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1 / 1)

第31章诊脉

蜀葵花,向阳而开,寓意吉祥。

若给女子绣香囊,有诸多的花样可选,牡丹、荷花,或鲜艳,或淡雅。兰云锦挑针线时就琢磨,跟卫霄相称的花样寥寥无几。这香囊要随身携带,颜色亮了张扬,暗了显得陈旧。薛妍咦了一声,打眼看,笑道:“这倒应景,今日端午,蜀葵不正是这个时节开花吗?长畅见了一定欢喜。”

兰云锦绣得慢,缝两针便要思量下边的纹路,她说道:“长嫂,别的花样我也不熟,怕夫君不喜。”

她养过数十种花卉,唯独蜀葵好养活,耐寒又不畏热,不像别的花娇贵,过冬就死了。

卫霄的脾气,和这蜀葵花相像,好哄。

薛妍羡慕弟媳针线活儿做的细致。

“你亲手做的,绣什么花样,长肠都喜欢。"薛妍说,“我嫁给他大哥的那一年,手笨,绣了一张丝帕,花色难看,绣工也粗糙,他大哥却揣在身上,喜欢的要命。”

枇杷叫玉蝉去外边给小厮送艾草和菖蒲。

这个月阳气旺,接连几天的毒日头,蚊虫在厢房飞来飞去。隔一会儿需得烟熏,不然要被咬的惨不忍睹。

午时,女眷郎君到正堂用饭。

食案上,布着端午时令的鲜果,竹筒粽子、以粽叶包裹的肉粽。老太太、卫老将军各坐主位,白发鹤颜,笑容慈祥。卫老将军的言谈能简则简,“今儿个聚得齐,老二也没去钓鱼。索性把这去年藏的雄黄酒全吃了,辟辟邪。”

卫二爷听得出老父亲是在点他呢,弟兄里要属他落后。他自斟酒,说道:“儿子钓的鲫鱼,今日可是上了饭桌的,父亲尝尝。”老将军过节不责备人,给卫二爷面子,吩咐丫鬟盛了一碗鲫鱼汤,道:“我昨日上朝,官家说孟秋征兵,要派去塞北操练。”“离孟秋有两个月,让四郎他们收收心,别整天在马场瞎玩,如此也能跟着长肠在营里多学点。”

卫四郎是二房的次子。

老将军在这桌说话,老太太在里间哼笑道:“好日子说这些个话,送走匹郎,瞧你以后还有没有孙儿给你请安。”

王氏乐呵呵地吃着甜粽。

老太太难得给二房的撑腰。

王氏更不情愿把儿子都送去军营,她横竖是不敢忤逆家公的话。有老太太这句话,她将来只管找老太太商量,让四郎走武举的路子。老将军没接话。

卫二爷赶忙给老将军敬酒,说道:“父亲,咱们今日不言其他,儿子恭祝父亲端午安康,福寿万全。”

卫三爷、四爷跟着哥哥起身。

而卫大爷切开竹筒,说道:“父亲,你且先吃个蜜粽,配酒。”将门父子,若不谈兵事,只得闷着饮酒。

老太太这儿的饭席,相谈融治。

薛妍跟小娘子讲端午的故事,给她们戴五彩编绳。兰云锦喜欢过节。

“这是英娘嫁给长肠过得第一个节。"张氏举酒盏,笑说,“我先敬老太太,再跟我儿媳吃两杯。”

老太太精神霎铄,要兰云锦坐她跟前,问道:“英娘,你妹妹寄信来了吗?她和小公爷可到洛阳了?”

丫鬟搬着座椅,请兰云锦过去。

兰云锦说:“回祖母的话,刚过半个月,妹妹他们尚未到洛阳。”老太太瞧兰云锦的脸,爽朗地笑道:“你这阵子的气色算是好些了,要记得按时服药。”

“我让丫鬟送你房里的阿胶,吃了吗?”

老太太明面的宠爱,兰云锦回话也不敷衍,她认真地说:“孙媳按这祖母说的,每日吃两次,嬷嬷有时拿它煮粥。我气色变好,要多谢祖母的关照。”兰云锦躺在榻上静养,不走动,只吃睡,伤势确实恢复的快,脸庞却圆润了。

老太太幽深的黑眼睛看着兰云锦。

一碗水根本端不平,她对兰氏娘子实在满意,腿伤初能下榻,便来给她请安。

她如何能不偏心呢?

老太太说道:“两盒阿胶,不是什么稀罕物,你婆母婶娘她们房里多得是。”

张氏剥了粽叶,放老太太碗里。

老太太吃过雄黄酒,食欲增添,边说边笑。她虽然端不平水,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别的儿媳、孙媳,也要顾及到。黄历一页一页地翻,到炎天暑月,从洛阳寄来的信送至将军府。卫霄回塞北,他的书房便是兰云锦常去的地方。她坐在案边看阿姐写的信,阿姐行事慎重,用的字迹仍是小楷。阿姐和裴业于五月底抵达洛阳,随之就去了一趟兰府。耶娘问长问短。

他们迫切想知晓她在将军府过得怎样,卫霄的为人怎样,是不是如传言说的,样貌凶恶,粗俗无礼。

耶娘说,她不能照着洛阳的习俗归宁,但应要和婆母讨论,定下归宁的日子。

阿姐在信中没有提及与裴业的相处,穿插了几句路途见到的奇闻逸事。单是从字里行间的流露,兰云锦以为,阿姐松弛些许。兰云锦提笔,找了两张信笺。

玉蝉研墨,问道:“娘子,奴婢能看看五姑娘写的信吗?”兰府书香绵延,即便是梳头丫鬟、女使,也要学着识字。玉蝉守得住秘密,她装作一概不知,绝口不去问云锦姊妹交换的事。兰云锦迟疑。

出嫁前,玉蝉跟桂圆的关系紧密,见了她,敬而远之,怎有兴趣会看她写的信?

