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军109旅在1933年3月12日上报的战功表中,孙治勇、江明等四人(实际是三人,但江明要求写上四人)合计击毙曰军20名以上,生俘曰军一名,并在缴获2门明治41年式75mm山炮一事中起关键作用,共奖励银元2000块!
本来,按说这战功表报上去,还得层层批复,有些有争议的地方,保不定还会给打回来重报。可是江明他们的战功实在太过起眼:首先击毙的曰军大部分是他们开着缴获的装甲车,用上边的机枪打死的,另外3个是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薇声手枪打死的,这二个场景都太过拉风,给没怎么见过世面的29军战士的造成印象也太过深刻,别人想否认都否认不了,功劳别人想抢都没法抢,更何况217团中还根本没有抢功劳的习气呢?直说人头算少了的都大有人在,甚至有一说他们几人至少打死了一个小队的鬼孑。至于缴获山炮他们算首功,也没人不服气。
几场苦战下来,217团3营的营长都换了人,军官也快死个精光,整个3营还不缺胳膊少腿、还能前后蹦跶、有后勤管理经验的,竟然只剩下老薛薛跃坤一人!好在现在的3营除开送到北平各医院的轻、重伤员,也就剩下将将200人,比原先的9连一百多号人也没多到哪里去,老薛从连司务长骤然一下升到营司务长,也没觉得这担子重了多少。
这会儿他这个3营的新管家正在给大伙发赏钱,这是大伙喜闻乐见的事儿,旧军队中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心中都明白,这正是竖立权威,增加威望值的好时机——这个时候你说什么,大伙容易记得住,容易信服。因此平时老黑着个脸、言语不甚多的老薛摇身一变为话唠,边发赏钱边念叨,一只手将算盘拨得噼哩叭啦直作响,另一只手稳稳当当的记着账簿,嘴上也没歇着,气势十足:“人家大学生,脑子就是比你们这些憨直大头兵强,你们临了能想到好几百斤重的铁疙瘩能拆零碎了扛回来?别说大山炮,就你们手上那杆新缴获的三八大盖,敢拆开来上油不?咱们29军的大当家,宋军长,你们也知道,这些年咱们熬得苦,可他这家当得也不宽裕,这二门山炮和几十发擦得锃亮的炮弹,自打入了他的眼就再也拨不出来了!当场就拍板,砸锅卖铁,这犒赏也要发!往日打了再大的胜仗,这赏钱也不是这般给得爽利!你们也就是个出出死气力扛活的命!这回也算是沾了过营长和孙少尉、江少尉他们的光!一人算你60块大洋,50块算卖鬼孑人头钱,另外10块算是你扛活的力资了!收了钱存放稳当喽!少在城里头三街六巷的瞎折腾!有家的给家里头寄回去,没家的存起来将来学学杨秃子就地娶个胖媳妇生娃开枝散叶!”
如此这般的润物细无声,也是旧军队中的一景。不知不觉中,既给3营的新掌门过家芳营长增加了威望,又给他相熟的杨四郎连长混了个耳熟,还将他心底也有好感的江明等四人领的赏钱这么高的事情说了明白,最后还稍带给大伙提个醒——虽说打仗是把脑袋拴裤腰带上的活计,可也别忘了踏实过日子!大伙乐呵呵的一一排队上前领了赏钱,点头哈腰的直说坤叔说得是!
话说回来,60元是多少呢?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曾回忆道:“从1932年年初起,我研究生读完,在北平图书馆当了3年馆员,每月薪水60元”。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收入中算是中等偏高的收入,比之大学者的动辄三、四百大洋的月收入当然不够看,但比之平常老百姓,绝对算是中高收入了。比如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中写道,在北京城打拼的人力车夫骆驼祥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休息,能攒下多少钱?三十块大洋而已,这还是勤奋节俭的结果。3营的战士们拿命拼这么一晚,顶平常老百姓勤扒苦做外带省吃俭用两年,也算是不低的犒赏了。您还别说人命大过天,实则乱世人命如草芥,不值钱。
好不容易忙活完,薛跃坤又摸出他的大烟枪,开始抽他的旱烟,心想:“那几个后生领了赏钱后就急急忙忙的说去北平找大夫帮钱少尉看病,说是怕感染。也不知道找到大夫没有?”
