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拢(1 / 1)

第24章拉拢

顾家自己花银子做的水车,水车做好那一日,顾稳叫上田家、张家帮忙,还有其他几家开春时一同修水渠的人家都来搭把手,老少十几个人去镇上把水车抬回来。

他们早上出门得早,地广人稀的,大家又顾着自家地里的活儿,没什么人察觉,等他们把水车抬回邻山村时,在江边挑水浇地的众人都过来瞧热闹。“霍,这么大的水车,这得花多少银子?”“二两银子怕得要吧。”

“想啥呢,二两银子都不够木匠的工钱。”村里有没见过水车的人一个劲儿往前凑,被人按下去:“别挤别挤,一会儿水车立起来有你看的。”

“你挡住我干啥,我这是给顾先生搭建把手。”“这木槽是干什么使的?”

“这都不知道?这是配着水车用的,水车转悠起来装的水倒木槽里,木槽的水再跑去水渠里。”

“我祖籍北方的,都是旱地,没处用这东西。”“呀,这个好,水车把水打上来,浇地就不用像咱们似的,使牛劲儿去江里打水。累死个人咧!”

“哟,里正来了。”

水车还未架起来,听到消息的里正就赶来了,他笑道:“还是顾先生想得周到,这有了水车呀,再配合水渠,浇地就方便了。”顾稳让开位置,叫里正走近了瞧,他笑道:“水车不是什么稀罕物,大伙儿一时没想到,我看呐,主要是邻山村平日里也不缺水的缘故。”里正望着慢慢架起来的水车叹气:“是呀,前面几年确实不缺水,不过啊,水灾、旱灾、蝗灾,三五年来一回算平常,七八年来一回是老天爷赏饭吃,这若是碰上不好的年份呐,连年灾荒也是有的。”田清德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爷发怒了,哪管你东南西北呀,这关外呀,各种灾害也少不了,还是早做准备来得好。”“里正说的对,咱们百姓靠天吃饭总要自己想些法子。”里正笑着看了一圈围观的村民,往顾稳身边靠近两步,道:“自松江城建立至今,所有的土地都是一锄头一锄头开荒出来的,从最开始以两家人,慢慢组建成村,人多了变成镇,十几个镇又组成了县。”“咱们松江城东边的东源县建得最早,东源县的人多,地也耕熟了,什么水沟水渠也建得齐全。”

“咱们邻山村则不同,除了最早来这一片开荒的人,咱们邻山村的人呐,大多是这一二年才落户过来的,许多人家连住的房子都是官府的,除了种地外,一有空闲就要想法子找活儿干,攒钱给家里建房子。”“咱们村挨着平安江,瞧着也不缺水,大家忙七忙八的,也没想起水渠来,今年突然碰上干旱,这才有些慌了手脚。”里正说了一长串话,围观的村民纷纷点头,他们除了种地外还要做许多活儿,确实没那个力气挖水渠。

里正见众人都赞同他,他又笑着跟顾稳道:“一时短视不妨事,等秋收完了,咱们今年把水渠挖出来就是了,大伙儿说是不是?”“对,这话说得在理,等秋收了咱们就去打石头修水渠。”“秋收完,我家老大老二不去松江城扛活,就在家建水渠。”“我家也如此办。”

邻山村的土地还未分完,各家的土地都是按着人头足量分的,人口多的人家一家人有上百亩地,人口少的人家,像张家那样一家三口的,也有近三十亩地,这么多地紧等着浇水时,各家就知道水渠的重要了。里正冲顾稳拱手道:“顾先生有远见,咱们都比不得你,望顾先生看在咱们同为一村人的情谊上,您家的水车,还有您几家挖的水渠,能不能给大伙儿用用?”

顾稳笑道:“水车是我一家的,我做主答应给大伙儿用,不过水渠嘛,是我们几家人共同建的,里正还需跟各家商量。”一同挖水渠的几家人都在,顾稳开口后,一开始就猜到里正长篇大论为何的田清德,立刻道:“我家自然是答应的。”“我家答应。”

“我家也答应。”

里正顿时大喜:“好,有水车,有水渠,咱们邻山村各家互相帮衬着,今年地里收成纵使减产,也绝不会绝收。”

水车把水打进水渠里,再从水渠流向田地,各家可以就近在水渠里挑水浇地,给大家省了许多事,效率至少提高两三倍。有聪明的已经想到了,此时连忙对顾稳几家人作揖感谢。“都是一村的人,旁的话不提了,等秋收了,我给各家送一袋粮食。”“我家也如此。”

“多谢顾先生帮我等。”

