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县(1 / 1)

第37章华阴县

江玄戈身着白色披风从门口踏入,耿武带领的亲卫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黄师爷寒毛倒竖,惊吓叫出声:“江玄戈?!你怎么会出现在我华阴县!黄县令这才得知面前少年人的身份,竞是南宁县的县丞。只惊诧了一瞬,立刻皱眉问道:“江县丞,本官还未去找你,你倒自投上门,可是向本官赔罪?”

江玄戈笑一声:“县令大人说笑了,小子不觉得有任何需要向大人赔罪的地方。此次前来,是有一桩买卖要同县令大人商谈。”黄县令冷哼一声:“本官有何事需要同你商谈?”江玄戈径直走到黄县令的对面坐下,自顾自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这才抬头道:“小子此次前来,是送黄县令一个大好前程。”黄县令盯着江玄戈:“何意?”

“黄师爷去了一趟南宁县,想必知道南宁县现在是什么模样。黄大人,你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华阴县现在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若民生再凋敝下去,凭着我悦江府乡民的性子,只怕大人说不定也会性命难保。不如由我来帮大人恢复民生、治安,保证让大人三年的评定为上等,等大人三年任期一过,自是天高任鸟飞前途无量。”

黄县令一愣,没想到江玄戈会有如此提议,说不心动是假的。若黄师爷所说不假,这江玄戈的确是恢复民生的一把好手。现在的华阴县已经没有什么油水可榨,那些泥腿子也确实不可再逼迫,黄平正正为这一摊烂摊子焦头烂额。在这个时候,江玄戈的提议让他心动也就不足为怪。从黄师爷的讲述中,黄县令知道张县令之所以被架空,就是因为张县令接受了江玄戈的提议。不过,黄县令不认为自己会想张县令那么软弱无能。让江玄戈替他管理华阴县,让他和那些高门大户去斗,最后他坐收渔翁之利,这实在不失为一计妙策。尽管心心中如此想,面上却装作十分恼怒的样子,冷哼道:“你以为本官是张正原那个废物?等你进驻华阴县,以后华阴县岂非也会像南宁县一样,只知江县丞不知黄县令?”

江玄戈冲黄县令拱拱手:“黄大人,说句不相宜的话,张大人如何能与您比?小子不过有一些安抚民生小技,说到运筹帷幄,牧民一方,万万比不上黄大人!”

这记马屁拍的黄县令十分舒适,强压心中得意道:“倘若本官不答应呢?”江玄戈便定定地看了黄县令一会儿,直把黄县令看的头皮发麻。江玄戈挥挥手,耿武的长枪便唰一下抵在了黄县令的脖子处:“如此的话,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借黄县令您的项上人头一用。您的头,下官会好好炮制,争取让您的头悬挂于城楼三个月不腐烂,告诉百姓们,县令大人被土匪残杀了。作为邻县的县丞,为了清剿这些残害百姓与官员的土匪,只好暂时进驻华阴县以保百姓安危。大大大大大大大

江玄戈走了好一阵,黄县令才从后怕中缓过神来。黄师爷刚刚不敢出一言,直到江玄戈走了才敢在黄县令面前道:“大人,江玄戈大逆不道,竟敢如此对待朝廷命官,我们向府台大人告状,告知府台大人江玄戈蓄谋造反.…”“造反?现在天下造反的人还少吗?",黄县令摸着脖子幽幽出声。黄师爷道:"正因为造反的人多,我们的告状府台大人才会信。”“信了又如何?派兵来灭杀江玄戈吗?”,黄县令冷笑道:“悦江府有成天王这个贼寇在肆虐,还有其他大大小小数不尽的匪寇势力,悦江府的官府和守备连成天王都拿不下,前车之鉴,府台大人连官府大门都不敢出。这时候我们告诉府台大人,说南宁县的县丞要造反,府台大人一查,发现今年完全缴纳赋税的只有南宁县,这时候你觉得府台大人会信我们吗?就算大人信了,他们还有余力派人来剿杀江玄戈吗?一旦不能第一时间剿杀见江玄戈,留在这个虎狼窝的你老爷我,还有命在?”