————————华丽的分割线————————
不能不说,29军军长宋哲元在重视舆论宣传方面,是有着超前意识的,实际上,发生在长城古北口的战斗比发生在喜峰口的战斗要惨烈得多,但是在后世你查查,有多少照片和文章是介绍中央军古北口长城抗战的?3月11日29军成功夜袭曰军,12日全国各大报纸宣传大刀队之神勇的报道便铺天盖地,但论杀伤曰军人数之多,己方牺牲之大,比之古北口的战斗却实在不在一个层面上。
原因有二,一来中央军并无反败为胜的传奇战绩可以拿来说一说,二来****当时对于长城抗战的宣传实在也并不积极。
但要据此下结论说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舆论宣传的作用不了解、不重视,是不对的。原因在哪里呢?
1933年3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宣布:红军打破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1933年5月1日,国民党部署第五次对苏区的“围剿”。1933年7月24日,****发出粉碎第五次围剿决议。
要知道,长城抗战至5月底才结束,而******在5月1号就迫不及待的宣布第五次围剿了。一边是长城烽火未熄,外敌寇边,国耻又添,一边是集结重兵、厉兵秣马,中国人要去打中国人。这是典型的两线作战,向来为兵家大忌。所以究竟是安内重要,还是攘外重要,别的时间点暂且不论,在长城抗战前后,******的心中绝对还是安内重要。(******于抗战是有功的,于民族也是有功的,是非对错,自有公论,这里只是就事论事。)
那么1933年3月份,布置在“围剿”前线的****有多少呢?蒋之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人,加上各路地方军,共计63万!而后调去北上参加长城抗战的只有中央军第2、25、83师临时组成的第17军(军长徐庭瑶)。
那么是由于当时红军趁火打劫,故意借国战之机国民党无力顾及大力扩展地盘,是以蒋某人不得不围剿吗?
早在长城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之时,1933年1月17日,榆关失守之后不久,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既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军队共同对日宣言》,红军表示: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停战协定、共同抗日,此次宣言也成为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起源。可见北上抗日,也并不是长征时期红军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族意愿。可惜蒋某人亦不予以理睬,甚至下令封锁红军愿联合抗日的消息。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长城抗战时,身为地方军队将领的宋哲元将军对抗日舆论宣传相当重视,而既占有正统大义,实际又打得很苦的中央军反而在舆论上相对沉默得多呢?
当然不是因为宋哲元与报社更熟的原因。
宋哲元这边的道理很简单,一个字:穷。宋哲元领导的29军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主要因为其驻地察哈尔省太过穷困,虽确有抗日热情,但处境也的确可以用窘迫来形容。现在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全国人民都声援的抵抗外侮的战争,当然是要多多宣传,壮大声势,以求引援了!
效果也的确出奇的好!不仅赢得了声望,也获得了巨大的实惠!
且不说离得近的北平、河北、山西各市县,就是远如上海,居然有个上海妇女慰劳会代表到北平****时特地前往喜峰口,捧着大刀拍照留念。甚至还有美女将大刀带回,称:这大刀上边还有鬼孑的鲜血哩!甚至北平当时有许多著名大医院宣布免费为29军的将士治疗!
全国社会各界的捐款、捐药、捐物不计其数。******亦不得不下令拨款嘉奖。要不然,以穷得叮当作响的29军,还能发得了那么大的犒赏?
中央军那边的道理,就稍微有些说不出口,简单来说呢,就是上层对战胜曰军毫无信心,断定与曰军作战只能抵抗,断无能战胜之可能。因此,在长城抗战初期,寄希望于国联、英美等国干预调停,在军事布置上实际是消极防御的,反而在外交上非常卖力。宗旨在于一个压字,一个拖字,力争压制事态发展,以期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抱定这样一种立场,可想而知,又怎么会去宣传我今日毙敌逾百,明日又歼敌一千?曰军如此不堪一击,最终却又要与曰军结城之下盟,全国上下舆情汹汹,到时如何收场?