里正拍着顾稳肩膀道:“我知你今年开春时走遍了邻山村,还画了勾连各处的水渠图,等秋收完了,叫你做总领,大伙儿都按照你的图纸来建水渠,等事情办成了,我报上去,定少不了你的好处。”这话说得直白,但这些正是顾稳想要的,顾稳虽惊讶里正自己为何不从中分一份功劳,但是他还是感激道:“多谢里正成全。”里正笑道:“除了咱们邻山村外,附近的村子都受了灾,咱们这儿若是修水渠,他们肯定坐不住,需要顾先生帮衬的时候还多着呢。”该说的话说到位了,那边水车也架起来了,水槽也搭好了。大伙儿看着水车带起的一桶一桶江水顺着水槽流进水渠,明明头顶的太阳晒的人头皮要裂了,却感觉心里流过一丝清凉。里正吩咐各家:“也别闲着了,赶紧挑水浇地去吧。”里正也要回家挑水浇地去了,水车边围观的人都一窝蜂散了。田清德道:“这位很有见识,你的打算他看得一清二楚,却愿意成全你,自己甘愿在邻山村窝着?”

田清德和顾稳早前计划这事儿的时候就考虑过里正的作用,为了争取里正的支持,势必要分些功劳给他,没想到里正竞不要。顾稳也不明白里正的想法,终究,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吧。顾稳对田清德道:“我要再去镇上一趟,请木匠再做一座水车。”水渠只一条,水渠附近的各家都要从水渠里挑水浇地,一座水车打的水肯定不够各家用,至少要两座水车。

“那你去吧,我去我家地里瞧瞧。”

两人各自忙去了。

顾佑安上午练习了射箭,这会儿正在菜园里给菜蔬浇水,忙完时一头热汗,好几天没洗头了,顾佑安正准备去空间里洗漱一番时,郭素回来了。“哈哈哈,刚才江边好热闹,顾先生跟里正说好了,水车和水渠借给村里人用,你们村里的人挺有良心,都说等秋收了,要给你们家送粮食感谢你家。”郭素激动道:“可惜那会儿你没在。”

顾佑安拿帕子擦擦汗,笑道:“我不在没在也没关系,听你说就够了。我爹还在江边?″

“没在,顾先生说要去镇上一趟,还要再搭建一座水车才够使。”顾佑安抬头看了眼太阳:“这会儿去镇上,我爹估计中午不归家吃饭了。”郭师傅带顾文卿和田二郎去山上练腿脚去了,他们中午不回来。家里只她们五个大大小小的女眷,天热的人没什么胃口,杜氏准备煮锅稀粥拌着腌菜吃,午食刚做好顾稳就回来了。顾佑安给她爹盛了碗稀粥,放桌上晾着。

顾稳洗了手过来坐下,笑叹道:“咱们家最近天天吃粥,什么时候吃顿面?”

杜氏:“想吃面呐,今晚上吃吧,下午我把面揉上。”顾稳的好心情顾佑安不用问都看得出来,她吃了口小咸菜:“爹,咱们家的地浇水浇完了?”

“头一回浇完了,过几天再浇一回。”

头一回浇地时平安江的水位还未下降,前几日平安江水位下降,水渠就断了水。

今天架起了水车,水渠里又有了水,等村里各家浇完地,他们家再浇第二回。

顾稳对农事不是非常精通,不过以他粗浅的了解,又问过擅长种地的罗家人后,他们家的地再浇一两回就能够撑到秋收了。顾佑安见她爹那儿事情很顺利,也就不多问了,午后歇息了半个时辰,顾佑安抬脚去张家。

天儿热,张家的地早就浇过了,地里没事情忙,张家一家三口都在家躲暑热。

顾佑安到时,张世南正在教儿子读医书,顾佑安坐过去,拿着自己自制的小本儿边听边记。

读完几页,张世南无奈道:“学医哪是像你这般学的?每回来,听见什么就记什么,完全没个章法,如何学得精通?”顾佑安放下毛笔,笑道:“我也没想着对医理有多精通,我只对药材感兴趣罢了。”

她记下的笔记,都是张世南提到的各类药材相关的知识,他说的什么药材的君臣配伍,她过过耳朵就算了。

张世南拿她没办法,又看不惯她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就道:“我是管不了你了,你要真对药材感兴趣,那你跟隐山请教,先从松江城常见的药材学起。”