黄师爷慌乱的啊一声:“大人,难道我们就这么屈服了吗?您真的甘心像邻县张县令那样成为一个傀儡?”

黄县令哼一声:“权宜之计罢了。江玄戈有一句话说的不错,悦江府遍地都是匪寇,整个府郡都是大大小小的匪窝。现在局势一日比一日混乱,匪寇一日比一日增多,继续呆在这里,本官迟早得被这些刁民要了性命。本官需要好的平级去好的地方统治顺民。让江玄戈去,他有本事把华阴县治理好了,免了本官性命之忧,到时候他辛辛苦苦的一切只会成为本官加官进爵的踏脚石与助力。“等他走的时候,把华阴县席卷一空,让江玄戈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他的私财。想到此,黄县令默默忍下了刚刚那口气。世道变了,若是太平盛世,一个如此不顾规矩的县丞,只需要逐级上报,等待江玄戈定是重罪,若真被定为造反,全家都会被抄斩。

可惜现在世道乱了,王朝正在跟几股在大梁境内到处流窜的大匪寇作战,外还有辽东建奴牵制了朝廷大部分兵力。其余的小股势力,即便上报,也只会责令地方自行处理。再说今年是华阴县没有交足税赋,南宁县反而是替朝廷分忧的地方,一个地方乱不乱,上面首先看的便是税赋。他和江玄戈,府台大人说不定会更相信对方。

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不过是一个虎狼窝的一丁点儿权利,江玄戈要,就给他。

黄师爷心有不甘,却只能应是。

他知道除了黄县令说的这些好处外,黄县令到底是被江玄戈吓住了。江玄戈是土生土长的悦江府本地人,骨子里就有匪气,谁能保证这家伙不会在一冲动之下就真的将他们杀了呢。杀了他们,然后报上去山匪作乱,上级官府难道现在还有余力派人来调查实情吗?

黄师爷叹口气,昨日才嘲笑张县令无能,没想到今日就落到了和对方一样的境地。

头天晚上和黄县令强行达成了一致,第二天就有穿着青衣的小吏和官差来打扫华阴县的县衙,并且在华阴县一干差役的注视下堂而皇之将黄县令的办公后堂收拾成了江玄戈的。

接着江玄戈就走进了后堂,正式入驻华阴县县衙。胡青竹给江玄戈倒了一杯热茶后,走出来咳一声,替江玄戈告知这些差役书吏,以后江县丞才是华阴县的主事人,他们的俸禄差银等都由江县丞来发,前提是这些人必须听江县丞的话,否则.…

否则什么,胡青竹没说,可县衙外面战列森严的团练队,个个威武彪悍,他们手中的银枪与火器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一切无不在告诉他们,不听话,后果可能很严重。

江玄戈就这么轻易入驻了华阴县。

下一步,自然是像在南宁县所做的一样,打土豪分田地,兴修水利,开荒修路,让这个濒临破灭的华阴县一点点恢复生机。而且,江玄戈还准备直接将华阴县纳入南宁县的管辖地界,逐渐淡化两县的分界线。王朝末世的官员,从来都是软弱可欺的,江玄戈从不认为黄县令会是他进驻华阴县的阻碍。

真正阻碍他的,另有其人。

江玄戈入驻华阴县第一天,便有青衣小吏沿街到处贴告示,并且每贴一张,便有官差敲锣,这些小吏还会高声将告示的内容宣扬一遍,那些是乡下,也有小吏和团练队下乡宣扬丈量土地的政策。于是,经过一天的宣扬,华阴县所有人都知道了隔壁来的县丞要在华阴县丈量土地,那些无主的土地将会收归官府。“少爷,告示贴出去后,那些人果然有了行动。”,胡青竹将玄影卫收集道的情报递到江玄戈的案头。

