点精神属性。

而在《罗汉拳经》修炼完之前,他不能修炼其他功法增加属性,所以他现在愁得就是如何再增加自己2点精神,去找宝物,还是找一门略高于罗汉拳的武功修炼?

缓慢使出罗汉棍法,口中默念口诀,只觉得浑身流转着一股温和热气,全身疲劳酸痛都会被这股气流消退。

“呼!每天最多三遍,现在的体力无法支撑我练第四遍!”

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如果体力属性高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一直练下去,每练一遍罗汉棍法,他的罗汉拳都会取得不少经验值。

小冬瓜很快就来了,还提着一盒点心,让赵信莞尔一笑,随即教她认字,取出一本唐诗文集,而不是从《三字经》这类启蒙书开始。

赵信教导小冬瓜认字很是苛严,不苟言笑,专心教导。而小冬瓜聪明伶俐,学的很快,一个下午教了三首五言律诗。

“贪多嚼不烂,初学之时先要打好根基。我师傅教导我说,学习成绩好坏与一个人的资质有关系,但决定一个人到底能不能学有所成,不是资质,而是态度。”

“明天开课时,你要默写这三首诗。若是不过,我会继续教你这三首诗,不会教你新的诗。今晚多背诵,多抄写几遍,直到你记住为止。”

小冬瓜见赵信面容严肃,乖乖点头,突然就问:“赵大哥,三张纸就要一文钱,好贵的。”

“我既然决定教你认字,就会负责到底。今天买的纸你尽管使用,大不了明天我再去买。你喜欢认字,我喜欢授人以道,我们各取所需,合作愉快。”

“赵大哥,你是个奇怪的人。”

赵信耸耸肩,看着花园里的各色月季说道:“人这一辈子,做什么只要符合本心,那么就是高兴的,开怀的。为人一世,求的就是畅怀。”

“畅怀?”小冬瓜沉默片刻,扭头望赵信问:“包括杀人么?昨天我们被官兵追,赵大哥杀意很大。”

“杀我想杀的,就是畅怀!”

“不论好坏?”

“依本心而杀,管他好与坏?但你觉得,你赵大哥我是滥杀好人的坏人么?”

小冬瓜脸一红,抱着买给她的笔墨纸砚一溜烟跑了。

“好一个‘杀我想杀的,就是畅怀’!”

赵信转身,见一个身着青黑布袍,面色和善,颔下留着一把清须的中年人抚掌轻拍,带笑而来。

“老板昨夜赚了好大一笔,不分润一二?”

赵信一句话,让面前的老板神色大变,又听赵信说道:“老板等人虽是义举,可也是无用之举,平添不少惨剧。”

老板因为路过听赵信与小冬瓜言谈才好奇赵信为人,故而出来一见。见赵信不是贪财好利之辈,虽然被赵信发现了他们盗取刘瑾宝库的机密,可老板并不担心。

只是暗骂自己等人竟被赵信发现了蛛丝马迹,若是个贪图名利的人,他们佛笑楼这一帮人,必然遭到镇守太监刘瑾的疯狂报复。

老板一听赵信言论,也很是好奇:“愿闻其详。”

“镇守太监刘瑾喜好搜刮民脂民膏,民间流通的金银就那么多,被他尽数搜刮,百姓贫苦。你们从刘瑾那里盗来金银,又发给百姓,刘瑾必会再次搜刮。对于百姓而言你们分发的金银等若于无,而他们还有再次遭受失财之苦。”

“可狗太监的税那么重,没有我们盗来的金银,百姓必然会被逼得卖儿卖女。”

“刘瑾不是傻子,真的把百姓逼到那一步,他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皇帝身边那么多太监,想取代他的太监犹如过江之鲤,数之不尽。”

赵信继续说道:“他之所以有那么重的税,实际上还是想从百姓身上将他失去的金银捞回去。”

觉得赵信说的有那么一点道理,老板不由问道:“那又有什么好法子可以不再让百姓受苦?”