兰云锦又驳回自己的疑问。

玉蝉的耶娘在兰府做事,如今跟她到长安,离开家乡,自然有所思念。她把信交给玉蝉。

玉蝉接信,笑道:“老爷和夫人果然很想念娘子。”读到归宁二字,她问:“娘子,卫将军今年能回来吗?”“婆母与我说,若塞北不起战事,他过年前能回来。"兰云锦敛目,说道,“若有战事,这一两年是回不来的。”

玉蝉捏着的信笺被窗外的风吹着,纸声沙沙。一两年回不来。

五姑娘要独守空房一两年。

若卫将军再有个不慎,五姑娘就要守寡。

之所以换婚事,是这个缘由吗?

若嫁到将军府的是娘子……娘子要如五姑娘,夜夜孤枕。娘子待谁都和善,五姑娘从小护着娘子。

府邸的小郎君到叛逆的年纪,戏耍女娘,牵着柴狗到处追人跑着玩。娘子怕狗,五姑娘争强斗胜,把他们推倒在地。小郎君哇哇大哭,一溜风去找老爷夫人告状。姊妹情深意重,五姑娘见不得娘子受欺负。官家赐婚,老爷夫人闻宠若惊。

五姑娘哭闹,说这卫将军配不上娘子。

郁郁寡欢了半年,谁知一一谁知五姑娘这样做。想到此处,玉蝉收起信笺,问道:“娘子,若卫将军过年前回来,咱们要去洛阳吗?”

她为姊妹俩犯愁,在将军府没人熟悉娘子。倘若回兰府,只说老爷和夫人,他们两个,能对付过去吗?笔锋的墨水凝聚成黑团,颇是碍眼。

兰云锦换了一张信笺,笑道:“本该就要回娘家的,我若不回,便是不孝。”

“吱呀一一”

房门慢吞吞地开了。

卫珺蹑手蹑脚地进房,眨眼问道:“婶婶,你想卫霄叔叔吗?”今日有风,她跟阿娘去放纸鸢。

卫四郎下个月要去塞北,他阿娘去找祖父,哭的稀里哗啦,说不想让四郎参军。

祖父大发雷霆,骂四郎是懦夫。

她问阿娘,为什么卫霄叔叔走了,婶婶不哭。阿娘拍她的脑袋,说婶婶也哭,不让她们看见而已。

兰云锦笑着反问:“怎么突然问婶婶这个?”卫珺实诚地说道:“叔叔走了那么多天,我都想他了,婶婶一定也想他吧。”

“是。"兰云锦放下毛笔,说,“我也想他了。”这句话半真半假。

她原先盼着他回军营,他一走,那间厢房空荡荡的。可是,她也的确想过他。

在他书房,她看了他写的字,字迹张牙舞爪,让人无从下眼。大大大

塞北气候干旱,上半年的雨水稀的珍贵。

这一日,轻雨飘飘,兵士在帐篷里边烤肉吃酒。卫霄离开长安,先去幽州处理军务。

办了肃康帝交代给他的事,方回军营。

兵士们问卫霄讨喜酒喝。

卫霄赏了几吊钱,让他们自个儿去买酒吃。攒有私房钱的弟兄,给卫霄送新婚礼。

一盏孔雀灯,两把木梳,两筐红枣花生,祝他和新嫂子结发为夫妻,争取早点育儿育女。

营帐的军医高岩,鬼鬼祟祟地唤卫霄到他帐篷。高岩捋起袖子,说道:“来,卫将军,我给你把脉。”他没什么可送的,前两年卫霄骂他半吊子,他找遍诊治男人的医书通读,这回绝对不会出错。

卫霄撇眉,饶是不信高岩的医术,但还是伸了手。细雨砸着帐篷。

高岩笑问道:“你成亲后,病好点了,是不是?”卫霄不作答,良久,他问:“我是什么病?”高岩捂嘴咳嗽,说道:“我这次给你把脉,你现在不亏不欠,无病了。”卫霄起身便要走。

“我没说完呢!"高岩气恼地说,“你体内阳气过旺,憋久了伤身,要及时排解,你若不重视,有你后悔的。”

“我给你开两服清热的药,省得你被欲.火烧死。”卫霄问道:“祛火的药?”

他想起周嬷嬷送的祛火汤。

妻子说,那是补药一一所以,他的病,是喝补药喝出来的?高岩咬着笔杆子,考虑要开哪几味药材合适。营中有些弟兄找他治的是不举之症,萎靡不振,他擅长补阳。塞北条件恶劣,有些药材买不到。

高岩嗤笑道:“当然是祛火药,难不成给你开壮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