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一章尸体旁的诡异数字(2)(1 / 1)

死亡数列 辛欣 4255 字 2013-06-01

1月14日,早晨6点26分,城北郊

此时此刻,这座城市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苏醒过来,街道上空空旷旷,冷冷清清,显得很寂寥。

市公安局重案组忽然接到报案电话,说是位于北郊的一座修车厂里发生了一起火灾,现场发现一辆报废的中巴,车里有一具被烧焦的尸体。

对于这个城市来说,这无异于投下了一颗炸弹!

30分钟后,重案组的车抵达了现场。

那是一座废弃已久的修车厂,或许称它“汽车坟场”更为贴切。被铁锈腐蚀得惨不忍睹的车体,层层叠叠地堆放着,不管它生前是奔驰、宝马、夏利还是桑塔纳,在这里都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

此时修车厂的入口处拦着一条黄色警戒线,几名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在外围维持秩序,不少住在周边的居民在探头探脑地往里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场居然还有媒体的记者。

其中有个记者胆子极大,试图爬上废车堆上拍照,被民警制止了。

“是附近晨练的居民看到浓烟后,打电话报案的。”民警向重案组的刑警汇报:“当我们赶到时,火势已相当猛烈。八成是车里有废机油、酒精之类的易燃品,火势很难控制,直到你们过来之前才刚刚扑灭。”

接着,提前到达现场的法证科警察走了过来,说:“现场简直一团糟!又是火又是水的,取证工作非常困难,费了好大劲儿也没有找到特别有价值的物证,下面只好看你们的了。”

两位重案组的刑警默默地听着,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这两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一黑一白。

瘦高的黑大个叫罗刚,因为连续破了几宗大案,半年前从地方分局调到市局重案组。他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毛寸发型,脸上的肌肉很紧绷,线条硬朗,一望便知是个硬派小生。

矮个的白胖子叫郭长发,戴着一副斯斯文文的近视镜,因为长得和周润发有几分相似,便被同事戏称为“发哥”。他只有四十五岁的年纪,却已经有二十年的组龄了,是组里的资深警探,地位仅次于组长。

这次发哥亲自出马,目的很明显,自然是为了带新人。

这位新人不是别人,正是罗刚。

“刚子,别东张西望的,到现场瞧瞧去……嘿,你小子!”

看到罗刚左顾右盼,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发哥抬手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记。

“我说发哥,你干吗老打我?咦?”眼尖的罗刚忽然叫起来:“你的眼睛……昨天晚上是不是被嫂子给煮了?”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昨晚小峰他们几个非拉我去喝酒,结果一直整到凌晨3点!”发哥忙扶了扶眼镜,尽量把两只黑眼圈遮住。

他率先矮身钻过警戒线,朝现场走去,罗刚紧跟在他身后。

两个人沿着开辟出来的雪道,朝烧得焦黑的中巴车走去。满地都是泡在雪水里的玻璃碴子、废铁片,以及一些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黑渣子,一脚踏上去“咯吱咯吱”地怪响,叫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中巴车外观已面目全非,车窗被高温熔化得一塌糊涂。虽然火已被扑灭,而且外面气温很低,但车厢里依然热气逼人。空气中还弥漫着烧塑料的臭味,以及某种特殊的味道。

“那是烤人肉的味儿!”

发哥的声音冷不丁地在罗刚身后响起,吓得他心里忽悠一下。

“发哥!人吓人会吓死人的!”罗刚埋怨道。

发哥没理他,只是盯着焦黑的车体看,眼神变得有些难以捉摸。

车上,取证人员正在为现场拍照,法医在车厢后部查验烧焦的尸体。从车厢壁烤灼的痕迹来看,火似乎是从车头烧起的,逐渐向车尾蔓延,两旁的皮座椅被烧得最为严重,里头的弹簧崩得满地都是。

罗刚来到尸体前,心脏骤然缩紧,胃里一阵翻滚。

——那是一具烧焦的女尸,头低垂着,双手被铁丝反绑在坐椅上,除了双手前臂部分外,全身上下几乎接近炭化。

罗刚强压着呕吐的冲动,尽量把目光避开死者怨气冲天的眼睛,仔细查看着女尸的躯干。即使当时没亲眼目睹,他也可以断定死者生前受到了何等折磨。

随处可见挣扎的痕迹,椅脚下靠内侧的两颗螺丝有松动外翻的迹象,而且死者手腕、脚踝等部位也因挣扎而皮肉脱落,伤口深可见骨。

“恐怕死者生前受折磨的时间很长。”发哥幽幽地说。

罗刚不禁打了个冷战。他看到死者除了灼伤外,身上还有被鞭打的痕迹,大都在手臂关节与大腿部位,处处皮开肉绽,惨不忍睹。从死者下体的完整程度来看,似乎没有被强暴的迹象。不过这要等到法医做完尸检后才能证实。

现场找到的一些死者的随身物品,被法证科的人用证物袋装好带下了车,其中包括一只停在5点13分的女式欧米茄表,一枚戒指,以及一支外壳被烧烂了的手机,好在手机卡完好无损,依此可以联络到死者家人。

罗刚把视线从尸体上移开,在车厢内继续搜寻着。

忽然,地上一小块黄色的东西吸引了他的目光。

他弯腰拾起,是一截黄色粉笔头。

他急忙把粉笔头拿给发哥看。

发哥端详了一会儿,说:“你仔细查看一下车厢四壁和坐椅的下面,看看有没有用粉笔留下的记号。”

罗刚依言而行,不一会儿便有了发现。

“在这里!”