江玄戈拿起仔细看了一遍,哼一声,笑道:“很好,和我猜的一样,果然一个不落。”

南宁县的工地上,从华阴县来的所有人都神思不属,就在昨天,他们已经被告知县丞大人去了华阴县,接着华阴县会像现在的南宁县一样丈量土地,组织大量的人手兴修水利开荒种地。他们这些从华阴县来的人,在县丞大人丈量华队县土地的时候,一定要回去登记,否则土地只能被当做无主之地统一分配。这让已经放弃了华阴县的一切孤注一掷来到南宁县求生活的人大喜过望。在来南宁县之前,他们就已经放弃了继续拥有那些土地的希望。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还能重新拿回这些土地。

如果江县丞真的在华阴县也像南宁县这般行动的话,那他们岂不是也会变得像南宁县本地人一样富有?

胡麻子心中一阵阵颤栗,他就知道江县丞不可能看不到凭南宁一县无法供应如此多人的弊端。

胡麻子的妻子担忧:“他爹,就算江县丞想要在华阴县像南宁县这么做事,华阴县那些官老爷会答应吗?”

同村的其他人也聚在了胡麻子一家子蜗居的工棚里,他们心乱如麻,想聚在一起拿个主意:“是啊,华阴县的官老爷可狠着呢,逼我们交税服役,哪年不逼得好些人家破人亡?还有那些地主老爷,他们会把自己的地硬生生吐出来吗?”,这些农户不懂其他的,但对华阴县黄县令的搜刮才能和那些地主老爷们的吝啬却无比了解。

不说那些老爷们,若换了是他们自己,肯定也不愿意轻易把自己的地交出来重新分配。

胡麻子道:“江县丞定是有办法的。”,他压低声音和同村的人道:“你们注意到没,江县丞前天就带人去了华阴县,肯定和华阴县的官爷商谈了,如果商设不顺利的话,这时候他们肯定已经返回了南宁县。现在不但他们没回来,还有一波波穿着青衣的小吏去了华阴县,这意味着江县丞要办的事儿进展顺利|..'同村的人闻言,心下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人便咬牙道:“麻子哥,小弟知道你比我们都聪明,我们这些人没什么主意,既然麻子哥你这么说了,那我们就回去?”

“当然要回去,越早回去越好。”

第二天他们就找管事的登了记。

管事将他们的名字记下:“行,你们准备准备,明后两天将名单统计完后,一起去华阴县。”

胡麻子忙问:“只有我们华阴县的本地人吗?”“当然不是,华阴县的本地人好多都外逃到其他地方,荒废了很多地,恰好南宁县这边人太多,迁过去一部分抢修水利开荒,好赶上明年的春耕。”胡麻子听了心更加安定。

南宁县这些办事的,无论是官差还是领头的管事,似乎比其他地方的人都多了一股子说一不二的干练劲,效率极高,说用两天统计名单,便在第三天的早晨,带着登记的一万多人浩浩荡荡向华阴县方向挺进。这里面,有六千多是华阴县本地人,还有五千多的外乡人,后面进入南宁县的这批外乡人眼看南宁县本地已经没有土地分给他们,有胆子大的便在管事通知的时候决定碰一碰运气。

他们是第一批进入华阴县的外乡人,如果攒够了工分分地的话,那他们就会第一批分到地,如果江县丞能像治理华阴县一样治理南宁县,他们就会像现在南宁县有土地的人一样过上殷实的生活。这样的诱惑已经足够大到他们去冒险。浩浩荡荡的一万多人踏入华阴县地界,就被人井然有序的安排,原本华阴县的人先各回各家,其他外乡人先统一安排进那些外逃人家的屋子。土地没有文量清楚分拨下来之前,愿意修路的依然修路,不过这次他们是从华阴县连接到南宁县的路。

乡民们到的第二天,已经驾轻就熟的陈临渊依然负责这次的土地丈量工作。这是这次,他们遇到的阻力远比在南宁县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