这话正中顾佑安的下怀,顾佑安跟张隐山行礼:“还请张先生多指教。”张隐山忙说不敢:“我学的也只是皮毛,当不得你的先生。”顾佑安不听这话,只道:“张先生明日可有空?我想去山上挖些药材。”张隐山扭头看他爹,张世南摆摆手道:“去吧,你去挖些解暑热的药材叵来备着。这半月村里许多人家来我这儿讨解暑的药材,家里剩下的已经不多了。张隐山点头应下了:“明儿早些上山去。”顾佑安不是个话多的人,但是该开口示好时,说的话也很好听,她笑道:“都听张先生吩咐。”

张隐山不好意思了。

顾佑安要去山上,郭素自然要跟着,阿萱嫌家里热,闹着要跟姐姐去山上,郭素一把把她扔背后的背篓里,叫阿萱抓紧了。阿萱嬉笑,站在背篓里,把着郭素的肩膀抬头看:“呀,郭姐姐,好高呀!”

阿萱越发高兴,在背篓里摇来晃去,嘴里哼着乱七八糟的调子,叽叽喳喳像只小麻雀。

顾佑安:“要想跟我们去山上你需听话,坐背篓里就好生坐着,不许胡闹。”

“哦,姐姐,我乖乖哦。”

阿萱乖巧趴在郭素肩上,叫她省力些。

阿萱乖巧了一会儿,到山上了,她从背篓里出来,捡了地上一根小木棍,对着地上一朵蘑菇戳戳。

玩儿了蘑菇,又不感兴趣了,她不知道怎么盯上了张隐山,跑去张隐山跟前,小嘴儿叭叭地拉着他说话。

“张哥哥呀,你有没有姐姐呀?”

“你是不是想要一个姐姐?”

“快说你想,快说你也想要姐姐。”

“我好喜欢我的姐姐呀。”

“我姐姐最好了。”

顾佑安正挖一株北苍术,嫌她吵闹,随手指前面:“我刚才瞧见那边有只兔子,正想去抓呢,这下好了,被你吓跑了。”“哪里?哪里有兔子?“阿萱小腿蹦鞑着,伸长了脖子往那边看。“就在那边,你刚才说话把兔子吓跑了。”“那我……那我不说了吧。"阿萱委屈巴巴的。张隐山和郭素强忍住笑意,都低下头来。

阿萱年纪小,叫她规规矩矩不说话,那是不可能的,只安静了一刻钟,她又磨皮擦痒起来。

张隐山拿着一株药材教顾佑安叶子和根茎有何药效,顾佑安认真听着,阿萱要跑过去找姐姐,被郭素一把抱走,说带她去找兔子。顾佑安原本对中药就略懂,有张隐山手把手教,顾佑安对照着外婆留下的《中草药实用图典》学习,邻山村后山上的许多常见药材又熟悉了好几样,顾依安对张隐山这个小先生满意得很。

顾佑安计划着,等再过两月忙完秋收后,叫张隐山带她去深山见识更多的药材。

张隐山也答应了:“等到秋收后,我爹应该也会进山采药,到时候你跟我们一块儿去就成。”

“那好,咱们说定了。”

在山上转悠到半下午回去,张隐山背篓里装着许多解暑的药材,顾佑安背篓里也装着一些,准备晒干了炮制好,煮水给家里人喝。在山上疯了快一日,下山的路上阿萱在郭素的背篓里睡着了,小脸蛋红彤彤的,额间的碎发黏在汗湿的脸颊上,小嘴儿微张着,睡得正香。“张隐山,以后,你要留在邻山村种地吗?你也是打小学医的吧,不觉得可惜?”

顾佑安侧头看他一眼,张隐山沉默。

郭素搭话:“既学医,自然要当大夫的,若不当大夫,又是背书又是认药材的,费这个工夫做什么?”

张隐山叹气,他其实也不明白他爹在想什么。若是不愿意他行医,为何又要这般仔细教导他?若是愿意他行医,为何村里人叫他张大夫他从来不应?也不肯给人开方。顾佑安大概猜到了张家纠结之处,就道:“跌倒了就爬起来,再如何,你家的医术总要传承下去。”

张隐山声音闷闷的:“张家在山东是大族,没了我们这一家,还有许多其他张家人从医。”

“他们都像你爹这样厉害?我听我娘说,自你家流放后,张家再无一人能进太医院。”

洛阳有名声的医家少说也有几十个姓,这些人家中,家中有人在太医院当差,和没有人在太医院当差,这完全两码事。不仅是名声的问题,还会影响百姓对这家大夫的信任。张世南之后张家再无人能进太医院,三五年看不出什么,等十年八年后你再瞧,张家从一流医家沦落到三流,只是时间问题。“你们家流放到松江城六七年了吧,听你娘说,山东那边从来没人来看过你们?家族不仁不义,你们不须管他们,但是你年纪也不小了,你成婚以后,你的儿孙该如何?”