发哥忙跑进车厢,看到罗刚正跪在车尾,双手支地,躯干尽量向下压着,头很费劲儿地探进一张坐椅的下面。

发哥憋着笑意叫道:“少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了!”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面小镜子,弯腰将镜子伸进坐椅下面。镜子上立刻映出一个用黄色粉笔写的阿拉伯数字:

20

一旁的罗刚脸上有些挂不住,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叫起来:“发哥,你……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发哥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他收起镜子,笑着说:“这也是让你多长个心眼儿,为了你好哇!小同志!”

罗刚没吭声,太伤自尊了。

发哥立刻叫来法证科的同事,让他们想办法把椅子拆下来,以便进一步观察背面的记号。

椅子很快被拆了下来。

发哥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

那个“20”应该是在车子燃烧前不久留下的,因为粉笔印迹相当新。他急忙找来摄影师拍照存证。

“刚子,你可是立下大功了!”发哥拍了拍罗刚的肩膀。

罗刚应付着笑了一下,心里是大大的不以为然。虽然发哥是重案组的大哥级人物,而且处处照顾他,但罗刚并不太喜欢这个人。除了他老是爱拿别人开涮外,倚老卖老的心态也让人有些接受不了。只是运气似乎总是站在他那一边,破案过程中往往让他抢得先机。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法证科的一位同事跑过来,带着塑料手套的手上举着一根被烧过的竹条。

发哥和罗刚一齐凑了上去。

那根竹条长约三十多公分,前端已分叉,明显是抽打其他东西所致,上面还留有疑似血渍。

“竹条是在凶案现场附近找到的,除了这东西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可疑的东西了。”

发哥戴上手套,接过竹条仔细端详着。

“死者身上有被鞭打的痕迹,相信就是这根竹条了,上面极有可能留有凶手的指纹,拿回去作为重要证物化验。”

法医插言道:“鞭打不足以致死。从死者口腔内留有的残渣来看,应该是窒息而死的,不过还要再进一步确认才能最后确定。”

尸体被运走后,取证工作暂告一段落,其他人员纷纷撤离,现场只留下几名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守护着。在案件侦破前,必须尽可能保持现场的原状。

此时已经是上午9点50分了,天空灰蒙蒙的,仿佛有一层不知名的物质笼罩着这座城市。阳光也是灰蒙蒙的,竟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发哥和罗刚一起钻出警戒线,苦苦守候了几个小时的记者一窝蜂地涌了上来。

发哥见势不妙,丢下一句“你给我顶住,我先撤”,便瞬间失去了踪影,留下罗刚一个人在那儿干瞪眼。

“我是C市日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死者是否是被人蓄意谋杀的,生前是否被强奸过?”

“我是法制报的记者,你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

“我是文化报记者……”

“我是电视台……”

罗刚的头一下子就大了不止六圈,他不得不搬出《重案六组》中大曾应付记者时说的那一套,“死因尚不得而知,还要等尸检后才能最终确定,身份也有待确认,其他无可奉告”,然后狼狈逃窜。

一分钟后,罗刚回到了车内。

“小子,电视上那一套学得还蛮快的嘛!”发哥笑着说。

此时此刻,他正舒舒服服地坐在车里,手里还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

罗刚没吭声,而是靠在车椅背上闭目养神。

“走吧!愣着干啥?”发哥催促道。

罗刚睁开眼睛,默默地发动了引擎,然后是猛地一踩油门儿。

车子怪叫一声蹿了出去,没有精神准备的发哥,把豆浆全扣在了腿上。

“臭小子,故意的吧?”

“哎呀!我不小心把油门儿踩大了,不好意思啊!呵呵……”罗刚得意地笑起来。

其实他根本就是故意的,地球人都知道。

发哥闷哼了一声,把脸转向窗外。

上午9点30分,C市医大三院

汪文海站在医院大门口,他的面前是一位身穿名牌大衣,手拎着鳄鱼提包,长相儒雅斯文的中年男子。

原先,室友们推测那则招聘信息,很有可能是某人在恶搞,汪文海也是半信半疑地投了份简历,不料当晚就得到回复。回复信里言辞恳切,看不出一丝一毫开玩笑的可能性。

这两天学校已经开始做放假前的准备了,漫长的假期即将开始。汪文海已经决定留在C市一边补习一边打工赚生活费,所以很在意这个打工机会。第二天,他比预定时间提前十分钟赶到见面地点,就是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对警察这一行熟悉吗?”

当汪文海在医院门前和对方见面时,那位自称为“郑先生”的中年人开门见山地问道。说完,还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