“杀了刘瑾,也是治标不治本。他死了,还会有下一个太监。恶的不是刘瑾,而是朝廷败坏的吏治。”

所有问题扯到国家体制,都是无解,老板摇头叹息而去。毕竟对于一个国家,他也是束手无策。就算推翻了现在的朝廷,他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会治理好新的朝廷。

什么是朝廷,还不是人心?人心如此,换一个朝廷,也就是换一个天子换一班朝臣,百姓还要接受剥削,更要经受战乱之苦。

傍晚的时候,出乎赵信预料之外,董天宝竟然没有走,而是与张君宝一起垂头丧气返回佛笑楼。

这一晚的饭菜很简略,都是素菜,张君宝吃的很高兴,董天宝闷闷不乐,饭后说起了他和君宝这一天四处找工作,处处碰壁。

“从河北逃难来的流民太多了,给一口吃的他们就干活,还不要工钱!”董天宝语气忿恨,仿佛要杀光所有抢了他们工作机会的流民。

一旁张君宝补充说道:“那些人好可怜的,好多小孩子没饭吃,官府也不知道救济。”

“不过明天我们还要出去找工作,泰安城这么大,今天才转了三条街,可能我们明天就能找到工作。”

董天宝对于找工作有着一种格外的偏执,赵信听了摇头说道:“不说这些了,我们去后院探讨兵法吧!”

“兵法?我能不能学?”张君宝也很好奇,这种刷好感的机会赵信怎么会拒绝,自然点头。

见张君宝也要学兵法,董天宝也是高兴,毕竟他要投军,如果带着武艺高强的师弟,再加上颇有谋略的赵信,他们三人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后院,三人席地而坐,赵信按着自己的回忆说道:“用兵之法,在孙子兵法中开篇就讲了,这是国之重器,不可妄动。最好的兵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略!”

“战略层次不是我们所能接触的,现在你们要学的就是战术。两军厮杀,即使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何扩大战果,并减少自己的损失,就要靠战阵和计谋。”

“战阵和计谋是一场战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者都有奇正之分,我将他们总的归结于战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你们要认识自己,再认清楚自己的战友袍泽。并不是穿一样军服的就是自己的伙伴,真正的袍泽就是可以将后背托付的人。”

董天宝师兄弟二人互看一眼,齐齐点头。他们想起了少林寺的罗汉棍阵,这也是一种战阵。他们师兄弟两个与罗汉棍阵对垒之所以能胜,除了武功高强外,他们彼此信任,将后背托付给对方,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赵信指着自己说道:“要认识自己,就要从名字开始。我叫信,我父母给我起的名字,所以我这人讲究信诺,做事自信,只相信自己,很少会被别的意见干扰。”

“再如天宝,什么是天宝?上天给万物生灵的宝物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争。生灵熙熙攘攘,有争名的,有争利的,也有争命的。”

“争?”董天宝低声念叨,皱眉思考。

他一听赵信拿自己做例子,就暗暗回想自己一生,仿佛从头到尾都贯彻着一个争字。从小与张君宝争夺师兄这个名称,现在又要在尘世中争名争利。

赵信见他沉思,轻声说道:“上天虽然给了我们生命,可主导生命的是我们的意识,我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我要与天争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不由天!!赵兄弟这句话说进我心坎儿里了!”

“赵大哥,那我呢?”张君宝见赵信说的有理,也很好奇自己的名字蕴含什么道理。

“呵呵,君宝。人之极是为君,君之宝无非仁善。仁善不单指做事谦和,为人厚道。也指克制恶心,不行恶事。而且除恶也是仁善的举动,所以君宝从名字上来看,是个好人,是个可以放心托付后背的好兄弟!”

张君宝一听,嘿嘿傻笑,摸着后脑勺,感觉被夸奖有些不好意思。

他旁边董天宝也是连连点头,认为赵信分析的很有道理,他与张君宝自幼一起长大,自然知道张君宝虽然为人谦逊,也有惩恶扬善的勇气。

“再说军队,军队听起来神秘,其实也就是一大帮人而已,首先要在里面找到与自己理念契合的人,与他们相互协助,大家相互帮助,才能在军中立稳脚跟。”

“在军中若站不住脚,根本无法发展,更别提带兵。所以我一直强调做人,不只是军队,在哪里,都要学会做人。”

董天宝听的连连点头,张君宝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