张隐山何尝不知,但是他是个做儿子的,他爹不发话,他们一家人只能在邻山村种地为生。

慢慢走到山脚下,一阵风吹过,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叶哗啦啦作响,顾佑安长舒一口气。

“张隐山,若是不肯行医,不如跟着我做药材生意吧。”做药材生意?张隐山没想过。

顾佑安:“不需你出钱,只需你出力,等我开药行了,你帮我去看药材,我赚钱了,自然有你的好处。别的我不敢保证,叫你一家穿绸缎吃白米,出入有人伺候肯定少不了。”

张隐山顿时笑了:“你这人意志太坚定了吧,我爹不答应帮你做药材生意,你打上我的主意了?”

“你爹年岁大了转不过弯来,你别跟他学,既学了本事,用自己的本事叫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才是男子汉所为。”

张隐山叹息,随即又振奋起来,顾佑安说得对。顾佑安笑了笑,她就知道,张隐山比他爹好说服多了。她想做药材生意,又不是开药铺,没有张世南这个前御医帮忙也无妨。退一万步讲,就算以后碰到事了,有张隐山这个当儿子作她的把柄,她就不信张世南会不帮她。

张隐山先送顾佑安和郭素归家,到顾家时,张隐山见她娘在顾家,忙喊了声娘。

刘氏见到儿子,慌忙拉着他道:“张家来人找你爹来了,你爹生了好大的气,把张家人都赶走了,一会儿你回去别刺激你爹,什么话都不要讲,知不知道。”

张家?山东张家?

顾佑安眉头微挑,啧,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张隐山皱眉:“多少年没来看过咱们,突然来干什么?”刘氏唉呀一声:“还不是药方的事,他们知道你爹手里有好几张保养秘方,他们想要把那些方子送去柳家疏通关系,好歹送个张家人进太医院。”张世南流放后,张家人都龟缩回山东,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张家族长想着先皇已逝,皇位上早已经换了一位当家作主的,这么多年过去,张家人也该找机会崛起了。

新皇登基后,张家送了不少子弟去考太医院,一个通过的都没有,想来想去,想到了柳家。

柳贵妃是现在宫里最得宠的嫔妃,柳贵妃生了皇子后容颜到底不比年轻的妃嫔,柳家私下里一直在给柳贵妃寻保养的方子,洛阳城里许多有消息门路的人家都是知道的。

“你爹骂他们不思进取,做大夫的不比医术反而走起歪门邪道来了,丢了张家的脸。”

顾佑安想了想,张世南说丢张家的脸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张世南是怕张家人掺和进宫里,一不小心把张家全族的命都给赔进去了吧。“咱们都被那边除族了,他们怎么好意思来问我们要方子?"张隐山愤怒:“骂哪里够,换成我,非得拿药锄砸他们一个头破血流不可。”“你看你这孩子,叫你回去劝你爹,你倒生起气来了。”张隐山拉着他娘道:“走,先回家,回家再说。”张家母子俩走了,顾佑安肯定道:“张家来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松江城要药方,暗地里肯定得了柳家的承诺,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跑这一趟。”杜氏惊呼:“哎呀,那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张叔一家在松江城,柳家在洛阳再有权势,也管不到这里来。”

张家人来邻山村闹腾一回,以张世南的脾气,方子肯定不会给,肯定还会绝了回关内的心。

顾佑安笑着跟她娘说:“我的药材生意又多了几分成功的可能。”“这又是哪里来的话?"杜氏不解。

顾佑安并不给她娘解释,只笑道:“到时候您就知道了。”傍晚顾稳归家,听说张家那边出事了,吃了晚食后,洗漱一番换了身干净衣裳,去张家问问情况。

顾佑安早就等着,她爹要去张家,她抬脚就跟上。月色清凉,路边地里叽叽喳喳的虫鸣衬的夜色格外静,月光在地上落下父女俩一长一短的影子来。

顾稳:“咱们家人少,你以前……家中人口也不多,张家那样动辄一两千人的大家族跟咱们不一样,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剪不断理还乱。虽然你想张家给你帮忙,一会儿过去你别怂恿,否则等人家回过神来,你里外不是人。”“爹,我明白。”

顾稳嗯了声,随后道:“没有张家人也不要紧,等咱们家起来了,你要找懂行的人也不难。”

顾佑安知道的,不过是眼前张家就很好用,她顺手拉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