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1)

第139章第139章

“你作甚?!”

女官瑛娘一声怒吼,稳婆浑身猛地一颤,不自觉松了手,婴孩彻底掉进了恭桶。

莫嫡疾驰而至,抓住婴孩倒立的腿将他捞起,掀着裙尾擦拭了他进水的口鼻。只是,婴孩面色已是铁青中泛着紫绀,分明是溺水缺氧了。将婴孩平放于炕上,用劲捏住他肉嘟嘟的双颊,紧闭的小嘴张开个口,她忙顺着口子掰开婴孩的嘴,清理出口腔中堵着的粪水。飞速解开襁褓,原本应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的胸廓,再无波动。同时,搭在其脖颈的指腹,也几乎摸不见脉搏。

“快开接产箱,预备抢救!”

一面吼着,一面双手环抱婴孩的胸廓,两大拇指端压胸骨,做着新生儿的心肺复苏。

规律按压了五回,婴孩口中吐了三波水,面色虽已渐渐恢复,却仍泛着缺氧的青。

王清歌对着婴孩的嘴吹了几口,仍不抵用,她只好让王清歌接替她按压后,从开启的备用接产箱中翻出把竹管。

挑了根最细的,将消毒过的竹管又用酒精杀菌后,插入了婴孩的口中辅助呼吸。

让瑛娘帮着扶竹管,她拉开裕涟,取出银针,快准狠地扎上了婴儿的会阴穴。

“噗嗤一一”

闷声响起,婴孩排出滩墨绿胎粪,耷拉着的双腿也轻微的晃荡起来,插管的口中发出些咿呀。

婴孩终于醒了!

擦了擦额角的汗,她暗自松了口气,又等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待婴孩彻底缓过来后,她方有心思管那险些让婴孩丧命的稳婆。稳婆面色惨白,双臂被将士们扣押在其身后,双膝跪地深埋着头,身子不停颤动。

扯着稳婆髻上红艳艳的牡丹,让其仰面,贴近她的脸厉声质问道:“分明是活胎,为何不救?!”

“大人……明鉴,现今是活的,过几日许就没命了,就算侥幸活下来,也是体弱多病。一个窝囊废,活着有何用?"稳婆起初还有些战战兢兢,愈说竞愈觉自个儿有理,声量放得大了些。

只是话音刚落,从天而降个瓦罐,将她砸得头破血流。方才还虚弱不堪的产妇,竞能将瓦翁掷出半丈远,还正正好砸中稳婆。瞧这婆子振振有词的模样,莫娴猜她手中定还有其他方出生婴孩的亡魂,嘱将士们将其押入大牢,严加审问。

此后,她亲自将妇人和婴孩送于大唐嗣昌妇孺堂,由稳娘们悉心照料,自己则领着女官们继续投身于驱虫大业。

然,此事始终是梗在她心头的一根刺。

半旬后,城中婴孩用药完毕,她于太原定购的药材也到了。召集全城人,分发驱虫药,若此前未补上婴孩药钱的人户就不能购买。这般一来,钱竞追回大半。

嗣昌局的门口又排起了长队。

这回百姓们的脸上再不见踌躇质疑,皆是笑逐颜开,似瞧见了明媚的朝阳,感受到了新生的希望。

莫媚立于嗣昌局分署的牌匾下,望着逶迤向前的队伍,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她知道她在介休城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成功了!“大人之恩,无以为报,愿您洪福齐天、福寿安康!”原本跟着队伍前行领药的百姓们,忽而齐齐跪了下来,朝着莫娴叩拜。她何曾直面过这般场景,面颊绯红,忙同女官们分散开来,一面躲闪,一面侧身将百姓们都拉了起来。

翌日,全城茅房告急。

憋红脸的小娘子,提个脚盆躲于纱帘后酣畅;肚儿绞痛得面色暗淡的婆子们,夹着长裙,躲去郊外田间的高苗后淋漓。男子们更豪放些,三两个脱了裤头,挤在一个茅坑,鼻孔堵上枣核,眼睛还不忘攀比谁的“虫"长。

更有甚者,当街行出恭之举。

此时,尉迟恭正巧领着士兵们巡逻。介休城由唐军接手,自要遵照大唐的规矩。城中除设立了武侯铺,任命了金吾卫,还于每条街巷选出了左右街使。作为总巡使的尉迟恭,方行至一处巷口,映入眼帘的不是百姓们走家串户的其乐融融,而是一白花花的肥肉臀,还噼里啪啦放着臭屁。眼见着就要一泻千里,他忙捂着鼻子欲躲远些,却见身后的将士们竞一窝蜂地冲上前去,将那男子团团围住。

“啧,这什癖好?“向来勇猛无畏的尉迟恭,虎躯一震,不可置信地瞧着将士们。

只见将士们配合默契,两名将士把男子拉起身,一名将士帮男子提裤头,其余将士环顾四周,找来些稻草、破布、烂柑橘往他□口里塞。男子只觉臀肉冰凉一片,微微酸涩感,将他的便意堵住了大半。“官爷!“他回过神来后,脸吓得灰青,抖抖嗖嗖地道,“小人是有两分姿色,但望官爷们高抬贵手,且容小人通畅后,再同官爷们行欢愉之事。”“呸!”

将士们齐齐唾了他一口,怒目而视。他们虽听不懂他话中之意,却仍固执道:“无论行何欢愉之事,都不能当街喷粪!”“咳咳咳一一”

众将士口出狂言,尉迟恭猛地被呛住咳嗽数声,然他的下属竞无一人在意他,只目不转睛的守着此男子,就怕他趁着他们不注意随地大便。听将士们扯着男子的耳朵,嘀嘀咕咕教训着,尉迟恭心头好奇得如猫挠痒般。

他拉来最外围的小兵低声问道:“虽说有辱……斯文,然他都快拉□口里了,就放他痛快罢。”

一向谨遵军令的小兵,却是连连摇首拒绝:“万万不可,莫君早就说过了!”

