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五十七、找钱(九)
“这……这……“王芳燕既高兴且纠结,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严如玉微笑道:“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你要是在这一行呆久了,就会发现,懂得多的人,不一定赚得多。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也有可能什么都不懂。”
王芳燕点点头,还不是很能理解,但有点模模糊糊的感觉:“可能这就是老人家常说的命。”
“嗯。“严如玉随口应道,“不过多学一点,不一定能多赚,但是肯定能少亏。王芳燕听了,连忙端正坐好:“严姐你说,我一定都记下来。”两人说着话,来客人了,严如玉站起来招呼客人。王芳燕站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仿佛在上课听讲,讲课的还是校长!很凑齐,客人看上的就是那只小象茶宠。
“这个多少钱?"客人问。
严如玉回答:“220。”
客人眼睛微微瞪了瞪,缓缓转身走了。
严如玉坐下来,继续研究石头。
王芳燕看好不容易来个客人,还没留住,有点着急,见严如玉浑不在意的模样,又不敢问。
严如玉笑笑:“很多人就是看看,问问,不用在意的,真正想买的人会还价的。那个顾客应当是觉得这个茶宠还不错,但是价格有点高,所以再走走看看。如果没看到更喜欢的,对这个价格又勉强能接受,会回头的。如果看到更合心意的,价格又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就不会回来了。”“可是,"王芳燕小声说,“还没卖出东西呢。”这都快中午了,一个早上就快过去了。
王淑芬哈哈大笑:“一个早上没开张算什么?严老板的生意已经是最好的了,我们还经常好几天都不开张呢。”
陶春花也说:“卖翡翠是这样的,不经常开张。”“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我们做玉石生意的是这样的。“刘向东说。他顿了顿:“但是也有例外。珠宝街开业那天,严老板简直是卖疯了。”刘向东和陶春花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珠宝街那天盛况描述了一遍。刘向东感慨:“我入行十几年了,还没见过有人这么卖翡翠?后来还有报纸来采访严老板呢,真是大开眼界。”
王芳燕来了两三个小时,只接待了一个顾客,听他们讲完,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由衷赞叹:“严姐真厉害。”
这早上讲了许多话,也喝了不少水,王芳燕感觉肚子有点涨,悄悄问严如玉厕所在哪里。
严如玉指指西南方向:“在那边。”
王芳燕去了。
刘向东低声问:“真要带她呀?”
带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做翡翠,难度不亚于带个初中生参加高考。严如玉随口道:“能教就教呗,能学多少看她本事。”王芳燕是很惨没错,但她严如玉也不是特别幸福,顺手能帮的事,她会帮,要花大力气帮的事情,那得看她有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了。人得顾好自己,才能去帮别人!
没多久,王芳燕回来了,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着两个中年妇女。“严姐,这两个大姐说是来出差的,想带点礼物回去。"王芳燕跟严如玉说。严如玉打量那两人,一个梳着利落的齐颌短发,穿着银灰色的西装套裙,手上提着个黑色方形的皮包;另一个扎着个马尾,能从刘海和发梢看出来是烫过的,穿着黑底碎花衬衫和黑色西裤,肩上挎着个小皮包,两人脸上都带着些许好奇、兴奋以及微微的优越感,看起来确实像是来出差。“两位想买来送给什么人?"严如玉问。
西装套裙说:“家人和朋友。”
马尾说:“我先看看。”
“听两位口音,像是从贵州来。"严如玉给她们各倒了一杯水,又让王芳燕拿凳子出去给她们,“出差很累吧?坐着看吧。”王芳燕闻言惊讶道:“怎么知道她们从贵州来的?我听到她们讲家乡话,才知道她们从贵州来。”
马尾点点头:“我们是从贵阳来的。”
“过来一趟不容易吧?云南的药材和玉最出名,价格比其他地方便宜,可以带点回去,自己用或者送人都很不错的。买药材可以去菜市,那里经常专门卖药材的摊子,也有些人挖出来在路边摆摊的。”严如玉寒暄两句,把话题拉回来,“买玉就要来珠宝街了,手镯、戒指、挂件、摆件什么都有,看看这些有没有喜欢的?”