此时,尉迟恭双目瞪得似铜铃,他呐呐道:“原来不是你等有怪癖,是……莫君真乃奇女子,长孙大人也是辛苦了。”小兵狐疑地瞧了他一眼道:“长孙大人何尝辛苦?能娶到莫君,我等皆羡慕。莫君自是奇女子,早就同我等说过当街大小便的危害,这城中百姓粪中还藏有三尸九虫,更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

尉迟恭骤然醒悟,收起胡思乱想追问道:“有何危害?”见他当真不知,小兵自豪地同他科普了从莫君处听到的新鲜词,再细细同他解释了其会传播疾患、污秽天地、影响城容等。尉迟恭听得入了迷,更领悟了其中的危害,此后领着将士们巡逻时,也将这些祸害告知了欲当街行不雅之事的百姓们。除了尉迟恭,往返于各家各户记录药效的莫媚,自也察觉到了此现象,瞧着时不时在半空聚集成群的蚊蝇,不禁眉头紧锁。三日后,嗣昌局向全城百姓发函,由左右街使通知到户。嗣昌局分时段接待了全城百姓,向其讲述了三尸九虫的由来、正确的生养方式、为何不能当街大小便等知识。

因时长有限,百姓们能明白十之一二,就已是最好的结果了。然莫娴还是要这般做,不仅是展现嗣昌局更是唐军对百姓们的重视,还树立了嗣昌局的威望待众人离去后,莫媚又同其他女官一道,反复将这些知识交予了左右街使,让其每三日召集民众讲解一遭。

讲义自不是深奥的术语,皆为颇具趣味的实例,有些甚至收录于此次驱虫。有惊恐的,如蛔虫四处游走,钻入一男子脑髓中;有发笑的,如一妇人夜半觉□口瘙痒难忍,一挖竞扣出了寸白虫头……配上讲述者惟妙惟肖的神态动作,更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黄昏后,用过晚膳无其他娱乐活动的百姓们,纷纷自发端着小杌排排坐于巷口,等着学习新知。

此后,就算这日无左右街使讲述故事,他们也会互相讨论得来的消息,谁家又拉出三尺的长虫,谁家又被稳婆忽悠着胡乱用药。是的,介休城中百姓们愈发不信任老娘婆。听闻嗣昌局还开了家什官营的接生馆,专为妇人接生,介休城中多数大肚儿妇人都会选择照着木牌上的地址,寻去大唐嗣昌妇孺院。大唐嗣昌妇孺院中的稳娘们,不仅领着他们瞧了院中环境、接生场所、购置流程等,还模拟了几遍接生实景,将前来的百姓们瞧得一愣一愣的,当即选定了合适价位的稳娘。

归家后,他们立即就将此事分享给了相熟的邻里;黄昏后听完精彩的故事,见大伙儿都赞扬着嗣昌局,他们更是将此事骄傲地宣扬开来。邻里们听后心也痒痒,不能日日叩谢嗣昌局女官们的大恩大德,他们便纷纷去大唐嗣昌妇孺院一探究竟。

一时间,大唐嗣昌妇孺院门庭若市,而于此处产子更成了风尚。“这般下去,可怎得了!”

城中老娘婆们皆熟识,日常接产手段虽藏着掖着绝活,但约定俗成的塞羊粪、喂童子尿、树下埋胎盘等,皆是相同的。此时,她们聚于一处,愁眉不展地想着对策。“一个小女娃娃,我们还怕她不成!"梳着倭堕髻的婆子愤恨道,“毛都没长齐,手上定无半点功夫,还敢诋毁我等。”拂云眉的稳娘蹙眉道:“然我等塞的羊粪中确有虫,此事众娘子何解?”“定是她们栽赃陷害!"着葡萄纹复襦的稳娘竖眉冷哼道,“不知天高地厚,我等定要给她教训。”

插着金步摇的稳娘缓缓道:“民不与官斗,淮娘子还关在大牢呢,我等有何法子整治她?”

未等众老娘婆想出对策,一贴着迎春花子的稳娘急急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快……快去看…看公示墙。”见大伙儿皆疑惑地瞧着她,她解释不清忙领着众人行至巷口。巷口处的东墙一人高的位置,钉着块结实的木板,上面写着公示栏。此亦是莫娴让唐军们钉的,每条巷子口皆有,先前是用其来告知服用驱虫药诸般注意事项。

现今,公示栏前围满了人,稳婆们正欲跻身于前列。忽而听闻一声一一“老娘婆来了!”

百姓们纷纷让开条道,见大伙儿仍如往常般看重她们,她们瞬时昂首挺胸,在他们灼灼的目光中行至公示栏前。

须臾间,识字的老娘婆面色骤变。

“怎…怎了?"在不识字的老娘婆的询问声中,她们将公示栏上的信息逐字逐句说明。

嗣昌局颁布牒告:

此后,介休城中所有稳婆必须于嗣昌局接生通过考核,领取到嗣昌局发放的官方文书,名为产牒之物,方能行接生之举。否则必遭抓捕,抓捕后将按其严重程度给予笞刑、杖刑、徒刑、流刑和死刑,欢迎城中百姓检举,检举成功者将有重赏。另,此前抓获的稳婆,将处以鞭笞三十、流放千里之刑,望介休城中其余稳婆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