两人低头看了一会,西装套裙看中一个兔子挂件和那个小象茶宠,马尾则看中一个荷花挂件。
严如玉一一拿出来摆在柜台上。
“这个小兔子用的是巧雕工艺,它嘴边的红萝卜也是翡翠,跟兔子身是同一块翡翠,适合小孩子戴。”
兔子不过大拇指大小,小小白白肉肉的身体直立起来抱着个大大的红萝卜。做工很是精巧细致,爪子刻画清清楚楚,萝卜上有清晰的纹路,还有个被咬的缺口,生动得很。
西装套裙把小兔子拿在手上看了看,放下来,拿起小象端详。严如玉介绍:“这个小象用的也是巧雕工艺,大象无形,特别适合拿来当礼物。”
西装套裙没讲话,马尾已经开始问价:“这个多少钱?”严如玉回答:“120。”
马尾砍价:“60块行不行?”
严如玉不同意。
一番讨价还价后,最后以110元,外加赠送一条挂绳、一个鉴定证书成交。马尾很喜欢,当即戴上了。
荷花挂件是个带点浅薄荷绿的白色翡翠,如一朵盛开的白荷花坠在女子胸口,让她立即显得贵气起来。
马尾对着镜子侧身欣赏一会,满意得不行。严如玉忙完马尾的事情,问西装套裙:“姐姐有什么顾虑吗?”西装套裙却没多说,只问了价格,稍微还个价就掏钱了。送走她们,王芳燕开心得嘴一直咧着。
严如玉掏出账本记账,笑着说:“这三件货给你记提成。”此时已经是中午,刘向东凑过来:“生意不错呀。”王芳燕连忙收收嘴角,但是很快又忍不住笑起来。下午严如玉要去看新屋的建设情况,索性留王芳燕一个人看摊。新屋已经开始封一楼的楼顶。
现在机械化不高,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靠人力完成,在门外的空地上搅拌水泥,把水泥一担担地挑到楼顶,踩压严实,工地上人来人往,一派热火朝天。工头跟严如玉说:“封顶后,要等水泥风干才能继续建二楼。现在这个天气,大概要三四天吧,我们也趁机休息休息。到时候我安排一个人守这里,一方面看着材料,一方面防止有人搞破坏,其他人就先回去休息。”严如玉没意见。
建二楼又要继续买砖块,现在她的钱大部分都买料子了,刚好趁这个时间出货赚钱。
她叮嘱:“安排两个人轮流值班。”
她最近好像又捅了个马蜂窝,只怕万一有人会认出她来,然后摸到这里来搞事。
还是做点准备比较好。
傍晚,严如玉正在做饭,门被敲响,打开后看见王芳燕兴奋的笑脸:“严姐,我卖了一块玉。”
“是吗?卖了哪一块?"严如玉边问边转身回厨房。“那块青山见。”
严如玉的脚一顿,回过头,再次确认:“青山见?多少钱卖的?”青山见是个小摆件。
一一怪石嶙峋的山中,一个身着武僧袍的和尚立在一个山洞前,他面前,站着一个双手合上行礼的和尚。这是比较常见的玉雕题材,特别的是武僧袍和尚身旁,有一只威风的大老虎。老虎雕得很精致,虎皮纹路,甚至脑门上的王字者都清晰可见。而那两个和尚,都是用写意的雕法。这对比,让人忍不住遐想,青山见,见的是这位武僧,还是这只山大王。
翡翠雕刻讲寓意,山水摆件多寓意怡情山水,取悠然见南山、恬然宁静之意,但青山见雕的那只大老虎,让人觉得莫名多了种肃杀危险的感觉。这和一般人想要的感觉不一样,所以青山见做成一段时间了,身旁的挂件都换了三四茬,它还是稳稳地立在柜台中间。
严如玉甚至打算着,过几天刘向东回北京时,让他顺便带去北京看看能不能出了。
没想到王芳燕第一天上班就卖出去了!
“是青山见!"王芳燕连连点头,脸上满是兴奋,“卖了350。”早上严姐说那三件货给她算提成,她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她什么都没做,只是把人带过来而已。卖出青山见后,她才觉得自己是真的能帮到严姐,不会给她添麻烦。
早上卖了400多,下午又卖300多,一天进账700多!二楼的砖头问题解决大半了!
严如玉露齿笑起来:“真厉害,晚上给你加鸡腿。”王芳燕高兴地撸起袖子:“我来做,我来做,让你们尝尝贵州菜。”王芳燕做了贵州辣子鸡,香辣冲天,炒的时候严如清和严如冰回来了,进门就跑过来问做什么,在院子里就能闻到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